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哲倫的耳機裏傳來領航員的聲音:“高度2500,航向240,時速850!”
蔣哲倫大聲回答說:“明白!”蔣哲倫雨中追擊敵機
機窗外電閃雷鳴,大雨仍在繼續,蔣哲倫敏捷地駕駛著戰鷹,根據領航員報給的各項數據,利用兩個雲層之間的空隙,以最快的速度向戰區疾飛。
座艙外一片漆黑,雲低雨急。忽然,飛機如同被巨浪托舉的一葉小舟,劇烈地上下顛簸起來。
危險!蔣哲倫馬上意識到飛機進入了積雨雲,這種雲滿負電荷,一不小心,就會觸上雷電,機毀人亡。他沉著地操縱著飛機,小心翼翼地從積雨雲的邊緣飛了出來。
又一團濃雲迎麵撲來,飛機來不及躲避,又劇烈地左右擺動,難以操縱,蔣哲倫隻覺得眼冒金星,兩耳發痛,大腦一陣陣暈眩。
蔣哲倫感覺連人帶機就像鑽進了熱氣騰騰的火爐裏,什麼都看不見,隻有耳機裏叭叭的響聲,震得他耳膜發痛,信號也受到了雲層的強烈幹擾。
蔣哲倫的處境十分危險,此刻,殲—5戰鬥機已經進入了積雨雲,如果處置不當,就會觸擊雷電,後果將不堪設想!
蔣哲倫不顧危險,他讓自己盡量鎮定下來,他默默地想:“要相信自己,相信地麵引導。”
就在蔣哲倫與雲海搏鬥神誌有些昏迷的緊要關頭,耳機中傳來了塔台指揮員李憲剛清晰的指示聲音,使蔣哲倫立刻清醒過來。
飛機在雲層裏麵臨著危險,但蔣哲倫像雕塑一樣穩坐在駕駛椅上,他緊緊盯著儀表,緊緊握著駕駛杆,細心地、柔和地操縱飛機,終於從積雨雲的邊沿穿過,向著敵機追去。
在距敵機30公裏時,地麵指揮所發來了李憲剛的口令:“減速!”
這個時候,蔣哲倫駕駛著戰鬥機若突然減速,就如同象奔馳的汽車猛然間戛然而止,弄不好還會出現難以預料的危險。
可是蔣哲倫還是毫不猶豫地突然變換速度,在高空中急忙“刹車”,他不怕,因為他相信自己嫻熟的飛行技術!
很快,蔣哲倫駕駛的殲—5戰鬥機進行低速飛行,並按照地麵指揮員李憲剛的命令一邊下降高度,一邊向敵機靠近。
蔣哲倫和敵人越來越近,隻有17公裏了,可是,敵機突然鑽進了山溝,指揮所雷達屏幕上的目標在瞬間消失了。
參謀人員說道:“故伎重演,想逃!”
前麵是一座黑黝黝的大山,今天要想把敵機擊落,就必須在通過大山之前突破原來規定的高度,迅速下降接近敵機。
然而,在這雨夜的雲開大山中降低高度,稍有不慎,飛機就會撞山爆炸,機毀人亡啊!在指揮所裏,大家急得團團轉。
指揮員告訴蔣哲倫說:“山高1200米。”
蔣哲倫看了一下自己的高度表,原來他的高度是1800米,但他毫不猶豫地一推操縱杆,把飛機下降到1400米的高度。
蔣哲倫所在的高度僅僅高於山頭200米的低空。他心裏明白,這樣很危險,但是,隻有這樣貼著山脊飛,才有把握發現敵機!
地麵指揮所發來命令:“注意,你已接近敵機,但仍比敵機高300米!”
蔣哲倫邊下滑邊搜索敵機,他打開飛機上的雷達,仔細地觀察螢光屏。就在飛機轉彎下滑時,螢光屏上出現了雜波幹擾,目標回波信號極其微弱。
他馬上瞪大雙眼看,辨別著夜空中每一點異常跡象。果然,右下方不遠處閃現出一個小小的紅色亮點,雷達顯示器上右15度32公裏處就有一個模糊不清的目標信號。
蔣哲倫興奮地說道:“這肯定是敵機機尾噴口的火光!”
他馬上向地麵報告說:“發現敵機”!
蔣哲倫一麵修正航向,一麵調整高度差,在接近至2公裏處截獲敵機。
指揮所發來命令:“攻擊!”
話音剛落,蔣哲倫就開始了一係列幹練、利落的動作。加大油門,急衝下滑,瞄準敵機,按動炮鈕。
“咚咚咚,咚咚咚……”
一連串的炮彈射向敵機,強烈的火光刺得蔣哲倫兩眼頓時一片空白,他隻好憑著感覺保持平飛。
過了一會兒,蔣哲倫感覺好多了,視力逐漸恢複了,這時他才發現左翼下方的夜空裏,有一團黑煙在慢慢地後移。
蔣哲倫高興地對地麵指揮所說道:“我打中了!打中了!”
但不能讓敵機帶傷逃掉!蔣哲倫顧不上高興,扭轉機頭,重新占位,準備再次攻擊。
就在這個時候,敵機也掉過頭來,迎麵鑽入一塊厚厚的雲層,目標又消失了。
為防止敵機滅火逃竄,蔣哲倫請求再次地麵引導。
地麵發出通報:“敵機在你正前方6公裏處,按原來方向進入。”
蔣哲倫回答說:“明白!”
