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誌明帶著歉意說:“記錄我還沒來得及看。”

周恩來笑了笑,繼續說:“凱山同誌這次搞得很累,但是,我還不知足,還想請教一些問題。胡主席和越南的同誌們對老撾的情況比我們熟悉很多,我們離得遠,對於情況不大熟悉,今天,我們得談兩個鍾頭。”

胡誌明算了一下說:“實際上隻有1個鍾頭,因為還要翻譯。”

周恩來點點頭,用誠摯的目光看著胡誌明和凱山,並感歎道:“我們是同誌加兄弟,中國是你們抗美鬥爭的可靠後方。”

周恩來看了看胡誌明繼續說:“我還想了解老撾的階級狀況、經濟政策、生產情況和民族政策等等。我們以談話的方式,一問一答,越南同誌知道的也可以告訴我們。黃文歡同誌是專管老撾問題的,你是老撾問題專家,采取這種方式,你們看好不好?”

胡誌明和黃文歡點點頭,沒有說話,而是在認真聽周恩來講話,他們信任中國,更信任周恩來……周恩來決定派段蘇權赴老

10月24日,海棠花散發出迷人的芬芳。總參謀長羅瑞卿來到西花廳麵見周恩來,他已經找到幾個適合去老撾的人選。

當羅瑞卿看到總理那和藹的麵容時,他馬上以標準的軍姿立正報告:“總理,我來了。”

周恩來笑了笑說:“瑞卿同誌,請坐嘛!”

羅瑞卿沒有馬上坐下,馬上呈上一份密封文件,說道:“請總理審定。”

周恩來接過文件,指指沙發說:“坐!坐!”

羅瑞卿笑著,輕輕坐下了。他身體前傾,希望可以隨時回答總理的詢問。

此刻,周恩來認真看著羅瑞卿送來的文件,他的目光在文件上的幾個名字間搜尋著。嘴裏還自言自語地說著一些人的名字,有些人他很熟悉,有些人他有點陌生,但他盡量在腦海裏回憶他們。

過了一會兒,周恩來麵帶微笑,隻見他把一個名字用紅筆圈了起來,並抬頭對羅瑞卿說:“瑞卿同誌,你看讓段蘇權同誌去怎麼樣?”

羅瑞卿看了看那個紅色的圓圈,想了一會兒說:“我看可以。段蘇權是紅軍幹部,既有根據地建設經驗,又有軍事工作經驗,也長期主持過一個方麵的全盤工作,我看行!”

周恩來在腦海裏想著蘇權的樣子:此人個子不高,外貌也不出眾,但他卻是一個難得的將才。

周恩來對羅瑞卿說:“1948年4月,主席率中央機關東渡黃河,來到晉察冀軍區司令部所在地河北阜平縣陳南莊,主席曾派專人專車帶信去請一位先生。信中說:‘30年前,拜讀先生在《晨報》及《國民公報》上的崇論宏議。現聞先生居所距此不遠,甚思一晤,借聆教益。’主席信中所說的先生,你知道是誰嗎?”

羅瑞卿不明白總理何以岔開了話題?遲疑一下,說:“總理是指藍老,藍公武吧?”

周恩來用幽默的話語說:“這位藍公武老先生,有個女兒在抗戰末期參加了革命,姑娘長得端莊大方,有文化,後來竟讓段蘇權動心了……”

羅瑞卿不由的笑出聲來,他很欣賞總理的幽默,聽他講話不會覺得累,那應該是一種享受,是獨屬於總理的魅力。

周恩來繼續說:“這位段蘇權托了媒人去向藍老求婚。藍老問:段蘇權是個什麼樣的人啊?媒人說:是個軍人。藍老問:是像郭天民呀還是像劉道生?要是像劉道生還可以,要是像郭天民可不行,他發起脾氣還打人呢,我家姑娘可不能挨打。媒人說:這不好比,你要不願意,還有許多姑娘追我們段司令呢。藍老一聽瞪起了眼:你們段司令要找誰就找誰去,我的女兒不嫁他!照藍老的性子,這婚事還能成嗎?”

羅瑞卿笑著說:“我看希望不大。”

周恩來接著說:“可是兩年後,段蘇權到底是和藍老的女兒結婚了,藍老還很滿意啊!”

