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
海牧把落實到手的樓房重新粉刷一番,按照開飯店的格局,請人做了簡單的布置,就重新掛起“裕魁雞飯店”的招牌,帶著四個他在鄉下做廚的好幫手,就熱熱鬧鬧地開張營業了。憑著他烹飪的技藝,憑著幫手們的熟練、也憑著老招牌的吸引力、更憑著改革開放後第一家個體餐飲店的名聲,生意是日日見好。早晚兩餐,幾乎是餐餐席滿,更有從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回來的華僑,都要到“裕魁雞飯店”吃文昌雞,有些客人,甚至一人點一隻“孕蕾母雞”,吃得津津有味,連雞腳雞頭都啃個精光。海牧的雞源,主要來自尤保的喂養,生意好了,尤保自己喂養的供不應求,尤保就到各村各戶去收購。這又帶旺了尤保的活雞供應生意,讓石穀嫂樂得笑不攏嘴,口裏常嘮叨著:“那瘸腳呀,你欠福氣呀,你知道我們母子今日過的啥日子呀。”
這一天,海牧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全是從馬來西亞回來的,一行十一人,男女老少,興高采烈,是嘉英大娘帶來的。他們一見海牧就很親熱,摸頭捋脖,牽手撫肩,親如一家人。原來,這是嘉英大娘的丈夫在馬來西亞的“小娘”
丘小玫和兒孫們呀。青雲在柔佛得了瘧疾,屢治不好,臨終前,他囑咐丘小玫,一定要帶著兒女們回老家,看看嘉英大娘,看看海桑長兒。這一次,丘小玫就是帶著兒子兒媳,女兒女婿,內孫外孫,完成青雲遺願來了。嘉英得知青雲已去世,在家大哭一場,但她很快回過神來,畢竟這個“小娘”帶著成群兒孫回家來相認了,也是家門興旺的喜事呀!她叫海桑、海牧都回家來,擺大宴請全村人和親戚朋友吃酒慶賀。那一天,海牧留兩個廚師繼續撐飯店門麵,他帶了兩個廚師又在鄰村請了兩個幫忙的,操持了中、晚兩場大宴。嘉英滿臉放光,海桑、銀葉應接不暇,全村人及遠近親戚朋友們輪番祝賀,熱鬧非凡。丘小玫和孩子們看到這場麵也很感動,深感家鄉的人們開化了,生活好了,社會變了。他們都吃上了香甜的家鄉菜,覺得比他們在馬來西亞吃的還合口味,就問大娘,海牧是怎麼學到這一身烹飪手藝的,大娘就把海牧大誇了一陣,因而,他們都表示,要好好逛逛文城,也要到海牧的店裏再吃海牧的文昌雞飯。因而,就有了這批特殊客人對“裕魁雞飯店”的光顧。
今天來的除了已經發胖頭發花白的丘小玫“小娘”,就是她的兩個兒子兒媳,兩個小孫女,兩個女兒,一個女婿和小外孫子。最小的女兒鄭秋妮,還沒結婚,但人最活躍,一進門就對海牧問這問那,還自己上了二樓、三樓,看看樓上的設置。她染著淺棕色頭發,襯著圓紅的臉,明亮的眼睛,笑起來滿口整潔的白牙,顯著漂亮和爽朗;中等身材、豐胸肥臀,透著健康和幹練。她轉了一陣,忽然問海牧:“你這做咖喱菜嗎?”海牧聽說過“咖喱”,但還沒見識過,搖搖頭回答說:“我還不知道咖喱什麼樣。”
“嗬!你這文昌雞,要搞咖喱雞,椰奶雞就更好吃啦。咖喱可搞的東西多了,咖喱牛肉、咖喱芋頭,嗬!我媽最拿手,我也行。”
“你這丫頭,海牧的雞你還沒吃夠呢,就來賣弄你那小玩意啦。”
“媽,我是說正經的,他們這要再添些咖喱飯菜,會更有賣頭。”
“那你就跟他們做,跟他們賣吧。我看你整年瘋瘋癲癲,像個無繩牛,若是跟海牧賣咖喱,能把你拴穩,我也謝天謝地了。”
“媽,你別門縫看人。”
丘小玫拉拉嘉英,說:“你看你這女孩子,沒一時正經。”
“你才不正經。”秋妮瞥了媽媽一眼,又笑起來。
大家看她們母女這麼言來語去都笑起來了。
秋妮轉向海牧問:“海牧哥,你這有咖喱醬嗎?”
海牧搖搖頭:“沒聽說。”
“我看見海口有,我們從華僑大廈出來,就看見門口有一間新開張的咖喱飯店。”
“這孩子,真用點心啦。”小玫嘟囔著。
“媽,我現在就去海口,買咖喱醬回來,做幾樣讓大家嚐嚐。”
丘小玫沒開口了,她知道這孩子的倔脾氣。
嘉英拉著秋妮的手,疼愛地說:“阿儂吃了飯再說。”
這時,海桑也來了。他現在已是文昌中學的副校長,他上了一節語文課,又處理了些公務,才從文中騎單車下來的。他們又說說笑笑地吃了一頓全家人的團圓飯。
秋妮坐了港商在文昌開的第一家私營小客車,叫“瓊星小客車”去了海口,很快買回了幾包“泰國咖喱”醬料,就盤起頭發,捋起袖子,在廚房裏做她的咖喱菜來了。小玫見女兒來真的了,也在一旁幫手。晚飯時分,她們做出了“咖喱椰奶雞”“咖喱椰奶芋頭”和“咖喱牛肉”三道菜,不但端上了全家的團圓飯桌,還散分給客人們品嚐。嘉英一聞到那種微辛而濃香的味道,就大聲叫好:“啊,大娘口水要滴破腳趾啦,快拿飯來。”
海桑各夾一塊咖喱雞肉、牛肉和芋頭,慢咬細嚼,連連點頭。
幾個客人配著白米飯吃,邊吃邊叫香。其中有一位六十開外的男人,童顏鶴發,穿著整潔,舉著筷子向海牧說:“店主人,你們店要常有咖喱飯菜,我每星期來一次,還會有更多新客要來。”
海牧穿著圍布站在廚房門口,舉著勺子應答說:“感謝提示。這是親戚做給大家嚐新的,以後有了人才,我們一定增加這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