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股份製的幾個認識問題(1 / 1)

股份製本質上是財產組合的一種形式,適應了社會化大生產發展的需要。它雖然產於資本主義社會,卻是社會化大生產發展規律的體現,是人類共同的財富。正如江澤民同誌在十五大報告中指明的那樣:“一切反映社會化生產規律的經營方式和組織形式都可以大膽利用。”因此,股份製資本主義可以用,社會主義也可以用。

一、如何認識股份製企業的性質

股份製企業的性質,取決於其所組合財產的成分及其組合方式,取決於誰控製著組合後的財產。當所組合的財產是勞動者所有的財產,當所組合的財產是由集體或國家而不是由私人家庭控製時,這種股份製就具有公有性。根據我國目前股份製企業的股權構成,大體可分為五種:其一,企業通過互相參股而組建的新的股份製企業;其二,企業吸收部分職工股、社會個人股或法人股而改組成新的股份製企業;其三,小型國有和集體企業,由職工個人集資改組成股份合作製企業;其四,中外合資形成的股份製企業;其五,私人資本集結組成的股份製企業。

我們所進行的股份製改革,就是要解決公有製與市場經濟如何結合的問題,這種改革不是要改變所有製的性質,而是要改變在計劃經濟條件下形成的資源配置方式和企業組織形式。企業的組織形式和企業的經營方式是手段,不是目的,不存在姓“社”姓“資”的問題。企業改組、改造、兼並、聯合、租賃、承包經營、股份合作製等,都是手段,當然也都可以成為公有製的實現形式。

二、如何認識股份製企業的特點

股份製企業的特點之一是融資,它是資本聚集的一種重要形式。作為一種直接融資手段,其最大優勢是融資速度快、規模大、成本低。企業通過發行股票籌集資金,以滿足其擴大規模和生產經營對資金的需要,且無須承擔像銀行貸款或發行債券所形成的利息負擔。股份製企業的特點之二是產權清晰。股份公司對投資所形成的財產享有完全的財產權,而投資者(包括國家投資)僅享有股權。股份製企業是具有獨立人格的法人實體,實行自主經營,政企分開。股份製企業的特點之三是管理科學。股份製企業內部的股東會,是企業決策的權力機構,董事會是管理執行機構,監事會是監督機構,股東會和監事會形成一種權力分工與製衡的合理機製,既能充分發揮各自的權力,又能有效防止權力的濫用。

股份製企業組織形式所具有的特點與優勢,為解決企業的一些難點問題,加速企業的規模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也是國有企業體製改革的一種重要選擇。

三、如何認識股份製企業的作用

股份製作為現代企業製度的一種模式,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實踐中,越來越發揮著重大作用,初步顯現出強勁的生命力。首先,通過逐步明確產權關係,促進了經營機製的轉換。國有企業改製後,企業法人地位加強,企業自主權得到保障。改製後的企業產權關係、政企關係、權責劃分和管理方麵都將經曆巨大的變革,所有者與經營者、企業與職工各自的權利將更加明確。其次,股份製改革開辟了國有企業直接融資的渠道,企業規模經濟水平和經營效益顯著提高。這已為近年來國家一些股份製改造試點單位所證實。第三,企業股份製改革使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能力明顯增強。國企改革組成股份公司或股份有限責任公司,原有的國有資產沒有私有化,而是對增量資產實現了投資主體的多元化,並增強了產權約束機製。第四,股份製企業有利於調動職工的積極性。職工持股,使他們與企業休戚相關,極大地調動了職工的積極性。

股份製是國有大中型企業建立現代企業製度的主要形式(不是唯一形式),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主要框架。股份製改革又是一個複雜的係統工程,企業需要做大量的艱苦細致的工作。股份製本身也存在許多難以克服的缺陷。因此企業不可“一股就靈”,一哄而上,關鍵是宜股則股,規範運作,確保實效。

(載1998年1月21日《陝西工人報》)

評述

國有企業建立現代企業製度,是以推行股份製為前提的。麵對即將到來的如此重大改革,你準備好了嗎?如何認識股份製?如何認識股份製企業的性質、特點及作用等等。這些帶有根本性的問題必須首先弄明白。《關於股份製的幾個認識問題》一文,是作者學習探討股份製結構形式的一篇體會文章(理論文章),力圖對實行股份製有關問題作一回答,力求達到澄清是非、統一思想認識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