三、最後一擊1
●彭德懷說:“要捏緊拳頭,狠敲李承晚軍隊一家夥,把它徹底打痛。”
●我向你保證:“南朝鮮進行任何破壞停戰的侵略行為時,聯合國軍將不予支持。”
●這家夥一張口就填進去了一塊,一麵吃,一麵伸出大拇指說:“誌願軍頂好!”
● 最後一擊彭德懷向中央請戰
李承晚在6月17日深夜,以“就地釋放”的名義,脅迫朝鮮人民軍被俘人員27萬多人離開戰俘營,押到李承晚軍隊的訓練中心。
李承晚集團的這一行徑,引起了國際上的強烈反對,各國輿論紛紛譴責李承晚是“出賣和平的叛徒”,“不負責任的小人”,甚至要求美國換馬。
英、加、澳等國還抗議李承晚“破壞聯合國軍司令部權限”。
英國首相邱吉爾於1953年6月22日在下議院宣讀了英國政府致李承晚政府的照會:
……作為一個有軍隊參加朝鮮戰爭的聯合國成員,女王政府強烈譴責這種侵犯聯合國軍司令部的權限的背叛行為,這種權限是南朝鮮在1950年曾經同意的。
邱吉爾說:“事態顯然非常嚴重充滿著危險”。
現在看來,追回被放的戰俘,像中國與北朝鮮共方所要求的,是十分明智之舉。
《印度時報》說:
局勢要求我們以全力拯救停戰。必須盡一切力量追回被釋放的戰俘。必須給予嚴重懲罰,包括在必要時用立即把李承晚撤職的威脅,來迫使南朝鮮政府在這個工作中進行合作。
美國國會內對此議論紛紛,一部分議員甚至也認為美國應追回被劫奪的戰俘。
一個參議員說:“我們應盡我們可能盡的力量追回一切戰俘,這樣就表示了我們的誠意,然後,我們應該堅持立即停戰。”
另一個參議員指責李承晚是“老牌的、失敗的、變化無常的統治者”。
同時,美方首席代表哈裏遜也寫信給朝鮮方麵首席代表南日大將,聲明此事與美方無關。
6月19日,金日成首相和彭德懷司令員致函質問“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指出這是:
有意縱容李承晚集團去實現其久已蓄意的破壞戰俘協議、阻撓停戰實現的預謀,我們認為你方必須負起這次事件的嚴重責任。
還質問克拉克“究竟聯合國軍司令部能否控製南朝鮮的政府和軍隊?”“朝鮮停戰包括不包括李承晚集團在內?”
6月20日,彭德懷由北京趕赴開城,準備辦理停戰協定簽字事宜,途經平壤給毛澤東發了一封電報,建議推遲停戰簽字時間,再殲滅李承晚軍15萬人。
彭德懷的電文內容如下:
毛主席:
20日晨抵達安東,南北朝鮮均降雨,故白日乘車至大使館,與克農、鄧華等均通電話。根據目前情況,停戰協定需推遲至月底較為有利,為加深敵人內部矛盾,擬再給李承晚偽軍以沉重打擊,再消滅偽軍15萬人,此意已告鄧華妥為布置,擬明21日見金首相,22日去誌願軍司令部麵商停戰後各項布置,妥否盼示。
彭德懷
1953年6月20日22時
在此時,毛澤東已經認識了李承晚,他就服“這一戰”!
第二天就複電彭德懷:
6月20日22時電悉,停戰簽字必須推遲,推遲至何時為適宜,要看情況發展方能做決定。再殲滅偽軍萬餘人極為必要。
毛澤東
1953年6月21日
在接到毛澤東的複電後,彭德懷親自主持開會研究,決定立即在全線發起夏季第三次攻擊。彭德懷說:“要捏緊拳頭,狠敲李承晚軍隊一家夥,把它徹底打痛。”
楊勇和兵團代司令員鄭維山、政委王平參加了會議,並接受了主攻任務。誌願軍采取先發製人
1953年7月6日,二十三軍軍長鍾國楚決定要穩穩當當地當這個高地的地主。不過這一次的仗卻比哪一次都難打了。
美國兵的警惕性提高了不少,守軍從一個加強連增加到了兩個步兵連和一個火器連,還構築了大量火力發射點和蓋溝,設置了6道障礙物。這個高地,美步兵第七師師長阿瑟·特魯將是勢在必保。然而第二十三軍軍長鍾國楚是勢在必得。也必須勢在必得,因為馬上就要停戰了。這一次,第六十七師師長劉春山投入了第二〇〇團4個連,第一九九團9個連、第二〇一團3個連共13個步兵連,在軍、師炮群30個炮連90門火炮和獨立坦克第四團16輛坦克配合下,來一次大動作,要奪去並鞏固石峴洞北山陣地。
攻擊部隊和前幾次一樣,隻用一個連即第二〇〇團第六連。其餘12個連隊全部準備用於打反撲。除了炮火和坦克這類新家夥,鍾國楚和他的戰士們還有老法寶。
他們在石峴洞北山山腰部距離障礙物僅120米處,打了一條102米長的屯兵坑道。這條屯兵坑道有7個出口,可容納一個加強連,還可屯積有大量的彈藥、糧食、飲水、急救包等。既可突擊進攻,又可堅守防禦,還有強大炮火,這仗,誌願軍是越打越有信心了。7月6日深夜,大雨滂沱,雷聲陣陣。第二十三軍支援炮群近百門火炮突然開火,獨立坦克第四團的坦克群也進行直接瞄準射擊,把石峴洞北山炸得亂石橫飛,雷聲炮聲響成一片,煞是壯觀。
3分鍾後,對方陣地上每平方米的平均落彈已不少於一發,相當於把石峴洞北山翻了個底朝天。第六連在連長陸昌榮帶領下,分3路向高地上猛撲。
美七師的士兵這會兒表現得很凶猛,紛紛從暗火力點裏用機槍、噴火器猛烈射擊。特別是噴火器,在陣地前燃起了一堵堵火牆,把衝擊道路封得死死的。
突擊排第一排連續派出幾名爆破手,都在路上犧牲了。
這時候,一個名叫許家朋的戰士衝了上去。這是九連二排配屬過來的一個戰士。他並不比前幾個運氣好,剛跑兩步,就被機槍打斷了腿。
然而許家朋並沒有停下來,而是在滿是泥濘的地上繼續向前爬,在他身後是和雨水混在一起的血水。他爬到火力點旁,用牙咬開導火索,迅速把炸藥包塞進了發射孔,他一翻身滾到了一邊。
然而裏麵並沒有期待的爆炸聲傳來。原來雨水澆濕了炸藥包,雷管受潮失效,炸藥包沒有響。
“怎麼辦?”黃繼光舍身堵槍眼的英雄形象浮現在他的腦海中,英雄的精神在激勵著他,英雄的力量在支撐著他,他忍著劇烈的疼痛,站起身來,毅然起身撲向暗堡射擊孔,雙手緊握敵機槍腳架,上身鑽進暗堡射擊孔,以胸膛抵住了對方噴著火舌的槍口……發了狂的陸昌榮親自抱著炸藥包往上衝,接連打掉了3個火力點。然後領著全連與美軍展開白刃格鬥,很快掃清了表麵陣地和退入坑道的殘餘美軍。一個小時以後,3顆綠色信號彈在空中升起了。坦克部隊初試鋒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