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二、贏得世錦賽

●1982年9月1日,中國女排代表團乘上飛機,踏上前往秘魯參加第九屆世界女子排球錦標賽的征程。

●1982年9月,來自五大洲的24支強隊,分成6個組,在秘魯幾座城市裏同時拉開了第九屆世界女子排球錦標賽的戰幕。

●國際排聯裁判委員會主席對這場球用了一句話進行評論:今天的比賽用不著多加評論,中國隊打得好,拿世界冠軍是理所當然的!

● 贏得世錦賽

思想和技術上備戰世錦賽

1982年7月,沈陽酷熱異常,女排隊員們正在這裏進行著一次普通的扣球訓練。

一個新隊員接連扣了幾個漂亮的重球,博得場外觀看的人一片喝彩。

但袁偉民往網前一站,說聲:“重來!”這位當年中國男排的主二傳,把球傳出“花”來,一會近網,一會遠網,一會低,一會高,一會又傳出個“倒三角”,出的盡是難題。

這位新隊員一次又一次助跑、躍起、揮臂,汗珠隨著她的動作甩到對麵攔網的同伴臉上。球,一個又一個被她擊得“嘭”、“嘭”響。

正當她再一次衝向網前的時候,袁偉民指導卻忽然收住了球,說道:“停,今天就練到這裏。”

這時,剛才還龍騰虎躍的姑娘,一下子便癱坐在地板上。

沈陽集訓的一個重要課題是練整體配合,因為新老隊員之間需要默契。默契,產生於高度的熟練之中。她們的對手,是人高馬大的美國隊,從實戰出發,袁偉民請來了男將,作為對練的“假想敵”。

當兩名男將陳忠和、秦毅斌上場,袁偉民便關照他們:“要真打。”

此時,女排姑娘們麵對的是4女兩男的對手,但還是被她們打敗了。

袁偉民再調上去一名男將江申生,變成3女3男,攔網和扣球都占了優勢。但那邊的主力陣容裏,郎平的超手扣球,張蓉芳的變線巧打,連男選手的攔網也能通得過了。

袁偉民又增加了難度,打電話搬來了江蘇男排的高個子主攻手李連邦。

有一天傍晚,食堂裏的大師傅燒好了美味可口的飯菜,可是卻久久不見姑娘們的身影。

他們派人去喊,球場上找不見她們,原來都在宿舍裏,全隊人馬集中在一間大房間裏,有的俯身在床頭櫃上,有的抱一床折疊整齊的被子當桌子,有的坐在沙發上,膝頭墊一本書,沒有人說話,一個個都專注地在寫著什麼。

這是一場別開生麵的考試,問題全都圍繞著即將進行的世界錦標賽,涉及思想準備、技戰術措施、各強隊的基本情況等一係列題目。

考試是不準翻筆記,不準交頭接耳,因為這些問題必須牢記於心。答這份卷子,足足用了3個多小時。

考試成績令人滿意,全部在八九十分以上。為參加未來的大賽,從思想和技術上做了充分的準備。

女排前往秘魯出征世錦賽

1982年9月1日,中國女排代表團乘上飛機,踏上前往秘魯參加第九屆世界女子排球錦標賽的征程。

飛機載著中國女排的姑娘們飛向藍天,她們從一碧如洗的晴空裏,俯瞰著祖國的大地。

她們用了整整17個小時,飛到了紐約。然後,中國女排在這裏停留3天後,轉機去秘魯,

中國女排代表團一住進我國駐紐約總領事館的招待所,袁偉民馬上宣布:

明天上下午都進行訓練。

紐約與北京的時差是12小時。頭一天晚上,大多數隊員隻睡了兩三個小時,清晨起來,仿佛生活在另外一個世界裏。

訓練場地租到了,小得可憐,隻有一個籃球場大小。在這個小小的場地上,隊員們在袁偉民、鄧若曾的指揮下快速的向前跑,向後退,滾翻,撲救,不少人在向球衝去的同時,大聲呼喊著:“我來!”“嗨!”自己鼓自己的勁。

盡管這個體育館又矮又窄,施展不開,但是大家練得都非常賣力,不到半小時,一個個便都汗流浹背了。

其實,早在出國前,姑娘們剛剛結束了在沈陽的夏訓,在訓練中,就不知吃了多少苦,掉了多少肉。

隨後,中國女排姑娘從紐約又飛到秘魯首都利馬。這一天,無聲小雨滋潤著這座幾乎終年無雨的城市。

一位秘魯朋友一見麵就欣喜地說;“細雨迎春,這是吉祥之兆。”

地處南美洲的秘魯,節氣和我國不同,當時正值冬末春初。

在這座幹旱的城市裏,雨是很珍貴的,他們打趣地說:“雨,是東方的龍帶來的。”

利馬市民對中國女排熱情友好。每次她們從下榻的利維拉飯店前往阿莫烏塔體育館練球,都有兩名英姿颯爽的女警察一路護衛,她們穿一身筆挺的黑色製服,頭戴白色的小鋼盔,足登高筒皮靴,一把小手槍斜掛在武裝帶上。

