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分卷 第十章 情與錢(生活篇)(1 / 1)

除夕之夜,少年從睡夢中剛剛醒來,一位老人來到他的床邊,遞給他一些錢,“來,今年的壓歲錢收好,你自己收拾收拾就過來吃年夜飯吧”,隨後邊走出了房門。

少年沒有去細數那些錢,把錢放到了枕頭底下,這不是什麼習慣,隻是少年很懶而已。少年起身著裝後便走向客廳了,離春晚開始還差一段時間,少年和老人有說有笑的做著最後的準備工作……春晚開始了,場麵很是熱鬧,飯桌上也是歡聲笑語,看著節目,喝酒吃肉,談過去一年裏的事,祝福新的一年……少年拿起手機來,朋友圈,群裏也是一樣的熱鬧,各自展現著今年過年的“收入”,以數字來評判“愛”的多少,少年麵無表情的關上手機,又回到飯桌上,一片其樂融融……

時間漸晚,家人們陸續離開飯桌,隨著年齡的增長,能堅持的時間越變越早,漸漸意識到“守歲”是孩子的習俗。

12:00的鍾聲敲響,春晚的節目也即將來到最後的《難忘今宵》,少年幫著收拾飯桌,和最後守歲的各位相互道過晚安回到了自己的房間。臨睡前,少年從枕頭下拿出老人給他的壓歲錢,細細清點後足足有1000元,這筆錢對於少年所在的家庭裏已是一筆不小的數字,少年知道老人那邊也並不富裕,少年陷入了呆滯。

去年除夕,老人也是這樣給了600,可是去年家裏還是正遭變故,風波剛過老人卻是這樣一筆錢,還說著“今年姥爺這邊有困難,給的少了一點……”少年又想起那些用數字來衡量一切的朋友圈,壓歲錢,這一春節習俗,本來就是個寓意,是個象征性的事,本意是承受長輩照顧,圖個吉利,可現如今卻成為孩子們“掙錢”的途徑……

少年準備去把收到的錢放起來,往年也是這樣,壓歲錢會先在少年的手中留一晚,次日少年會自己把錢交給長輩保管,從小到大這一行動完全是少年自己的意願。這時少年又想起小學時代的一次“收錢”,給少年錢的人還是那個老人,老人每日接少年放學時總會給少年一兩塊錢去買點小食。一次回到家後,老人給了少年20塊錢告訴少年自己要回老家辦點事,今天晚上的火車,可能要一個星期後才回來,少年接過錢放進口袋中,晚飯過後送老人下了樓,少年跑回房間把錢趕緊放在一個櫃子裏,臉上流下了兩道淚痕。這一個星期中少年都沒有使用過那張鈔票,一個星期後老人回來了,少年想要拿那張鈔票還給老人,可鈔票已經不見了蹤影,可卻被少年記在了心裏,那張20元的人民幣與其他的20元人民幣沒什麼不同,卻又是一張無可替代的20元人民幣,如果那張鈔票沒有遺失的話,他可能一輩子也不會去使用這張鈔票……

少年從回憶中醒來,不知不覺中臉上又已是兩道淚痕,少年把錢攥緊,這次他放在了一個不會忘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