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我與《道德經》的機緣(2 / 2)

大學畢業我就在北方一所石油大學教書,周末總是要到不遠的城市和女朋友見麵,在火車站等著無聊,買了本邵偉華寫的《易經與預測學》,一看就迷上了,對《易經》的學習和研討了走向深入。多年一直在琢磨一個問題,“中國的古人真的比現代人聰明嗎?他們為什麼可以寫經?古人的著述可以成為經典世代相傳,而今人的著述卻隻能是在局部上探討宇宙規律,具有相對的時空局限。”現在我終於想明白這個問題了,原本古人占有的信息量不如現代人,現代人在電腦上一個點擊就可以獲得想要的信息,應該是古人占有信息的無數倍。可為什麼古人可以寫出規律性的文獻呢?原來古人更貼近自然,更能清晰感知自然規律,他們使用了和現代人不同的認識宇宙自然的方法,那就是直覺,或右腦的感知。中國古代的聖賢把他們對本源規律存在的感知用最簡單的一陰一陽兩個符號畫了出來,今天動物界野生動物依然具備這種感知規律的功能,地震之前牛馬嘶鳴、老鼠搬家、魚蝦跳越都是實證。

老子《道德經》給我帶來了歡喜和新的生命,我願意把喜悅與眾人分享。那麼又如何把這種感悟傳遞給別人呢?現代人需要《道德經》嗎?又怎樣把玄妙的道應用到現代人的生活裏呢?究竟《道德經》能給個人、家庭、企業、組織、國家、地球帶來什麼益處呢?諸多的問題一步步地解開,探本清源,必由本始,既然老子講的是宇宙大道、天道、地道和人道,就能解決人類個體、組織和地球上人類目前所麵臨的問題。我多年的研修最終成就圓滿,結晶出一個簡單、易行、高效的方法:回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