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最後,她射出的子彈共擊中187環。

第三項是跪射。此時,雖然吳小旋已經領先,但是不到最後時刻不算成功,稍一疏忽就會被別人超過,勝負常常在一環之間。

她堅持著,直到射出最後一粒子彈。不一會兒,裁判報靶了,又是一個197環。

在這項比賽中,吳小旋終於以581環的總成績奪得了金牌!她緩緩走到教練李素芳麵前,她們擁抱在一起,欣喜的淚水流在了一起。

到了發獎的時候,吳小旋整理一下印有“中國”兩個大字的運動服,登上了領獎台。

當金牌掛在她的胸前、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同時,《義勇軍進行曲》響起來了!

雄壯的樂曲像一股奔騰不息的海潮,伴隨著吳小旋的心跳,在她的血管、在飄蕩的紅旗上,在洛杉磯上空奔湧澎拜……

欒菊傑劍壇拚得金牌

洛杉磯時間1984年8月,洛杉磯的長灘會議中心大劇院裏燈火輝煌,觀眾席上座滿了人,記者們的攝影機、錄相機也都紛紛對準了擊劍台。

第一輪比賽欒菊傑一路順風,以勝十五場負一場的戰績,名列榜首,進入半決賽。

半決賽中,欒菊傑出師不利,痛失一場。如果再輸一場,她將會被淘汰。

這時,欒菊傑在領導的開導下,想起她出征前給家鄉人民的信:

……我體會到,在戰鬥意誌上,“咬”的精神還不夠,也許別人沒有意識到,被我的敢打敢拚精神給掩蓋了。然而我自己卻比較清楚地意識到這一點。

譬如在意大利的比賽中,預賽時我獲全勝,可是到了半決賽,關鍵的兩場都以7:8一劍之差敗北,從而失去了奪冠的機會,這兩場的失利,正是缺乏一種“咬”的精神……

在接下來的一場比賽中,她下定決心,一定要咬住!她擦幹淚水,準備以“破釜沉舟”的氣概,挺劍拚殺。

首先,她先以5比8把西庫來梯擠出8強之外。

接著,她與羅馬尼亞高手丹妮交鋒,在7比7的關鍵時刻,她緊緊“咬”住,大膽進攻,又以一劍的優勢,拚掉丹妮,闖進了前8名。

洛杉磯時間1984年8月3日晚上,洛杉磯長灘擊劍比賽進入決賽圈。

進行決賽的8個人中有3個法國人,兩個聯邦德國人,一個意大利人,一個羅馬尼亞人,還有一個黑頭發的中國人欒菊傑!

欒菊傑又一次處在7名歐洲的第一流名將夾擊之下。

她首戰世界錦標賽亞軍、聯邦德國選手畢肖夫,以5比8淘汰了對手。

接著,她又同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冠軍、羅馬尼亞選手烏茲甘努交戰,以5分鍾速戰速決直落八劍戰勝了烏茲甘努。

現在,欒菊傑同哈尼斯爭奪冠軍,這是一場在奧運會上的冠亞軍生死決戰!

欒菊傑一身潔白,持劍攜盔,沉著冷靜地登上劍台。她按照擊劍的古老傳統行禮,隻見她先持劍向左下方揮動,再把劍向上舉起。

這次,她用一根彩色頭帶把頭發幹脆紮住,然後把頭盔狠狠地壓下去,擺開架勢,準備進行入到戰鬥中。

這是一場劍光閃閃、殺聲陣陣、短兵相接地凶狠拚殺。從當地時間10時5分開始,染菊傑和哈尼斯展開一場真正的較量。

雙方虛晃銀劍,窺測試探。哈尼斯深謀老算,突然發起衝刺,首開紀錄。欒菊傑也不示弱,穩住陣腳,連連出擊得分。

比分交替上升,3分鍾後,雙方處於相持局麵。欒菊傑想:無論如何不能鬆懈!無論如何都要咬住!

在越打越凶,越打越猛的時刻,哈尼斯在拿了三劍之後再也不“長分”了!欒菊傑則越打越活,進退自如,攻守得意。一刺,又是一刺;紅燈,又是一個紅燈。

比分打到3比7時,哈尼斯向欒菊傑發起了最後的衝刺,小欒靈巧地一閃,躲過劍鋒,一個大弓步擊打進攻,哈尼斯的肋部被擊中了!紅燈亮了!比分為3比8!

欒菊傑勝利了!中國人拿到了第八塊奧運大賽金牌!

在哈尼斯被擊中、指示燈亮起的瞬間,她情不自禁地高舉起雙手作了一次騰飛跳躍,熱淚盈盈地奔向文國剛教練和隊友……

隨後,五星紅旗在雄壯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聲中冉冉升起。

擊劍,被稱之為“西方藝術”,歐洲人引以為豪。此刻,在它的頂峰上,卻站著一位眉清目秀的中國姑娘——欒菊傑。她,打破了歐洲人在這個項目中壟斷稱霸88年的曆史。

她仰望著紅旗,心情卻是平靜的,苦苦追求多年的時刻,夢寐以求的勝利,終於到來了!

歐洲驚呆了,世界驚訝了,許多人覺得不可思議,覺得這是一個“奇跡”。

各方報紙競相報導。有一家報紙報道說:

欒菊傑得勝後掀開麵罩,露出神采飛揚滿臉堆笑的臉,十一年來習藝艱苦,一時間全拋於腦後,名實雙歸地成為第一位在奧運會上奪魁的亞洲人。

……

記者的采訪,華僑的宴請,她從小有名氣成了世界揚名的新聞人物。

在向首都各界群眾彙報第二十三屆奧運會盛況的大會上,欒菊傑說:

成績歸功於偉大祖國,歸功於人民……我奪得金牌,是零的突破,還要從零開始。

這是多麼感人的情懷與堅強的信念!它給失敗者以啟迪,給勝利者以激勵……

馬燕紅勇奪高低杠第一

洛杉磯時間1984年8月3日下午,第二十三屆奧運會女子體操全能決賽,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波利體育館拉開了戰幕。

然而就在此前,練習場上卻看不到高低杠選手馬燕紅的身影。原來,她的慢性闌尾炎又犯了,劇烈的疼痛迫使她躺到了病床上。

根據比賽規則,如果不能參加全能比賽,單項決賽就等於棄權。對此,教練和周圍的人都心急如焚。

馬燕紅更是心急如焚,她想:“今天拚了,再痛也要參加比賽。”

她要求醫生為她注射了止痛針,然後,她團著身子躺在床上。直到比賽前半個小時,她的腹疼才有所減輕,但隨之而來的卻是頭暈目眩和四肢無力。

堅強的馬燕紅還是頑強地爬了起來,讓隊友們攙扶著來到賽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