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他還擔任了解放軍空軍指揮學院科研部副部長。0

三、黃植誠駕機飛回大陸

●黃植誠笑了,向機械師伸出兩個指頭做成“V”形勝利的表示。

●黃植誠向那黛色的島,他出生並生活了29年的地方,投去深情的一瞥,然後,開始全神貫注地駕駛飛機。

●黃植誠駕駛飛機,緩緩地在滑行道一端停了下來。

● 黃植誠駕機飛回大陸黃植誠希望祖國統一

1981年8月8日,國民黨空軍第五聯隊少校考核官黃植誠,駕駛一架美製F-5雙座噴氣式飛機,從台灣桃園機場起飛,飛往大陸,在福建福州機場安全降落。

1952年1月,黃植誠生於台灣,出身在一個國民黨“空軍世家”。他的父親生前是國民黨空軍軍官,母親被國民黨空軍選為“模範母親”。二哥是國民黨空軍少校,姐夫是國民黨空軍中校。因此,黃植誠從小就與空軍結下不解之緣,在藍天飛行,使少年誌大的黃植誠羨慕不已。

而且,黃植誠從小有著很強的愛國民族意識。在小學、中學時代,黃植誠就敬仰嶽飛、鄭成功這樣的民族英雄,覺得人生在世,隻有為國為民做出點事,才有價值。他讀曆史,每讀到國家破亡,人民受外族蹂躪,恨不能生在其時,為國而死。

黃植誠高中畢業後,便進入台灣國民黨空軍軍官學校專修班,受訓4年,於1973年畢業。

台灣空軍曆來是國民黨軍隊中的“天之驕子”,待遇最高,飛行員的優越感都很強。黃植誠也有這種優越感,並夢想著成為空中英雄。但是,黃植誠的夢想卻被現實擊碎了。

剛進入空軍時,黃植誠就鬧了個不痛快。

那是一次春節聯歡大會,總司令烏鉞拿出一把外國人贈送的寶劍說,隻要空軍任何一個人打下大陸的米格機,便把這柄寶劍送給他。回去後飛行員組織討論,黃植誠沉著臉不吭氣,因為總司令的話使他很不舒服。愛國的黃植誠始終認為,中國人之間不應當戰火不熄,應當“共禦外侮”。輪到黃植誠發言了,他說:“我有個問題,為什麼光提打下大陸的米格機才給那把劍呢?打下俄國人的呢?打下越南人和日本人的呢?給不給?”

眾人愕然。因此,黃植誠受到了上司嚴厲的批評。

黃植誠受到批評後,心裏很不痛快,他哪裏知道,以後不痛快的事更多。

國民黨空軍裏的一切都使黃植誠失望,苛刻的清規戒律,複雜的人事關係和派別鬥爭,繁瑣而虛假的政治考試,無孔不入的特務控製,都令他厭惡至極。

1978年12月,中國和美國建交,這給國民黨空軍帶來很大的衝擊。

F-104的飛機零件越來越少,壞一架就拆別的拚湊。F-5飛機零部件倒不少,可同是F-5飛機,美國賣給沙特阿拉伯的要比賣給台灣的好。C-119飛機則是老掉了牙。因此,飛行人員的士氣也普遍下降。

當時,台灣空軍發起了一個“自願留營”的簽名運動,五聯隊所有的人都簽名了,唯獨黃植誠一人拒絕。說是“自願”,其實是由各級主管和政戰人員強迫飛行人員人人簽名。黃植誠覺得這個兵當得好沒興趣!

在1979年初,大陸對越南進行自衛還擊作戰。具有民族意識的黃植誠完全被那場戰爭吸引過去。他天天都要仔細看報紙、看電視,關心戰局的進展。

黃植誠深恨越南人。在國民黨黨小組的討論會上他激昂地說:“越南是什麼東西?忘恩負義!當初大陸支援他,死了那樣多人。現在羽翼長成,卻反咬主人一口!這樣的國家不可交,應當把他打敗!”

國民黨黨小組長說:“黃植誠,注意你的言論。你怎能站在中共的立場上?”

黃植誠被激怒了,反唇相譏:“那你是站在越南共產黨的立場上嘍?”

“我不是這個意思。”

“那你甭管我!我願意講!”

“我是小組長!要管!”

“我是中國人!要講!”