他繼續向敵機接近,不久,敵機終於出現了,當達到射擊距離時,蔣哲倫機敏地對準敵機連射15秒,射擊後,一麵報告,一麵增速準備退出攻擊。
當蔣哲倫再次出雲時,發現敵機仍在著火,尚未墜地,便請求第三次攻擊。
地麵指揮所命令:“沉著地打,堅決地打,狠狠地打,直到把它打掉為止!”
蔣哲倫略微修正了一下航向,馬上加快速度速朝敵機追去,直到敵機走投無路,像一隻無頭的蒼蠅一樣亂撞,一下子撞在山上。隨著一聲劇烈的爆炸,火光衝天,敵機爆炸的碎片飛濺。此時,蔣哲倫才舒了一口氣,緩慢地升入高空。
雨停了,雲散了,廣闊的天空又顯出難得的美麗與平靜,天上的星星重新露出了笑臉,簇擁著英雄蔣哲倫凱旋歸來。
戰後查明,敵機墜於廣東恩平南15公裏的那關山上,機上15人全部斃命。軍民聯合搜尋飛機殘骸
蔣哲倫擊落敵機的這天,很多恩平當地村民都目睹了這一切。當時天空很黑,還下著大雨,突然聽見一陣飛機的轟隆聲響徹了空際……
附近農民尋聲望向天空,隻見天空上飛著兩架飛機,前麵的一架拖著長長的火苗,後麵的緊追不舍,村民驚訝得張開大嘴,說不出話來。
農民們還沒反應過來是怎麼回事,“轟”地一聲巨響,前麵的一架飛機撞到了山上,後麵尾隨的飛機見狀急忙將飛機拉起,調頭飛走了。
接著,山上燃起了熊熊火光,把整個山頭映照得一片通紅,幸好天空下著雨,隻是一些小樹和樹下的草被燒,並沒有引起嚴重的山火。
不到半個小時,民兵和村民都趕來了,讓漆黑的雨夜變得熱鬧起來。
當時形勢比較緊張,大家時刻防範台灣反攻大陸。飛機爆炸後,一些村民就說:“可能有特務!”
民兵火速行動,民兵營長帶領民兵把爆炸的現場守了一夜。因為天黑,大家都看不清楚現場,隻是嗅到一陣濃重的焦味。
天亮了,群眾三五成群地去觀看墜毀的飛機,因為有民兵把守著,隻有極少數的群眾跟隨民兵上山去看到了現場。
民兵營長後來說,當時飛機撞半山腰,剛好那裏有個炭窯,飛機上的14人全部死亡,屍體被燒焦,有的橫在機艙內,有的摔出了飛機外。
摔出飛機外的,幾乎都在同一處,隻有一個離得比較遠,估計是當時還沒死,往山上爬了一段距離才死的,衣褲燒了大半,殘留的衣服碎片依稀可以辨認“某某空軍後勤部”的字跡。
在那算比較完好的屍身下,有個新挖的大約20厘米的坑,猜測是他在死亡前掙紮時用手挖的,從痙攣的屍體,可見他死亡前的痛苦。
那龐大的飛機也被燒得黑黑的,一隻翼斷了,掉進炭窯裏。在焚燒過的地麵,還見到幾個零落的罐頭,據說那是飛行員的專門食品。
附近的村民在有關部門的安排下,把屍體拖進炭窯裏,就地掩埋了。
飛機殘骸擺放在山上時,還發生了這樣一段小插曲:當時有一個年輕人,因為辦事莽撞無知,竟然鋸下機翼的一塊鋁塊,拿回家鑄打湯匙,結果被拉往陽江勞教了幾個月。
飛機是在20多天後才搬走的,部隊派了一架直升機來,準備吊走飛機殘骸。當時部隊根據報紙“恩平南麵的山區”這樣的敘述來尋找飛機殘骸,結果找來找去卻沒有找到。
後來又先後在橫陂中學的操場上以及橫盤村附近降落了3次,最後在村民的指引下才找到。
現場察看後,發覺飛機的殘骸是直升機的兩倍那麼重,怎麼也吊不了。於是,就發動橫陂垌的農民群眾,用人力搬走,大塊的抬,小塊的挑,搬到橫陂垌,最後才用車運走了。尚德讚分隊防範敵機
1959年8月,為了加強國慶期間的防空安全,航空兵第二十五師七十四團飛行二大隊全體飛行人員都已經進入了警戒狀態。
這時,空軍司令部傳來命令:
為了保衛建國10周年大慶的防空安全,二大隊分成4個分隊,分別進駐江蘇省的鹽城機場、無錫碩放機場、福建省的連城機場和江西省的向塘機場,擔任攔截美蔣P-2V偵察機夜間作戰值班任務。
接到命令後,大隊長尚德讚率領杜-2Ⅱ戰鬥機群第一分隊進駐江蘇鹽城機場。
鹽城機場位於蘇北平原,東臨黃海,背靠中原腹地,西北方向就是華北平原,可以說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國民黨P-2V偵察機在夜間低空或超低空竄犯大陸時,往往首先選擇從黃海超低空貼著海麵進入蘇北平原,因此,在黃海的海堤上,有的樹都被敵機削光了梢頭,可見敵機的頻繁。
在這種情況下,解放軍空軍的地麵引導雷達就很難在短時間內發現敵機,等到地麵引導雷達發現敵機後,當時駐守在鹽城機場的噴氣式截擊機進行攔截,不是因敵機飛行高度太低,不宜噴氣式截擊機攻擊,就是噴氣式截擊機受續航時間的限製,所以常常讓狡猾的P-2V偵察飛機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