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訂頒布實施新的教育法

2006年6月2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的新《義務教育法》,將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納入了法製的軌道,將素質教育上升為法律的規定。

新《義務教育法》在免費教育上又邁出了一大步;在“以縣為主”管理體製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了省級政府的統籌和責任,實踐著從“人民教育人民辦”到“義務教育政府辦”的轉變;建立起義務教育比較完善的經費保障機製;強調了對非戶籍所在地,特別是流動人口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問題;規範了義務教育的辦學行為以及建立了義務教育新的教師職務製度;增強了《義務教育法》執法的可操作性。

在《義務教育法》通過後不久,教育部發布了國務委員陳至立在學習貫徹實施新《義務教育法》座談會上的講話。

陳至立說:

修訂後的《義務教育法》進一步明確了義務教育的性質和培養目標,規定了義務教育是公益性事業,將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製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明確義務教育不收學費、雜費。明確了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等主體的職責和義務,規定了相應的法律規範,為我國在新的起點上更好地實施義務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法製保障。

全國人大委員長吳邦國要求,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修改後的《義務教育法》的實施工作,將法律規定落到實處。

安徽省教育廳召開學習、宣傳和實施新《義務教育法》新聞發布會。省委教育工委書記、省教育廳廳長程藝在新聞發布會上,向參會新聞媒體介紹從1986年義務教育法頒布、實施到這次修訂以來,安徽省義務教育事業取得的曆史性成就,並闡述了新義務教育法修訂的時代背景和意義。

為幫助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領導幹部、工作人員以及義務教育學校校長完整、準確地理解新義務教育法的主要內容,安徽省教育廳還舉行了省暨合肥市學習宣傳實施義務教育法培訓班。

培訓邀請了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教育室、教育部政法司和省教育廳領導,全麵講授新義務教育法的立法背景、宗旨和理念及其在製度、體製上的重大突破,解讀具體條款的內在含義與理解要點,以及實施新義務教育法的有關要求和措施。

安徽省教育廳針對新《義務教育法》的學習宣傳和實施,製定了詳細的學習宣傳和實施方案。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教育廳廳長吐爾遜·伊不拉音,在介紹《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實施〈義務教育法〉辦法(修訂草案)》時說:

修訂草案堅持義務教育公益性和公平性原則,結合自治區實際,從立法角度對教育均衡發展,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收費限製,雙語教學等重要內容作了詳細規定。修訂草案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優化教育資源配置,促進學校均衡發展,縮小學校之間辦學條件的差距,不得將學校分為重點和非重點學校。學校不得在校內分設重點班、非重點班,或者舉辦各種名義的實驗班、特長班。

當時,新修訂的《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辦法》增添了教育均衡發展、經費納入財政保障、特殊群體教育權受保障等方麵的內容,破解現階段義務教育發展難題,讓所有適齡兒童、少年能上得起學、上得好學,享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全免城鄉義務教育學雜費

2008年3月5日,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在這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作政府工作報告,他說,要堅持優先發展教育。

溫家寶指出:

要讓孩子們上好學,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質。溫家寶說,一是在全國城鄉普遍實行免費義務教育。繼續增加農村義務教育公用經費,提高保障水平。適當提高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費補助標準。認真落實保障經濟困難家庭、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措施。在試點基礎上,從今年秋季起全麵免除城市義務教育學雜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