他們爭吵起來。

幾天後,有一位國民黨上將就中國和越南戰爭發表電視講話。黃植誠覺得他至少應該罵一罵越南人。可是,這位上將依然罵大陸。

黃植誠失望極了,也灰心極了。黃植誠時刻關注大陸

1979年1月1日,大陸發表《告台灣同胞書》。

《告台灣同胞書》闡明了以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的大政方針。呼籲盡快結束海峽兩岸的軍事對峙和分離局麵。

並提出,在實現和平統一時,尊重台灣的現狀和台灣各界人士的意見,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辦法,不使台灣人民蒙受損失。建議海峽兩岸實行通郵、通商、通航“三通”,以利兩岸同胞直接接觸、互利互惠。

黃植誠聽說裏麵有“通郵、通航、通商”的內容,非常感興趣。他很想找《告台灣同胞書》認真看看,但一直沒找到。他本以為台灣當局會接受某些條款的,誰料到他們除了謾罵還是謾罵,這讓黃植誠極為失望。

有一次,黃植誠從金門乘飛機回台北。飛機上有好幾個被抓來的大陸漁民。

漁民們在這種情況下,卻沒有一點害怕的意思,神情坦然,舉止大方。黃植誠悄悄望望他們,那一張張古銅色的臉上滿是自信和莊重,哪有台灣報紙上常說的“菜色”!

飛機上有些軍官同漁民們說話。

“聽說你們平常吃香蕉皮和草根?”

“這些東西連我們的豬都不吃。”

黃植誠問:“你們的衣服為什麼這樣破舊?”

“在海上作業當然穿舊的,回到家裏換新的。你們的漁民也是這樣。”漁民自信的神態,巧妙的回答,使黃植誠感到他們像“外交官”。

連漁民都這麼充滿自信,更不說別的人了。

黃植誠漸漸感到大陸的事實與台灣政府的宣傳大相徑庭。

黃植誠變得更加留意大陸上的情況。外國雜誌上有時刊登一些客觀的報道,他都認真閱讀。

如果有人撿了大陸的傳單,他也盡可能要來看。

他了解大陸的真實情況越來越多。黃植誠厭煩台灣當局

1981年5月7日,是國民黨軍隊中的政治教育日,即“莒光日”。

在台灣軍隊裏,最令大家頭痛的就是“莒光日”了。隻要踏進軍隊的門,每個星期都得坐一天冷板凳。教育內容枯燥乏味,總是“國父言論”、“領袖思想”、“為什麼要光複大陸”之類。年複一年,軍人們耳朵都磨出繭子了。所以有人稱“莒光日”為“瞌睡日”。

5月7日,這一天,聯隊邀請一位國民黨中將來作報告。此人曾參加過金門古寧頭大戰,聯隊要求飛行員們認真聽講。

這位將軍講了當年古寧頭大戰的情形,其實都是大家聽厭了的東西。休息後,他開始講自己對蔣介石“領袖言行”的理解。

後來,聯隊請將軍針對當前部隊中普遍存在的士氣問題多講幾句。

這位將軍說:“我們一定不能忘反攻大陸和統一中國的使命。統一中國靠什麼?靠老美行嗎?靠談判行嗎?不行!還得靠武力,靠60萬國軍!靠你們這些血氣方剛的青年!”

他停了一下,說:“你們這一代人多有福啊!我們當兵時吃的那些苦,你們想也想不到。我們是穿著粗布衣、穿著草鞋為你們打天下的。現在情形不同了,你們低頭看看,哪個不穿著錚亮的皮鞋!”

“你們都是軍人,可腦子裏有沒有不純正的東西呢?蔣總統經國先生對空軍期望最深,勉勵你們要‘打第一仗,立第一功’。你們要保持最旺盛的士氣。一舉一動要像打勝仗的樣子……”

“報告!”坐在第一排的佩戴少校軍銜的青年黃植誠舉著手。

“可以。”將軍點頭表示同意他說話。

黃植誠站起來說:“我是五聯隊飛行考核官黃植誠。您剛才的話中,有兩點我不同意。”

在座的人一陣騷動。在大庭廣眾之下打斷一個將軍的講話,已經是十分不恭,更何況他是對將軍的話提出相反意見!

督察室主任皺起眉頭。但是,也沒有規定不許提問呀。他清楚,在聯隊所有的飛行軍官中,隻有黃植誠一個人能做出這樣的舉動。黃植誠是個有思想,而且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人,他既已站了起來,再阻止他也是枉然。

這位將軍注意到了黃植誠,以為剛才的話觸怒了他?

將軍終於說:“請講。”

黃植誠說:“第一,關於中國統一,您的說法與政府不同。政府早就不提武力反攻大陸了,因為那是不現實的,隻講‘精神反攻’和‘文化反攻’,最近又講‘以三民主義進行統一’。”

將軍一驚。這話不錯,剛才自己由於心情激動,說走樣了。但他一時下不了台,說:“有些話,在軍中說說總可以嘛。”

“不現實的話最好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