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楊紀珂在發言中表示堅決擁護和積極推動共產黨和國民黨通過和談再次合作,實現“一國兩製”統一祖國的構想。江澤民總書記講話中明確地表示中國共產黨願意與國民黨通過對等的商談,以“一國兩製”方式和平統一祖國,致公黨堅決支持,並願意與台灣各黨派、團體及各界人士進行接觸,促成共產黨和國民黨之間的再次合作。

阿沛·阿旺晉美在發言中表示完全擁護江澤民總書記的講話。他說,堅持“一國兩製”和平統一祖國的方針,是我們各族人民共同利益之所在,也是從實際出發的最好選擇。我們要堅決維護祖國的統一,反對任何形式的分裂,要共同為祖國統一、民族振興做出新的貢獻。

與會人士一致認為,江澤民總書記的講話合情、合理,是有誠意的。擴大海峽兩岸的雙向交流是兩岸人民的共同願望,希望台灣方麵能夠采取更加積極的行動,促進海峽兩岸實現“三通”。求大同,存小異,促成兩黨和談,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各團體討論江澤民對台講話

1990年6月15日,為期5天的全國統戰工作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閉幕。

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書記處書記丁關根在會上講話。丁關根指出:

在黨中央的重視下,在與會全體同誌的共同努力下,會議達到了預期目的。總結了經驗,提高了認識,統一了思想,明確了任務,是一次團結、鼓勁、振奮精神的會議。現在最關鍵的是要認真學習江澤民同誌在會上的兩次講話,貫徹落實會議的精神,紮紮實實地做好統戰工作。

丁關根要求各級黨委認真學習貫徹江澤民同誌的重要講話,充分認識統戰工作的長期性、必要性和重要性,加強對統戰工作的領導,配備好各級統戰幹部,切實加強統戰幹部隊伍的建設。

在這次會議期間,與會代表們就江澤民的講話和如何加強新時期的統戰工作進行了熱烈的討論。他們認為,江澤民的重要講話把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本原理同中國統一戰線的曆史和現實情況相結合,深刻總結了統戰工作的經驗,從戰略高度闡明了當時統戰工作的方針、任務,這是黨中央關於統一戰線繼往開來的綱領性文件,是做好統戰工作的強大思想武器。

大家表示,一定要努力貫徹會議的精神,使統戰工作有新的進展。

江澤民的講話對兩岸關係產生了積極影響。6月15日前後,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台灣同學會、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和黃埔同學會分別舉行座談會,就江澤民對台灣問題的解決所作的重要講話進行討論。

在會上,與會者認為,江澤民提出的共產黨和國民黨本著“一個中國”的原則對等商談祖國統一問題,在正式談判前盡快實現海峽兩岸“三通”的主張,是合乎情理、實事求是的,希望李登輝先生和台灣方麵認真考慮,積極回應。

全國台聯會會長林麗韞說:

目前,海峽兩岸之間的關係出現了令人高興的一麵,兩岸人民往來越來越頻繁,各方麵交流不斷發展,這是符合兩岸人民共同願望的,是不可逆轉的潮流。江澤民總書記認為李登輝先生前些時候的講話比台灣方麵一貫堅持的“三不”有進步,並對此表示了讚賞,希望李登輝先生審時度勢,從現實出發,為兩岸人民的幸福繁榮、安居樂業,擔負起曆史的重任,為祖國的統一有所作為。

林麗韞說:

江澤民總書記的講話中,強調中國政府一貫重視海峽兩岸其他黨派團體和各界人士在實現祖國統一大業中的作用,在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兩黨對等商談過程中也可以吸收他們中有代表性的人士參加,這是具有現實意義的。

全國台聯顧問張春男表示,江澤民總書記的講話,對李登輝先生講話中積極的一麵給予肯定。談比不談好,談就是進步。隻要雙方坐下來真正本著“一個中國”的原則商談祖國統一,一切問題都可以提出來討論、商量。

全國台聯副會長、台籍老兵返鄉探親協進會會長徐兆麟說:

