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樣困難的條件下,深圳人邁出了城市建設的第一步。

為了打開城市建設的局麵,深圳市撥款修建通往省城的深南路,改變了原來坡陡、路窄、崎嶇不平的狀況,改善了通車條件,使之成為深圳新市區的主幹道。

麵對吃水緊張問題,深圳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撥款擴建自來水廠,使其由原供應兩萬人用水提高到可以供應5O萬人用水。

在國家與廣東省的支援下,深圳還積極架設高壓電線和興建電信大樓,解決城市發展所必需的電力和通信問題。

同時,深圳市還成立了工程指揮部,以規劃通心嶺、南園兩地住宅區建設工程。

房地產管理局在木頭龍、紅國兩地興建公產房居民住宅,這4個點都是市財政撥款開發建設的,基本上滿足了源源不斷調入深圳的幹部、科技人員、職工的住房需求。

1980年特區成立後,深圳市領導立即著手擬訂開發計劃,成立了以市委書記羅昌仁為首的羅湖工程指揮部,利用僅有的3000萬元貸款開發羅湖,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搬掉了羅湖山,把原來地勢低窪的羅湖小區墊高了107米,實現了“三通一平”,為特區建設創造了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

當時,深圳改革開放事業的興起,吸引了全國各地有識之士前來投資建設,不少省、市、自治區及中央一些部委紛紛要求在深圳設立對外聯絡機構,建造辦公大樓。

在這一段時間裏,深圳市政府的領導非常發愁,因為中央各部委和各省的駐深單位都來要地皮建辦公樓,而且要的地皮都在羅湖那片已是“針插不進,水潑不進”的黃金地段。

一次吃午飯時,丁勵鬆突然來了靈感,他高興地說:“為什麼不讓他們合蓋一幢大廈?”

有人問:“那得蓋多高呀!”

丁勵鬆說:“高怕什麼?南京的金陵飯店37層,我們就蓋他個38層,來個天下第一!”

於是,丁勵鬆就把這個想法向市委、市政府作了彙報。很快一個要第一高樓,以滿足多方麵需要的設想便產生了。

1981年5月,市政府在竹園賓館召開了由來自全國各省、市及國務院所屬12個單位的90多名代表參加的會議,宣布了合資蓋大樓的計劃,原則上是按出資多少、參股多少來決定大樓樓層和套房的分配,這個計劃得到了與會代表的響應。

這座擬議籌劃中的大樓,就是當時被譽為“中國第一高樓”的國際貿易中心大廈。

當時,深圳市委領導認為,國貿大廈這座全國最高的大樓應該是深圳經濟特區的象征,因此,樓址要建立在深圳市的商業中心。

為實現這個目的,市物業發展公司代表38個集資單位,協調設計、施工隊伍,作了大量的工作。

1981年7月,大樓設計方案初步確定。

1982年5月,開始樓樁基礎施工。

10月,國貿大廈全部316根樁的樁基工程完畢。

然而,就在此時,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進行,國家對深圳的期望更高了。

與此同時,特區建設的進一步發展也對國貿這個改革開放的標誌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深圳市委決定將大廈主樓地麵增加到50層,高160米。

麵對臨時的變動,大廈工程設計人員克服重重困難,廣泛收集國內外技術資料,精心修改設計方案,圓滿完成了任務。

於是,緊張的工程施工開始了。

當時,國貿大建設全麵采取公開招標:中南設計院的朱振輝等人的設計方案獲得通過;整體建築施工的中標單位是中國建築三局一公司。

中建三局之所以中標,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的工期短,造價低,更主要的是他們決定在建造國貿大廈的施工中采用先進的滑模施工工藝。

所謂“滑模”,就是改變過去建築施工常用的“搭”“砌”的辦法,在可以拆除的活動模板中間澆鑄混凝土。

等到混凝土一凝固,活動的模板便“滑升”,如此再澆鑄,混凝土牆便立在那裏了。

然而,這種滑模工藝看似簡單,但如果是大麵積的澆鑄,特別是像國貿大廈一次澆鑄就達1300平方米

的超大規模滑模的工藝將是非常的複雜。

也就是說,滑模升得快,混凝土尚未成型,牆體自然就會坍塌。而如果滑模升得慢,由於混凝土已經凝固,牆體就會被拉斷。

而混凝土的凝固時間又受到其標號、質量以及天氣等諸多因素的影響。

因此,在正式施工前,中建三局進行了3次滑模試驗,但3次全失敗了。

有人灰心了,就連香港方麵的投資商也有心打退堂鼓,說雖然香港的合和大廈采用的也是滑模工藝,但那畢竟是在香港呀。

就在此時,羅昌仁帶著市委的意見來了:大麵積滑模施工不但要搞,而且必須成功!

