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生的考驗
劉高興和五富的西安生存之路是艱難的,經常受到輕視和欺侮,沒有人看得起他們,廢品收購站的人看不起他們,房東的鄰居看不起他們,這些生存之痛劉高興可以忍受,他最不能忍的是被別人輕視,對於劉高興來說,生存的艱難是一回事,生存的尊嚴其實更重要。賓館中的腳印具有象征意義,是劉高興感到維護生存尊嚴的可行性,那就是終於在西安城留下了腳印!這個腳印是他浮想聯翩,整個一個上午都在擔心他的腳印會否被服務員擦掉,這些腳印此後就留在劉高興的夢中,留在他的七個月零三天的西安城市生活裏。以至於五富也要在雪白的牆上狠狠地留下一個自己的腳印。腳印說明,劉高興和五富在西安經曆的生存與尊嚴的考驗,這個考驗是殘酷的。
3.失去的尊嚴
尊嚴按說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但是因為人生境遇的原因,尊嚴卻丟失了,人們不得不通過人生境遇的改變重新找回尊嚴,李斯的倉鼠與廁鼠卻又使人感到人生境遇的不可求,說明一個人要找回不知道怎樣丟失的尊嚴是多麼的難!明知找不回,卻死乞白賴地找,就像古希臘中的俄狄浦斯,明知不可得,卻鍥而不舍,以至於罪加一等,不可饒恕。劉高興偏偏清醒得有些異常,執著於自己夢中的那個腳印,不向世俗低頭,一旦有人傷其自尊,決不妥協,甚至拒絕他賴以生存的“破爛”。他常常想:“遇人輕我,必定是我沒有可重之處麼,當然我不可能一輩子隻拾破爛,可世上有多少人能慧眼識珠呢?”“遇人輕我,必定是我沒有被她所重之處……我絕不是一般人!”“我是一顆明珠她置於糞土中那是她的無知可憐!”劉高興是誰?他究竟是個什麼人?是一個清醒的人,是一個能思考自己命運的人,是一個明知不可求,卻偏要追求的人,劉高興是一個有靈魂的人,是這個時代底層農民的靈魂。
4.神性的尊嚴
人活在世上,關鍵是尊嚴,物質上的貧困尚可忍受,尊嚴是神聖的,劉高興對尊嚴的執著,對尊嚴的維護,其尊嚴不容他人侵犯。作品通過劉高興、五富等對底層的貧窮、落後、愚昧、閉塞、頹敗、荒涼、墮落都進行了展示,但是通過劉高興這個形象,使我們看到,作者的底層敘述重點不在於此,而是想展示底層社會的執著、耐心,展示底層生命的力量和他們的精神操守,對美好人性的追求,這種追求是一種具有普世價值,這是底層的亮色,這也許是一種對道在民間的理解。
“禮失而求諸野”,這是傳統社會對民間社會的肯定,也是民間社會在曆史發展中的價值所在,這種價值已經深深地融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中,成為養育中華民族精神的沃土,這是生命的根、文化的根。沒有劉高興這樣的草根,沒有這樣千千萬萬的草根,就沒有這塊讓人為之迷醉、為之夢魂牽繞的土地,用大詩人艾青的話說“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著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
總之,作品沒有詩意,寫得很平淡,但其生命的境界是深沉的,充溢著蓬勃的生機和文化的氣韻,劉高興兀自堅守著自己的人生信仰和生活形態,並企圖引導五富等和他一同堅守,盡管五富們也在努力,但生存的環境、物化的欲望、變態的生活卻一浪高過一浪的撲向他們,以至於他們西安的每一天都要經曆這樣的浪濤的拍打,樸素的、神聖的生活難道離我們越來越遠?讓我們每一個人都像劉高興一樣來思考這個問題,在精神上來一次劉高興式的西安之行,看看我們自己到底有多少定力可以抗拒這些浪濤。也許,這樣我們會更理解劉高興,這也許是作者創作的一個企圖,但願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