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分卷 第一章 社會地位(2 / 2)

總之一句話:社會地位高,那是有真本事才高的。

到目前為止人類之間的合作仍然大於競爭,但是人口逐漸增加,人均生存資料逐漸減少,人和人之間的競爭會不斷加劇。漸漸的獲取生存資料多的人社會地位就高了,而生存資料的多少也在逐漸在人們的思維觀念中愈加突出,到今天已經流傳著“一高遮三醜,一瘦遮五醜,一富遮所有”這樣的話,對此我也隻能嗬嗬了。當今社會由於地球總人口較大,導致人均資源稀缺,正如“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如果一個人還沒能解決吃飯問題,那麼他就沒法去追求更高層次的事物,因此當今生存資料多的人,其社會地位自然就高,而今的生存資料就是指財力,金錢作為市場流通的介質,改變了以物易物的交易形式,從而成為當代生存資料的標誌。

生存資料有很多形式,如食物,飲水,空氣,陽光等,但自從人類使用貝殼作為第一種貨幣開始,生存資料終於有了統一的表現形式,於是才有了當今“是錢如命”的現象,也就是說隱藏於此現象的實質就是生存資料的爭奪。說到這有人就要奇怪了,世界資源不夠嗎?其實,是的。當今世界上的總人口已經過多,但並不能因此就說繁衍都是錯的,正相反,繁衍是生物的自然行為,而人類的自然增長率確實不低,(印度最牛!)就哺乳動物而言,人類與其他哺乳動物的差別並不在於出生率,而導致當今社會總人口過多的原因是死亡率很低,正如一個公理:人處於食物鏈的頂端。人類沒有天敵,或者說人類的天敵是所有生物,然而人類還是成功地成為了自然界的主導,雖不能說支配其他生物,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控製著自然界,但願在人類數目過量增長的同時仍然符合自然法則,遵循規律才能長久發展。

鑒於目前還能壓製人類的事物隻剩下“不可抗力”了,那麼人類就需要自己來想想辦法解決了,畢竟在人均資源逐漸減少的時候,還保持如此的自然增長率隻會使人均資源更少,社會上的競爭也會更嚴重。現在好像有關這方麵的解決方案也有了一些,比如某些發達國家打算再開拓一片天地(火星)給人類居住以緩解地球總人口過多的問題。我國以前也有“計劃生育”的政策出台過,然而仍有些國家為了“宗教”“發展”“勞動力”等“因素”,在保持自然增長率,甚至提高自然增長率,為了加快發展而放棄社會局勢,資源已經不足以分配,社會矛盾也已經日益尖銳,卻仍然坐視不理或是煽風點火,當然,勞動力增加會帶動發展速度,但如果社會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那麼發展速度降低,或者說會不會引發新的問題。在這方麵還是需要在決策之前先看清什麼重要,什麼會影響根基,切勿盲目尋求“發展速度”,這種問題在一些發達國家中也是顯而易見,隻是人們並沒有意識到問題的根源,並不是資源少了,隻是人多了,於是社會地位的差異也就大了,但對於此我也隻有發現問題的眼睛,也沒有想到什麼很好的解決方案,恐怕要解決這個難辦的問題,出台解決方案的人也要背不小的鍋呢。正如一句老話:“你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

最後告訴各位一句話:以後的競爭更激烈,以後的資源更緊缺,若想生活過得去,擼起袖子加油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