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冠五那富有激情地講演,大大鼓舞了首鋼的幹部和工人,他們的信心和激情也被調動起來了,紛紛表示支持承包,保證盡力完成任務。

動員會後,周冠五把首鋼人的決心報告給了北京市政府。

張彭聽了彙報後,非常激動,他忙對說:“冠五,拜托了!非常感謝首鋼對北京市財政困難的諒解、支持。”

宣言之後便是行動。

1981年6月,在國務院和北京市政府的支持下,首鋼改變了國家和企業之間分成的辦法,在全國全民所有製企業中率先實行了承包製。首鋼開始全麵實施改革

1981年6月,首鋼召開了全公司職工代表大會。

在此次大會上,首鋼正式決定在公司內部實現經濟責任製,通過權、責、利結合,以充分調動廣大工人的積極性。

首鋼改革的具體做法是通過層層包幹,即第一步把公司對國家承擔的經濟責任,包括上繳利潤、分品種的產品調撥量以及節約能源等各項任務,加上生產技術經營管理各項工作的要求,包到廠礦和處室,作為他們的經濟責任。

然後,各個廠礦、處室把本單位所承擔的責任,加以分解充實,再層層包到各個車間、科室,最後,再具體落實到每一個職工。

為了做好首鋼的責任製承包工作,首鋼黨委還認真對責任製進行了總結。經過黨委的反複討論,最後,首鋼黨委提出了多項措施,以推動責任製的順利實行。

首先首鋼黨委要使包幹指標要先進合理。為此,首鋼管理部門對不同的廠礦逐個進行分析,確定了先進合理的包幹任務和指標,使包幹單位和個人經過艱苦努力才能實現和得到好處。

當時,首鋼的燒結礦燃料消耗、煉鐵焦比、煉鋼的鋼鐵料消耗和初軋成坯率、小型鋼材成材率5項指標,上一年在全國同行業中都是先進水平。

當年實行經濟責任製後,公司黨委又確定了更先進的包幹指標,以促使消耗進一步降低。

同時,首鋼單位還提出既要“包”,又要“保”,正確處理局部和全局的關係。為此,首鋼對所屬廠礦在“包”利潤、成本和職工定員的同時,還要求“保”產量、質量、品種、合同、安全、環境保護和協作等,並且層層落實,直至個人。

當時,首鋼煉鐵廠生產的民用鑄造生鐵,利潤小,搞不好會虧本。但是,考慮到許多行業都需要,為了保證其他行業的需要,首鋼黨委決定民用鑄造生鐵一噸也不少煉。

為了確保責任製的有效實行,首鋼黨委還提出要加強企業整頓和實行嚴格的考核。

為此,首鋼決定注意克服好人主義傾向,按“包”和“保”的責任要求,對各廠礦直至個人逐項進行嚴格考核,領導幹部和工人一視同仁,分清是非功過,獎罰分明。

責任製的實行,分配政策是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針對責任製下負責的分配問題,首鋼明確規定,必須在保證國家增收的前提下,企業才能多留,個人才能多得。

同時,職工的獎金總額必須牢牢控製在國家規定的範圍之內。

獎金也不是“鐵獎金”,必須浮動,在有漲有落中擺脫平均主義。在首鋼的這些浮動獎金政策的支持下,首鋼獎金發放發生了很大變化,當時僅在首鋼煉鐵廠,高的月份平均每人得獎金16元,低的月份隻有6元。

在承包製改革中,首鋼還特別注重加強民主管理和專業監督。

在首鋼改革的4個月裏,首鋼就已開過兩次職工代表大會,討論經營管理的大事。職工代表大會的召開,特別是廣大職工有了發言權,這些都大大調動了廣大職工的積極性。

首鋼開展的專業監督更是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當時,首鋼加強了財務、物資、技術、統計等各項專業監督,並對個別單位、個別人損人利己、弄虛作假、搞歪門邪道的行為,及時嚴肅處理,做到了活而不亂,這樣一來,就確保經濟責任製健康發展。

