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身轉折(2 / 3)

美貌而受老板們寵愛的妓女在現實世界中是不可能愛上拾破爛的。當然,有錢還有點所謂修養的大老板也是不可能愛上藏身美容美發院的低檔妓女的。當然,這些老板也同樣是不可能對拾破爛的人以禮相待,甚至奉為座上賓的。這些小說文本中的虛構,脫離了人們的行為方式和現實世界的默認規則。

我更願意把這些問題看做是,因為賈平凹先生的文學中自始至終滲透的主體精神表現化的寫作習慣和藝術傾向,對於現實主義和寫實主義的不適應。

或者,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在一部以城市中的通過打工或者拾荒或者其他一些方式尋求生存與發展的鄉下人為主角,進行中國的城市化現代化進程的見證和表述的小說中,由於選擇拾破爛的這一半自由職業的特殊角色作為敘事人,而獲得更為寬廣宏觀的視角。同時通過第一人稱的敘事方式,直接但是淺薄,感性並真誠地對城市、對自己、對周遭的事物和自己內心的情感衝突,進行理解和表述。這種敘事,是建立在城市的背景之上,實則是在城市的表麵淺層或者說是處於城市之內的外部,因此成功地將中國當下由於城鄉二元的社會構造,城市化進程的迅猛和混亂,鄉土經濟的慘淡,傳統文化的價值瓦解,和事實上農村的沉淪和農民對鄉村的被迫放棄等現象和問題揭示。充分展現了一個迅猛發展的時代背後沉重的社會結構調整和新的階級階層的形成和分化。表現了這個轉型的時代,其實是過渡的時代,對人們的不公和普遍的精神傷害。正是這樣的一個特殊的敘事人,才有可能以這樣的視角、這樣的寬度、這樣的不明確、這樣的不清楚的方式這樣混沌但是充滿人性悲憫和社會關懷的方式進行敘事和矛盾的展現,以及對強烈的內心情感衝突的表達。也恰恰是因為這樣的敘事人,由於角色特殊,交際狹隘,社會關係和社會活動極其簡單。同時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故事的發展性,深度。其他必須出現的能夠更充分更廣泛表現社會斷麵的角色,也因此難以進入故事線索。正是在這樣的條件下,作者選擇敘事人,而犧牲了故事。為了彌補故事性的單薄,使用帶有過多的戲劇化色彩的方式強製安排了敘事人和其他如前所述的角色的關係和故事。盡管,這種不合乎情理的關係,顯然在一定程度上傷害了小說的現實主義的色彩。

這,可以看做是一種嚐試,也可以看做是作者在鄉土文學落幕之作《秦腔》之後新的創作階段中,現實和表現主義之間的一種調整和折衷。

事實上,這部小說的故事,可以通過在鄉村中為男主人公高興與女主人公孟夷純建立關係基礎並作下伏筆等手法予以完善從而合乎情理。事實上,在《高興》這部小說之中,並沒有更好地解決這樣的矛盾。

三、精神,和精神的上升

藝術,是具備文獻性、情感性和藝術本體的技術性三重屬性和價值意義的。

目前看來,這部小說首先是一部具備了較強文獻性的作品。這部小說同時也是一部充滿情感宣泄的作品。從技術層麵考察,這是一部糅合了鄉土文學和民間文學,中國古典小說的部分文本方式和西方式的敘事方式的藝術技術結合的作品。當然,這種嚐試,在《秦腔》等作者之前的作品中就曾經進行過。

當情感,超出主體的局限性,成為一種人們能夠共同感受並集體性的擁有的情感,並成為人們心靈中的一種信仰和力量時,這種情感,就是一種樸素的精神。這部小說的文獻性所包含的社會意義,進一步強化了小說中的情感的感染力。在主人公喜怒哀樂的背後,這種情感的體驗,在公眾中具備了普遍性。一種可以牽動社會的集體性情感體驗,處處滲透著一種悲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