周恩來說完這些後,又認真地說:“弼時同誌跟我介紹過,段蘇權這個人有辦法、能吃苦,能經受挫折,有韌性,對事業忠誠。他在湘贛搞過根據地,搞過地方工作。紅軍時期當過獨立師政委,在四野八縱當過司令,參加過3人小組,跟美國人和國民黨搞過政治鬥爭。他現在是高級軍事學院的副教育長兼戰略教研室主任,這個人能上能下,派他去老撾,我看可以勝任。”

就這樣,去老撾的人選確定了。

二、段蘇權率團赴老撾

●段蘇權發現乘務組已換成越南人,沒多久,列車便在《解放南方》的歌曲聲中緩緩駛動了,朝著異國他鄉駛去。

●段蘇權率領工作組深入老撾農村進行調查,他們走鄉串戶,遍及老撾的各個角落,並與農民同吃同住,宣傳革命道理。

●毛澤東最後說:“還是那句話:中國是你們的堅強後盾和可靠後方!”

● 段蘇權率團赴老撾段蘇權研讀老撾資料

一天深夜,段蘇權正在忙著整理資料,妻子走過來催促他睡覺,他不得不熄滅台燈。

他拖著疲憊的身軀來到臥室裏,看著熟睡中的孩子欣慰地笑了。再過些日子,他就要離開祖國,離開自己的家人去異國他鄉,到時候他一定會想念他們的。

段蘇權躺在床上對妻子說:“我們跟老撾確實是親兄弟,我們湖南人跟老撾還要親一層呢。”

在漆黑的夜晚,月光灑滿了房間,遠處傳來低沉的狗吠聲。段蘇權輕聲對妻子講起了中國和老撾的之間曆史和一些典故。

原來,段蘇權被總理點名後,很興奮,同時也感到責任重大,為了去老撾的事情,他整日忙碌著。

這些天,段蘇權悶頭紮在中央軍委辦公廳的一間房子裏。他埋沒在閱讀有關老撾問題的材料堆中,即使回家,他也把大部分的時間用在閱讀《通史》、《老撾史》上。他深知,不懂曆史就搞不了政治,搞不好工作……

段蘇權講完後對妻子說:“擔子很重喲!”

此刻他滿腦子裏都是老撾的影子,讓他輾轉反側難以入眠。躺了一會兒,他掀開被子溜進了書房。在微弱的燈光下,他繼續研讀老撾的資料。

他準備參加一個中央小組會議,並準備在老撾問題上的發言,想到這些他又低頭看起來。

在書本裏,他仿佛看到幾天前的情景:那天副總參謀長、中央老撾工作組組長楊成武上將指著地圖上一點對他說:“蘇權同誌,你們就是到這裏——桑怒。以你為組長的這個工作組是屬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派出的相當於大使級的秘密機構。”

楊成武把“秘密”兩個字說得很重,這大概和工作組所處環境及工作性質有關係吧。

當時,總政治部副主任肖華走過來對段蘇權說:“老撾工作決定的環節,還是發展人民黨武裝的力量。過去那裏的主要問題是沒有階級分析,沒有充分發動群眾。沒有形成打殲滅戰的意識……”

此刻,段蘇權伏在桌子前看了一會兒材料,之後就睡了,在夢裏,他仿佛看到了老撾人們那期盼和平的臉龐,他們對著段蘇權在微笑……段蘇權闡述援老問題

周恩來和外賓會談這天,國務院副總理李富春召見段蘇權,他說:“蘇權同誌,你們到老撾去,首先要進行社會調查。”

段蘇權坐在一旁,他一邊記錄,一邊輕輕點頭,小小的本子上記得滿滿的。

李富春還說:“有了階級分析,才有可能製定正確的政策,發動群眾,建黨、建軍、建政,建設鞏固的根據地,才有可能堅持自力更生,以及形成拳頭打殲滅戰!”

