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正是有了堅強的信念,武警水電官兵在這裏奮戰兩年多,沒有一人因為艱苦而後退半步,沒有一個人下火線。
測量隊長李晶瑜和工程師馮義剛是工地上的一對夫妻。入伍10多年來,夫妻倆轉戰高原,參加了一座又一座水電大壩的建設,唯獨沒有給自己建起一個溫暖的家,孩子都6歲了,還放在爺爺奶奶家。
每次打電話回去,孩子那一句“你們為什麼不帶我,要到那麼遠的地方去,是不是不愛我了?”令夫妻倆有點心酸,但他們從未動搖過參與青藏鐵路工程建設的決心。
戰士竇炳德,新婚才10多天,就因為施工任務緊張返回工地。
獨守空房的妻子想不通他為什麼急匆匆地就走了,那裏到底有什麼在吸引著他?為探個究竟,她從萬裏之遙的河北老家乘火車轉飛機坐汽車,輾轉10多天來到陌生的風雪高原,到工地時人已經累得疲憊不堪。
官兵們紛紛走出營門,夾道歡迎這位唯一走進工地一線的來隊家屬,部隊領導為她準備了最充足的氧氣,為她做了高原上最可口的飯菜。
看著丈夫和戰友們在工地上忙得連一口熱飯都吃不上,妻子理解了他,也理解了所有缺氧不缺情的錚錚鐵漢。第二天,她含著淚匆匆地下了山。
兩年多的時間裏,武警水電部隊青藏鐵路十九標段指揮部,先後被鐵道部授予“火車頭獎杯”、“青藏鐵路建設先進集體”,先進個人不斷湧現。
中鐵十八局集團承建青藏鐵路第九和第十八兩個標段,北起唐古拉山埡口,南至西藏自治區安多縣,全長80多公裏。
十八標是全線平均海拔最高的標段,5072米的世界鐵路最高點和5068米的世界鐵路最高火車站、進藏第一大站安多火車站等重難點工程,都在十八局管段內。
2001年、2002年因為種種原因,施工圖紙沒能按時到位,他們不等不靠,著手籌建了道碴廠、砂石料廠,為正線施工做好充足的地材儲備。同時,還建設了功能齊全的營區和設備、人員配套的工地中心醫院,為全體職工和民工提供了較好的生存環境。
2001年7月,經過他們艱苦努力,承攬到了鐵道部第一勘察設計院70多公裏勘測便道的施工任務,這是他們進入高原後打的第一仗。因為從來沒有過高原施工的經驗,這一仗打得非常艱難。
高原七月,正值雨季,見著雲彩便下雨,一天下兩三場甚至十幾場,頻繁的降雨,增大了在凍土沼澤地帶施工的難度。
後來,經過與設計院商量,他們采用拋填片石、鋪設木板和土工格室等辦法,才克服了沼澤地施工的難題。
另外,在沼澤地裏施工,一不小心,車就會被陷住,當時單獨一輛車是絕對不敢進工地的,每輛車上都要準備鐵鍬、鋼絲繩,還要準備礦泉水、簡易食品等,以備急用。
經過兩個多月的艱苦施工,便道終於貫通了,而當技術人員從工地回到安多縣城時,他們一個個變得又黑又瘦,頭發像一堆雜草,臉被強烈的紫外線曬脫了皮,讓人看了都心酸。而他們最簡單的要求就是趕緊找地方洗個澡,美美地睡一覺。
勘測便道的施工,不但增加了對高原凍土施工的認識,熟悉了高原的環境,而且鍛煉了隊伍,在思想上、技術上為正線施工做好了準備。
2003年6月底,日夜盼望的施工圖紙終於開始陸續到位。而此時,新的更尖銳的矛盾又擺在了中鐵十八局集團人的麵前。
按照鐵道部青藏總指的計劃安排,2004年4月1日將要從該集團承建的安多火車站,向唐古拉山和拉薩雙向鋪軌,將原計劃2005年9月鋪軌至安多的計劃提前了一年零三個月。但後來調整為6月29日,再後來又調整為6月22日。
受高原特殊氣候條件的製約,從圖紙到位到鋪軌前的有效施工時間僅剩下短短的六、七個月,但卻要完成500萬方土石方、21公裏橋、117座涵洞大約11億元投資的施工任務,工期之緊、任務之重,可想而知。
青藏指揮部一班人深深地認識到,這是一場比領導、比管理、比質量、比安全、比環保、比效益的一場硬仗,隻能和時間賽跑,確保鋪軌不擋道!