江澤民總書記重申祖國統一的方針政策,是從海峽兩岸的現實狀況出發,充分照顧了兩岸各方麵的利益,是合情合理的。中共提出“和平統一、一國兩製”的方針政策,保持香港、澳門和台灣現有的政治經濟製度,大陸實行社會主義製度,這比台灣當局客觀現實得多。海峽兩岸經貿、文化、學術、體育等方麵的交流不斷發展,這對兩岸雙方都有好處,這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希望李登輝先生采取積極的措施,促進海峽兩岸的交往,為國家統一盡責。

台灣同學會理事廖秋忠說,江澤民總書記的講話有新意。新意就是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一切問題都可以討論。再就是對各界黨派團體、人士在祖國統一大業中能起到的作用,比以前講得具體。

江澤民的講話,在黃埔同學會中引起強烈的反響。

在黃埔同學會舉行的座談會上,與會人士都表示擁護江澤民的重要講話,認為這個講話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共產黨和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製定的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一係列方針政策。

鄭洞國副會長說:

這個重要講話是符合海峽兩岸的實際情況的,是真心誠意的,台灣方麵是應該完全可以接受的。我們希望台灣方麵能夠以國家、民族的最高利益為重,積極響應。所謂“一國兩府”、“兩個政府對等談判”,實質是“兩個中國”、“一中一台”,是極不妥當極不現實的。

覃異之、趙子立副會長希望海峽兩岸黃埔同學、校友要發揚愛國、革命的黃埔精神,肩負起曆史重任,並肩攜手,團結奮起,同全國各族人民一道,共同促使台灣當局真正本著“一個中國”的原則,實現祖國的和平統一。大家堅信,祖國的和平統一大業是一定能夠實現的。

侯鏡如會長說,和平奮鬥、統一祖國是黃埔師生的曆史使命。海峽兩岸黃埔師生及海外的同學、同事,當力促國共第三次合作,實現祖國統一的千秋功業。我們高興地看到,在台灣風雲變幻之際,在台黃埔同學和廣大台灣同胞一道,為維護國家領土完整,為促進國共兩黨第三次合作,為實現祖國和平統一,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在祖國大陸和旅居海外的黃埔師生,堅決支持在台同學、同事的一切愛國言論和行動,絕不允許把台灣從中華民族的大家庭中再分離出去。

在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的座談會上,孫越琦會長表示,江澤民總書記的講話,表達了所有熱愛祖國的中華兒女的共同心願。實現祖國統一,是海峽兩岸中國人的神聖責任。我們希望李登輝先生從現實出發,順應民意,擔當起曆史的責任,為祖國統一、民族振興做出貢獻。江澤民講話推動兩岸關係

1990年6月28日,七屆全國政協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

在分組討論會上,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名譽主席屈武發言,屈武說:

江澤民同誌的講話,充分反映了包括台灣人民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願望,照顧了各方麵的利益,表達了中國共產黨對和平統一祖國的誠意,在海內外引起了強烈的反應。就是在台灣國民黨當局內部,一些有識之士也認為這個講話合情合理,表示讚同。

屈武接著指出,由於40年來的長期隔絕,海峽兩岸的社會製度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價值觀念不同,因而在如何實現祖國統一的途徑和方法上,會有各種不同的意見,這是可以理解的。隻要雙方坐下來,以民族大義、人民利益為重,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一切問題都可以提出來討論、商談,依靠我們這一代人的政治智慧,“求同存異”,不難找到解決的途徑。

如果無視兩岸存在的現實,提出對方不能接受的先決條件,設置種種人為的障礙,實際上也就是堵塞了商談之門。

屈武指出,在這之前,台灣當局李登輝先生也有一篇講話,他說:“台灣與大陸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所有中國人應為血脈相連的同胞”,“中國的統一與富強是所有中國人共同的期盼”。同他以前的講話相比,有其積極的因素,江澤民總書記也給予善意的回應。但是,李登輝先生又講了不少很不妥當的話,提出了一些很不合理的條件,使通篇講話顯得自相矛盾,使人不能不懷疑是否真有誠意。