就這樣,緊張的施工又開始了。

接到任務後,中國建築三局一公司的職工幹部在艱苦的施工條件下,發揚團結奮戰、無私奉獻的精神,終於提前13天完成了地下室工程。

接著,一公司工程技術人員大膽創新,提出用“內外筒同步整體升滑”的方法,高速度、高效率地建造大廈主樓。

1983年8月,國貿大廈標準層的滑模施工開始了。

然而,此時卻遇見了麻煩。經過一個月的施工,試滑了幾次,但都失敗了。

此時,羅昌仁副市長及時趕到了,他先認真地檢查了現場,聽取了技術人員的彙報。

當時正是8月,天氣悶熱得讓人感到窒息,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羅昌仁的身上,等待著他的表態。

羅昌仁詳細聽取了彙報後,對施工人員說:“你們先做好兩件事:第一是先把塌落的、開裂的水泥統統打掉、鑿透、清除幹淨,然後再將水泥補上、補平、補牢,經過專家驗收後才能算數;第二就是成立一個滑模攻關組,找出事故原因,再接著幹!”

人們聽到羅昌仁的話後,知道滑模還可以繼續搞,一下子都歡呼了起來。

很快,失敗的原因就找到了,原來是由於滑模的麵積太大,一次成形的建築麵積就達1320平方米,如此大量的水泥,必須一次澆灌,才能使它的凝固時間保持一致。而當時是用吊車往上運水泥,速度顯然跟不上。

很顯然,滑模技術是先進的,但施工人員的設備太落後了,他們是在用落後的設備實施先進的技術,這怎麼行?

於是,施工人員就決定使用先進設備,一打聽,正好香港就有德國產的混凝土輸送泵。

但問題又來了,當時要買進口設備,必須要報批,而在當時的情況下,一個報批有時要很長時間才能下來。但工期可是不等人呀,怎麼辦?

當時的中建三局局長張恩佩也顧不得許多了,在還沒有被批準的情況下,就拍板批準買了4台德國的混凝土輸送泵。

設備買來了,問題很快就解決了。

電鈕一按,4台輸送泵就嘩嘩地向模具內噴吐攪拌好的水泥。

到了當天的淩晨3時,500個千斤頂一起頂著1300多平方米大、3米多高的模板向上滑升。

再看剛澆出的牆體,沒有開裂,沒有滑落,平麵像刀切的一樣!

一公司闖過技術難關後,繼續加強管理,兢兢業業地施工,滑模速度越來越快,開始時7天滑一個結構層,從第三十層開始就持續以3天一層的速度滑升到頂,最快時曾創造出兩天一層的記錄。

這時恰好有北京來的一位記者采訪,他驚歎道:“哇!

兩天半一層樓,深圳速度真是了不起呀!

於是,3天一層樓的“深圳速度”一下子震動全國!

就這樣,僅用了10個月,一公司就完成了國貿主樓的立體結構施工,從而以令人信服的效率和速度進入國際先進水平,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

1985年底,總建築麵積10萬平方米、高160米、53層的國貿大廈勝利竣工,並交付使用。

這座當時國內最高的大樓,不僅是深圳的標誌,還成為了中國改革開放的裏程碑。

在一個個工程獲得完工的時候,速度問題在深圳也顯得格外顯眼。關於深圳此時的建設速度,負責城市建設的羅昌仁印象最為深刻,據他後來回憶道:

當時整個深圳就像是個大工地似的,到處都是熱氣騰騰的。

路一條條修起來了,路名卻還沒有起。我就請了一些秀才來,請他們幫忙起名字。秀才們說,起路名可不是容易事。

結果等了兩個月名字也沒起出來。這可怎麼辦呢?我說泥崗的那條路就叫泥崗路,筍崗就叫筍崗路,在下步廟的住宅小區就叫下步區。

後來還出了笑話,有人說“‘上步區’就是‘上不去’嘛。”

也有人說:“你怎麼起了這些土了巴嘰的名字,你不會泥崗叫玉崗,筍崗叫漁崗呀?”

我說:“我們來不及呀,我們就知道幹,卻不會起名字,隻好當地叫什麼名字我們就起什麼名字。”

就這樣,在那種連路名都來不起的速度下,深圳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國貿大廈建成的同時,蛇口工業區、沙口角這兩個特區窗口的基礎建設也基本完成。

至此,深圳建設初見成效,它的成功激勵著深圳人進一步去開創更大的輝煌。

三、深化改革

●鄧小平說:“這個地方正在發展中,你們談的這些我都裝在腦袋裏,我暫不發表意見。”

●鄧穎超在聽取了深圳市負責人的工作彙報後,高興地說:“在深圳這幾天,等於上了一堂課,所見所聞都是新鮮的東西,感到非常振奮。”

●有人等不及了,“呼”地一下站起來,響亮地喊出了“250萬元!”會場氣氛頓時熱烈起來。

● 深化改革深圳改革引來巨大爭議

1981年11月,一位離開深圳市委主要領導職務的老同誌,將一份《關於深圳特區建設的幾點意見》交給了中紀委。

這份“幾點意見”主要是對深圳改革的質疑。其實,從深圳成立特區以來,對深圳的質疑就從來沒有斷過。

在當時,蛇口剛剛動工時,陝西的一位省委副書記來到這裏,當年他在這裏打過遊擊,見到外商在這裏辦企業,他不禁淚流滿麵,痛心疾首地說:“革命先烈流血犧牲得來的土地,給你們一下子賣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