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股份製改造的企業共15戶,改製後的股本總額為1664萬元。對部分資不抵債、發展無望的企業,實施政策性破產。對部分縣市供水、供熱及加工企業,實施了租賃、嫁接等改製形式。
在2006年,甘肅省永昌縣糧食係統加快改革步伐,大力推進資產重組和體製機製創新,使國有糧食企業躍出低穀,實現了企業增效、財政增稅、職工增收的預期目標。
永昌縣糧食局以產權製度改革為核心,因企施策,完成了4家工業和經營性企業的改製改革任務。推進購銷企業戰略性重組,以優勢企業、優勢資源為依托,整合資源,將原來13家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整合重組為4家國有控股的糧食公司。
縣上采取財政補助一塊、資產變現一塊、企業積累一塊的辦法,累計籌措改革資金520萬元,使糧食企業職工得到了妥善安置。
同時,抓住時機,積極解決糧食企業長期懸而未決的“老糧”、“老賬”問題,為國有糧食企業輕裝上陣,參與競爭提供了有利條件。
此外,全麵推行企業勞動用工和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建立起了與現代企業製度相適應的用人機製和工資分配製度。
永昌天壽麵業公司、永昌植物油公司兩家企業,完成改製改革後,著力打造“昌雪”麵粉、“天泉”食用油兩個優質糧油品牌,在省內外市場形成了較強的競爭力,年產值占全縣糧辦工業經濟總量的70%以上。
甘肅省大部分國企在通過重組後,都走上了經濟快速發展的軌道。
改製使老企業煥發生機
實行整體轉製改革,調整經營結構,深化內部機製改革,創新運營模式,能夠使老企業煥發出勃勃生機。
河北省新華書店集團成立於1996年,由省、市、縣三級新華書店共158家成員單位組成。按照中央大力推進文化體製改革的有關精神,2005年10月,河北省新華書店集團正式由事業單位轉為企業,成為一家國有獨資的大型文化企業集團。
河北省新華書店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張軍良說:
剛開始轉製的時候,職工們的疑慮比較多。我們堅持以人為本,一切按程序辦,嚴把清產核資、資產界定、財務審計等關口,防止私分資產、暗箱操作等不規範做法。在轉製文件起草階段,重要政策文件均經職工代表大會審議表決通過。
對職工選擇提前退休、提前離崗、自謀職業等堅持自願原則,單位不做強製性規定,同時明確轉製主要是變更勞動合同,而不是解除勞動關係。
由事業單位轉變為企業後,河北省各級新華書店員工總數,由7002名減少到5427名,並全部實現了身份置換,與企業建立了新型勞動關係,使河北省新華書店集團公司完成了從依附於政府搞經營,到完全自主經營的轉軌。
河北省新華書店集團公司副總經理田建輝說,集團明確提出在“十一五”期間,要將多元化經營業務發展成為集團公司重要的銷售和利潤支撐點,要依托新華書店數十年來形成的品牌優勢、網絡優勢、場地優勢、資金優勢,以及正在建設中的信息物流係統,通過連鎖經營的方式,逐步向全省鋪開。
在2007年4月,集團公司對經營機構設置進行了改革,除教材公司外,其他公司完全按市場化經營模式運作,新組建了跨行業經營的物流公司、物業公司和通訊公司。
隸屬於河北省新華書店集團公司的彙文大酒店,是一家四星級旅遊涉外酒店,2006年營業收入達1900萬元,利潤達270萬元,成為新華書店集團公司重要利潤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