屈武認為,在兩黨正式談判前,應盡快實現兩岸“三通”,擴大雙向交流,隻有增加接觸,才能縮短距離。隻有互補互利,才能共同繁榮。隻要朝著這個方向努力,祖國統一當在不遠。他希望李登輝先生和台灣的許多老朋友、老同事,共同擔當起曆史的重任,為祖國統一、民族振興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屈武說:

我今年已是94歲的老人了,經曆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兩次合作,也參與過1949年的和平談判。人生苦短,歲月無情,當年和談雙方代表團同仁,多已與世長辭,我是僅存的一人。隻要人民需要,我願意不辭老邁,繼續為促進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對等談判,竭盡自己綿薄的力量。

屈武最後說,本世紀隻剩下最後的10年了,在這10年內,香港、澳門將回歸祖國懷抱,如果台灣與大陸也能同時實現統一,曆史將為我們提供千載難逢的機會,中華民族一定會騰飛於世界。

江澤民對解決台灣問題發表的重要講話,對祖國和平統一的進程將起重要的推動作用。

20世紀80年代後期,由於台灣當局拒絕兩岸“三通”,奉行單向的開放政策,限製大陸民眾與台灣的正常交往,在沿海地區出現了大陸居民私渡去台的現象。

台灣軍警對大陸私渡入台人員采取不人道的強製“並船遣返”的做法,致使台灣海峽連續發生數起大陸同胞在遣返過程中遭受人身傷亡的事件。

在兩岸人員往來中,由於地域的臨近,福建沿海地區居民私自渡海入台現象一度非常突出,影響了兩岸關係的正常發展。

自開放兩岸人員接觸以來,台灣當局對私自渡海入台的祖國大陸人員在執行扣押、遣返時采用並船、封艙方式是不人道的,最終導致兩起慘案接連發生,46名福建籍被遣返者喪命。

1990年7月22日,台灣有關方麵利用“閩平漁5540”號漁船遣返私自渡海入台的祖國大陸同胞,造成25人因船艙密閉缺氧窒息而死的慘案。

1990年8月13日,台灣有關方麵在遣返私自入台人員時,慘劇再次發生。載有50名被遣返者的祖國大陸漁船“閩平漁5202”號,在駛回福建途中,於當晚22時許,在基隆港以北13海裏處與押送的台灣軍艦相撞,斷成兩截,50人全部墜海。

由於台灣當局不及時救援,致使21人溺水死亡。慘案發生後,台灣軍方發布新聞,誣稱是祖國大陸漁船“突然加速並左轉,想衝回岸上而被撞沉的”,找理由開脫罪責。

祖國大陸對台灣當局這種不人道的行為予以譴責,並要求台灣當局嚴肅查處此案。

新華社為此發表評論文章嚴正指出:

兩起慘案正是台灣當局極其錯誤的“大陸政策”的必然結果。台灣當局必須對這兩起慘案負責,並保證以後絕不再發生類似事故。

連續兩起慘案的發生,在台灣民眾中引起極大震動。台灣媒體和社會各界人士紛紛譴責台灣當局的錯誤做法,認為這種不顧祖國大陸人員生命安全的遣返方式,導致慘案不斷,有傷兩岸人民的感情,“全世界也沒有這樣做的”,要求台灣當局負起責任。更有人直接指出,“國防部”、“警總”有關人員難辭其咎。

台灣“中國統一聯盟”對祖國大陸同胞遭遇慘案發表聲明,呼籲兩岸雙方立即展開接觸,進行聯合調查,追究責任,並做出積極回應,妥速補救,萬勿重演悲劇。聲明還指出,統一乃大勢所趨,不容回避,更不容刻意破壞,兩岸對人員渡海往來應速展開規範談判,不宜再任由現狀發展下去。

當年8月,為避免再次出現死傷悲劇,切實解決私渡人員的遣返問題,中國紅十字會向台灣紅十字組織建議,雙方簽定遣返作業協議,將私渡人員遣返納入規範程序,使遣返作業在兩岸紅十字會組織的見證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