麵對實行責任製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首鋼黨委還注重大力加強思想政治工作。

實行責任製後,首鋼各級黨組織圍繞著擺正國家、企業、個人三者利益的關係,發揚艱苦奮鬥精神,加強協作等方麵的問題,做了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從而使經濟責任製順利實行。

經過首鋼黨委的努力,承包責任製在首鋼得到了順利的實施。首鋼責任製初見成效

1981年,首鋼的改革給首鋼的麵貌,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這種承包製的實行,極大鼓舞了首鋼人的勞動積極性,當時,全首鋼的每一個人、每一條戰線都在圍繞著“3.12億元”這個目標而奮力拚搏。

在責任製的鼓舞下,首鋼上下奮力拚搏的工人有很多,閻廣忠就是這其中之一。

當時,閻廣忠是首鋼初軋廠的一名普通推床工。首鋼改革之後,實行了承包製,將責、權、利有機地統一起來,改變了過去無人負責的狀況,這使使閻廣忠感到自己真正成為企業的主人。

特別是首鋼公司領導體製的改革、進一步明確規定了,職工在企業中行使管理企業的權力,進一步保證了職工當家做主,這使閻廣忠的思想發生了很大變化。

此時,閻廣忠就想,在企業裏職工怎樣才算當家做主呢?一個崗位工人,要當家做主,行使民主權力,就應居主人之位,思主人之事,負主人之責,要為企業的大事盡心竭力。

想到此,閻廣忠就結合自己的實踐,進一步認識到:職工在企業裏當家做主,一個重要的方麵就是要針對生產管理過程中的薄弱環節,積極主動地觀察、分析、思考問題,並及時把自己經過調查研究考慮成熟的意見和建議,毫不保留地向領導提出來。

認識到這一點後,閻廣忠在以後的工作中,認真觀察、分析,確實為單位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這些意見中,有很多條被單位采納,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當時,閻廣忠的工作是需要兩個人互相配合的,一人負責操縱軋機,一人負責操縱推床。

在平時的操作中,常常會出現兩人之間互相配合不協調的情況:一個不敢咬,一個急著夾,唱不出一個調子。

這種情況的出現,不僅影響軋製速度,影響產量,而且容易出廢品,這對兩人的精神壓力部很大。

於是,閻廣忠就根據他們班的具體情況,細細琢磨解決問題的辦法。

很快,閻廣忠發現兩人配合不好,主要是相互之間對對方的操作特點不熟悉。

在當時,初軋廠采用的是“混合編對”,即一名操作工今天跟你配對,明天跟他配對,變化太快。

於是,閻廣忠就想:如果能把一對操作工固定下來,就能很快配合默契,對提高產量大有好處。想到此後,閻廣忠非常興奮,他就把自己的想法向車間提了出來。

車間幹部聽後,十分讚賞,稱這是“最佳配方”,並立即在閻廣忠所在的班進行試點。

有了這種方法後,在以後的幾個月中,閻廣忠所在的班在三大班中,連續數月奪得月產鋼坯第一名。

接著,閻廣忠的這個建議被三大班采納,頓時,三大班整個車間的產量都獲得了提高。

在多提建議的同時,閻廣忠還認識到,企業主人的責任和權利,不僅體現在積極思考、獻計獻策上,而且還要體現在對自己正確觀點的堅持上。

當時,初軋廠軋鋼時,鋼錠是從操作台下經過的,操作工看不見鋼錠的位置,如果增加一塊鏡子等於操作工多了一隻眼睛,可以杜絕撞推床、橫鋼事故,對提高產量很有意義。

實施這條建議並不費事,隻要在台下安裝一塊一米見方的鏡子就行了。可是,建議提出後,領導卻沒有采納。

此時,閻廣忠就想:我是個崗位操作工,對實際情況最了解,最有建議權,這項建議既然沒有引起領導重視,我就更有責任讓領導重視。

於是,閻廣忠就再次遞交了合理化建議書,但還是沒有被采納。

麵對多次被拒絕,閻廣忠並沒有灰心,他把看到的和本人發生的事故記錄下來,並且根據自己收集的數據算賬,看增加反光鏡後,軋製一塊鋼可以節約多少時間,可以減少多少事故停機時間。進而再算到一小時、一個班可以增加多少產量,一年可以增加多少效益。