段蘇權點頭:“革命最終還是靠自己。”

李富春拿出一根煙,點燃抽起來,接著說:“你去老撾,不要隻知老撾,甚至隻知桑怒。這是國際一盤棋,各個方麵都要了解。”

李富春做個手勢:“所以,要有戰略頭腦,要有極強的政策觀念。”

段蘇權在旁邊聽著,並不住地點頭記錄,對於明天在中央小組會議上的發言,他也知道該說什麼了。

第二天,老撾問題中央小組會議在軍委辦公廳一間小會議室裏召開。裏麵坐著總參謀部和外交部等黨、政、軍重要部門的有關負責人。

副總參謀長楊成武聽完大家的發言後,看了看段蘇權說:“蘇權同誌,這是一場大戲,要成龍配套。你也是個唱主角的,下麵是不是請你談談想法?”

段蘇權輕輕站起身來對大家說:“1962年日內瓦會議之後,越南軍隊撤出老撾。在美國壓力下,中立派開始分化,富馬、貢勒等倒向右派,土匪猖獗,內地被分割。看趨勢,富馬在琅勃拉邦、萬象是培·薩納尼空,富米是沙灣納吉,文翁是占巴塞。為了逐步改變敵我力量對比,根據中央指示,有三個問題必須解決。”

外交部副部長姬鵬飛說:“一條條講。”

在大家的注視下,段蘇權講了需要解決的問題,他所說的內容如下:

第一、關於拳頭的問題。軍隊是建製分散還是逐步形成主力,形成拳頭;是保持統一戰線式的軍隊還是從內容上根本改造舊軍隊,逐步建立主力部隊、地方武裝和民兵三級武裝製的問題。

第二、根據地問題。他們過去是打到哪裏,那裏就是根據地。軍隊走了,根據地就沒了,不注意發動群眾和政權建設。

第三、打殲滅戰的問題。現在是打跑就算贏,不懂得消滅敵人有生力量。

段蘇權繼續講下去:“把群眾發動起來,建黨、建政、建設鞏固的根據地,才可能形成拳頭打殲滅戰。還有自力更生問題,外援是必要的,但要受到交通條件、敵人封鎖破壞等客觀條件限製。依賴思想不能有,說到底還得自己解放自己,這條還得跟老撾同誌講解清楚。”

姬鵬飛插話說:“這個問題很重要。如果打遊擊,連糧食問題自己也解決不了,怎麼能行?”

總後勤部裝備部部長接著姬鵬飛的話頭說:“主席曾指示,哪裏搞革命就向哪裏援助。總理根據主席這一思想,明確了四點:一是援助是為了支援受援國家的人民反對帝國主義、殖民主義;二是援助要促使其自力更生,不要使對方養成依賴思想……”

裝備部部長講完後,段蘇權繼續把自己的發言講完。之後會議室裏沉靜下來,隻能聽見大家喝水和翻資料的聲音,在這段時間裏段蘇權又想了很多問題。

過了一會兒,總參裝備部部長放下茶杯,清清嗓子,對大家說:“我們的對外援軍分為三類:一類被援助國家,是我們有的他們都有,甚至我軍尚未配置的裝備也先給他們;二類被援助國家也是有求必應,根據我們的可能;三類被援助國家則要看看他們的具體政治動向……策略性很強。”

段蘇權認真聽著,並追問說:“老撾地處前沿,看來屬一類?”

裝備部長笑笑,他沒有馬上回答段蘇權的話,而是繼續往下說:“不過,中央要求駐外軍事代表,第一,口要緊,要體諒國內困難,不要隨便答複對方要求,更不要替對方搞大方案,要留有餘地;第二,擬定的方案必須切實可行;第三,對受援國軍需裝備的消耗定額、維修保養能力要心中有數……”

段蘇權點點頭,接著裝備部長的話說:“如果根據地建設和武裝鬥爭搞得好,國際形勢又朝著有利於老撾革命的方向發展,鬥爭過程可能相對短些,否則將要拖長。無論出現什麼形勢,甚至爆發世界大戰,老撾都必須獨立地堅持長期的根據地鬥爭。”

姬鵬飛讚同段蘇權的觀點。他對大家說:“鬥爭是長期的,老撾根據地建設差,過去注意發動群眾和政權建設不夠。”

副總參謀長對段蘇權囑咐說:“你們先到老撾調查研究,情況熟悉後。爭取能幫助他們打殲滅戰,幫助他們發動群眾和建黨、建軍。”

楊成武副總參謀長一笑,說道:“不要指望一帆風順,要讓人家接受意見,首先要同人家搞好關係,讓人家感到是同誌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