工期調整後,他們迅速對人員、設備計劃進行調整,並在“非典”之後,以最快的速度,調集人員、設備進場。大戰高峰時他們組織了6300多人、1500多台套設備進場,都比原計劃增加了近一倍。
2003年7月1日,為了充分調動廣大參建人員的積極性,他們舉行了隆重的百日大戰動員大會,向各項目部分析了嚴峻的形勢,擺明了繁重的任務,講清了大戰的意義,決定在全指揮部開展“大戰一百天,攻堅奪全戰”的百日大戰活動。
各項目部也相應召開百日大戰動員大會,舉行青年突擊隊授旗儀式,開展百日大戰寫決心書活動,深入、廣泛地搞好施工大戰的宣傳和思想動員。
為確保工期,他們層層簽訂責任狀,建立了嚴厲的獎罰製度。組織工程、計劃人員把任務量進行細化,15天一定任務,15天一檢查一獎罰,倒排工期,日保旬,旬保月。由各項目部經理與中鐵十八局指揮部指揮長簽訂“軍令狀”,完成任務的重獎,完不成任務的重罰。
各項目部與施工隊、各隊與班組,層層都簽訂了“責任狀”,在各班組實行小目標、小競賽、小獎懲,一天一評比,一天一獎懲,一天一兌現。24小時輪班作業,人歇機不歇,這些舉措,極大地促進了施工生產。
經過全體參建人員三個半月的頑強拚搏,精心施工,他們創造了日完成1300多萬元投資的青藏線施工最高記錄,創造了三個半月完成投資82億元的十八局曆史記錄,打造了“青藏速度”。同時,取得了質量、安全、環保、精神文明建設的全麵創優,在青藏總指組織的上半年和下半年兩次質量信譽評估中,他們均被評為優秀單位。
2004年,是青藏鐵路的整體推進年,也是他們的保鋪軌年。雖然2003年經過頑強拚搏,他們完成了工程總量的80%強,但是剩餘工程量依然很大,保6月22日鋪軌的壓力依然很大。
2004年2月4日,鐵道部副部長孫永福親自率隊到十八局集團公司進行座談,了解十八局2004年工作準備情況。
3月5日,集團公司召開青藏鐵路建設動員會,分析了麵臨的形勢,提出了指導意見。
青藏指揮部認真貫徹部領導、集團公司領導的指示精神,經過認真分析,確定了全年施工任務目標為:鋪軌前完成所有線下工程,確保鋪軌不擋道;所有線下工程施工不跨年度。
在這一思想指導下,3月初,雖然青藏高原依然是天寒地凍,大雪紛飛,他們便組織人員、設備提早進場,在橋墩、涵洞上搭帳篷、生爐子,一方麵采取積極措施進行冬季施工,一方麵展開其他施工準備工作,為全麵衝刺奠定基礎。
4月中旬,氣溫回升,他們抓住時機,及時開展了“大戰90天,確保鋪軌不擋道”施工大戰活動。麵對緊迫的工期和繁重的任務,各項目部按照中鐵十八局指揮部的部署,將剩餘工程任務進行細化,倒排工期,把任務量細化到天、責任到人,每天考核工程進展狀況,適時調整施工計劃,階段進行獎勵。
對不能按計劃完成任務的,認真查找問題症結,人員不足的,緊急調集人員;設備不配套的,緊急調集設備,確保施工任務按期完成。
中鐵十八局指揮部準確掌握各項目部任務剩餘情況及人員、設備狀況,對工程實行動態管理,對人員、設備實行全局一盤棋管理,保證全局各項工程有序推進,確保鋪軌不擋道。
對有可能擋道的項目部的單位工程進行分割,安排工期相對寬鬆的項目部進行突擊。另外他們堅持主體、附屬工程齊頭並進的原則,對骨架護坡、排水溝、擋牆等附屬工程提早考慮、提早動手,把原材料在鋪軌前全部運到施工地點,防止鋪軌後增加運輸、施工難度。
多年來,他們在極端高寒缺氧的惡劣環境下,打造了三個半月完成82億元工程投資的“青藏速度”,實現了2004年6月22日安多按期鋪軌的目標,2005年8月24日,青藏鐵路道軌在海拔5072米的唐古拉車站勝利接軌,讓中國鐵路成功地越上了世界鐵路之巔,津門鐵軍在生命禁區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建設奇跡。
青藏指揮部先後獲得國資委、鐵道部、團中央聯合授予的“國家重點工程青年貢獻獎”、西藏自治區授予的“西藏自治區先進集體”、中鐵建總公司授予的“青年文明號”等榮譽稱號。
指揮部黨工委被天津城建工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被那曲地區評為“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支援地方建設先進單位”。
指揮長韓利民也先後榮獲“國家重點工程建設青年貢獻獎”、“青海省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