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依附曆史事件的現實主義作品
《秦腔》是賈平凹根據他的故鄉陝西丹鳳棣花街(村)的農民日常生活場景,虛構了清風街這一民間社會,描述了近十年來中國農村經濟的破敗、古老的土地觀念的轉變、農民勞力向城市流散、市場經濟和商品觀念在農村的滲入等等,幾乎沒有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清風街的居民們度日如年地一天天活下去,有幾個人小奸小壞,有幾個人鉤心鬥角,在這過程中有的人死了,有的人走了。作家懷著極其矛盾的心情既為農村的衰敗而沉痛哀悼,又有一種無可奈何的心情看著農民兄弟帶著朦朧的希望走向都市、開始新的生活曆程,於是“無邊的恐怖”就慢慢地接近了。貫穿始終的是古老的戲曲秦腔在西北農村一步步沒落的過程,為衰敗中的傳統文化唱起了挽歌。就像是早春時節你走在郊外的田野上,感覺著大自然的春天到來,天氣雖然還很寒冷,衣服也並沒有減少,但是該開花的時候就開花了,該發芽的時候就發芽了,你走到田野裏去看一看,春天就這樣突然地來到了。讀《秦腔》就是這樣的感覺,好像自然狀態的民間日常生活就是那麼一天天地過去了、瑣瑣碎碎地過去了,而曆史的腳步就在其中展示出來。這就是真正的現實主義藝術的魅力。就如曹雪芹創作偉大的《紅樓夢》一樣,家族史無須用來印證曆史的真實事件,但反過來是用現實主義的力量揉碎了現實生活中無數細節,再創造出一個更加完整、更加和諧的藝術世界。這樣的現實主義是天地的、自然的現實主義,也是最有力量的現實主義。
敘事手法充滿魔幻色彩
《秦腔》在敘事手法上也充滿了魔幻的因素,敘事形式極為靈活。清風街的日常生活是由一個被稱做瘋子的張引生的視角來敘述的。這個瘋子其實並不瘋,他不僅有高於常人的領悟能力,常常能夠一針見血地揭示出現象背後的問題所在,而且還有特異功能,靈魂經常出竅,奔走在芸芸眾生的頭上,化身為花鳥蟲魚,冷眼旁觀世上萬象,熱血抨擊人間炎涼。虛虛實實的特殊敘事視角為小說“引”來了廣闊的社會生活內涵。
《秦腔》在香港的獲獎還有一個啟示:賈平凹在後記裏說過,他雖然為故鄉的父老豎起了一塊大碑,但他還是在擔心,清風街的那一堆雞零狗碎的潑煩日子,農民也許能夠進入,但城裏人、陝西人、外省人能夠進入嗎?現在答案已經有了,在香港這一個國際性的平台上,賈平凹的《秦腔》獲得了如此廣泛的認可,或可以說,真正的藝術傑作真是沒有地域限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