中國女排將在這座無雨城市,迎接奪取世界冠軍征途上的第二個春天。

中美女排勁旅展開角逐

1982年9月,來自五大洲的24支強隊,分成6個組,在秘魯幾座城市裏同時拉開了第九屆世界女子排球錦標賽的戰幕。

世界排球錦標賽,是國際排壇上規模最大、參加隊數最多的高水平比賽。

海邊小城奇克拉約的上空,飄揚著中國、美國、意大利、波多黎4個國家的國旗。在“旅遊者”旅館裏下榻的,是一批膚色各異,身材修美的排球女將。這裏是第六組的賽場。中國和美國兩強各自以3比0輕取意大利和波多黎各隊。

9月15日晚,中國和美國狹路相逢,兩支世界排球勁旅的角逐開始了。

當地的新聞傳播媒介,報紙預測,中、美女排之戰,將是十分精彩的,報道說:

因為雙方都擁有世界級的炮手,她們是中國隊的郎平、張蓉芳,美國隊的海曼和克羅克特。中國隊有非常出色的二傳手孫晉芳,美國隊則有成熟的格林。第一流的進攻手與進攻手,第一流的二傳手與二傳手,將在奇克拉約一爭高低。

戰幕拉開,美國隊的表現令人刮目相看。海曼、克羅克特“兩門大炮輪番轟炸”,給中國隊員心理上造成強大的壓力。在美國隊刁鑽的發球鉗製下,一傳到位率大為降低,快攻特長沒有發揮應有的威力,影響了自己的情緒。這種呆板的氣氛,連續3局都未能扭轉過來。

牆上的電子記分牌無情地顯示著3局的比分;6比15,9比15,11比15。最終,美國女排以驚人的戰果,直落3局取勝中國隊。

獲勝後的美國姑娘,為打敗中國這樣的強勁對手興奮得不能自己。中國姑娘則為失利而感到震驚。

中國隊將背著這個0比3的沉重包袱進入複賽,姑娘們的心像忽然墮入冰窖裏。女排姑娘們的眼眶裏,都含著痛苦的淚水……

袁偉民的臉色,也出現了少有的嚴峻。比賽的過程中,他多次試圖讓隊員們擺脫拘謹,放開來打,但是並沒有成功。

局勢,真的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袁偉民馬上鎮靜下來,他示意大家圍攏過來……

每逢重大的比賽,這位嚴師說話的聲音都會變得溫和起來,思想工作非常及時、細膩。

此刻,隊員們麵臨著挫折的考驗,袁偉民理解她們的心情。他沒有埋怨,沒有責備,平心靜氣地說:“大家把頭抬起來,有眼淚往肚子裏咽,不能哭。哭,不是我們中國人的形象。我們要贏得起,也要輸得起,在哪裏跌倒在哪裏爬起來。要像前兩場打贏球那樣,去禮貌地向觀眾致意,熱情地向華僑招手,我們要笑著走出球場!”

姑娘們聽從了教練的話,竭力控製住了自己起伏的情感,依然微笑著向觀眾鞠躬致意,盡管淚水在眼眶裏打轉,卻硬是沒讓它掉下來。

袁偉民經過中央電視台的轉播座席前時,略帶歉意地對體育評論員張之、宋世雄說:“對不起。今天我們沒有打好……”

對於這個爆炸性的新聞,對於連特地趕來觀戰的日本、古巴、蘇聯、秘魯等國的教練,也感到意外。他們說:“美國隊發揮了120%的水平,而中國隊隻發揮了不到80%。”

賽後,塞林格高興地對記者說:“中國隊沒有估計到海曼今天打得這麼好,我也沒有估計到!”

美國隊為了這場球,是做了充分準備的。中國女排訪美期間的每場比賽,她們都從場地的4個不同的角度作了錄像,抱著打敗世界冠軍的強烈願望,準備到秘魯向中國隊挑戰。

在晚上交鋒之前,中國女排姑娘們就發現毗鄰而居的美國姑娘在她們住的房間外麵掛上了標語,上麵寫著:

美國隊通往冠軍的勝利之路。

而此時,輸了球的中國姑娘聚集在教練的房間裏,嚴峻的形勢在每個人的心裏敲起警鍾。處在世界冠軍的位置上,能沒有包袱嗎?孫晉芳說:“我們一心想打好這場球,但思想太緊張,反而打不好。”隊員們普遍存在著想贏怕輸的心理。

女排隊員認真總結自己的失誤,歸納起來主要是三方麵:

一、對美國隊的水平估計不足,對可能出現的困難準備不夠;

二、沒有放下世界冠軍的包袱,不是立足於拚別人,而是讓別人來拚我們,處於被動狀態;

三、丟了自己快速多變的技術特長,攔、防基本失靈。

教練袁偉民不希望自己的隊員過分樂觀,也不希望摔了一跤就過分悲觀。他說:“這場球輸掉,我們認了。但絕不能把自己的信心打下去,不要因為輸了一場球就見人矮三分。中國隊還是中國隊,美國隊還是美國隊,古巴隊還是古巴隊,蘇聯隊還是蘇聯隊。我們還有希望,要振奮精神,從頭開始,一分一分地爭,一局一局地拿,豁出去,拚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