有了詳細的資料和數據後,閻廣忠就把自己的建議直接反映給廠長,這次廠長終於被說服了。於是,建議也被采納了。

以後多年的實踐證明,閻廣忠的這條建議是非常有效的,雖說增加反光鏡後,軋製每根鋼平均才快0點幾秒,但一小時最少可多產一根鋼,一年就可多軋3000多噸。

作為一名普通的操作工,連技術員、工程師的級別都夠不上,然而,閻廣忠並不以“小人物”來看待自己,在責任製下,自己也首鋼的主人。看到自己的建議被采納後,閻廣忠找方法,提建議的勁頭更足了。

當時,初軋廠在操作中,經常出現軋翻、軋扭情況。於是,閻廣忠就下決心排除這個危及生產的現象。

說幹就幹,閻廣忠先從鋼錠溫度上找原因,但是,在鋼溫正常情況下,還是翻扭。

接著,閻廣忠就同班裏同誌又在壓下量、輥縫、對角線、軸向竄動、附屬設備狀況、孔型磨損及操作方法等方麵找原因。

經過閻廣忠等人一次次地仔細分析,這些原因也被一個個否定了。

難題不好解,可閻廣忠又不甘失敗,強烈的主人翁責任感促使他幹下去。

在上麵幾個方麵沒找到原因的情況下,閻廣忠逐漸把注意力集中到軋輥上,每換一套輥,閻廣忠就仔細觀察。

經過兩個多月的觀察,結症點終於被閻廣忠找到了,原來有的輥一二孔是單側壁,有的是雙側壁,雙側壁由於展寬大,給三、四孔的料就不規矩,造成翻扭。

於是,閻廣忠就果斷提出了取消二孔雙側壁的建議。經過實踐論證,這個建議被領導采納了。

取消二孔雙側壁後,翻扭這一現象消除了,從而為單位減少廢品,多軋鋼創造了條件。

實踐使翻扭嚐到了甜頭,在以後的工作中,隻要建議是正確的,就能被采納,這更加激發了閻廣忠發現新創意、新想法的積極性。

不斷的成功使閻廣忠深深感到,在首鋼,職工管理企業、做企業的主人,已不是一句空話,而是有實實在在的內容,它激勵著首鋼的每一名職工,積極發揮主人翁的智慧和創造力,為首鋼的改革與發展不斷做出更新的貢獻。

在以後的多年中,閻廣忠還提出了許多有重大價值的建議,這些建議對首鋼產生了重要影響。

與此同時,首鋼改革不僅激發了工人的勞動積極性,它還使首鋼職工工作期間違規問題得到解決。

1981年9月14日,首鋼動力廠供風車間的兩名工人違反規定,離開了機房,造成軸瓦溫度過高,險些釀成重大機毀事故。

事故發生後,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一起未遂事故,而且其中一名還是單位的黨小組長,平時一貫表現良好,於是都去給這兩個工人說情。但是,廠領導從整個廠的經濟責任出發,果斷決定取消了這兩個人的全部獎金,管理這兩個人的車間主任、班長的獎金也作了部分扣除。

這一處罰決定的做出,在首鋼產生了很大影響,一時間,關注質量,關注紀律,安全生產成了每個一線工人的座右銘。

首鋼改革給首鋼帶來的變化是巨大的,一時間上至幹部領導,下至普通個人,從一線生產部門,到後勤服務單位,每一個首鋼人的精神麵貌、工作狀態都發生了巨大變化。

與此同時,各級各地媒體、工業戰線的宣傳部門都爭相報道首鋼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