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隨著這振奮人心的消息,“遠望3號”全船各種參試的測控通信設備已全部運轉起來。

在衛通機房,通信長陸健勝緊緊注視著紅綠相間各種信號圖象顯示,一排排操作員飛快地敲擊鍵盤,把各種信息疾速地傳向北京。

2002年4月1日22時,北京指揮中心下達“調姿開始”的調度口令傳到“遠望3號”船上統一測控係統機房時,顯示屏上數字符號不斷跳動,打印機發出有節奏的輕響,有關飛船調姿態、軌道艙分離和返回製動的一係列遙控指令已經順利地送上了飛船。

驚心動魄的七天七夜,遠望號船隊全部發現並捕獲了飛船的蹤跡,測控設備緊緊追蹤著飛船的身影,完成了測控接力大賽。

太棒了!從船箭分離至跟蹤結束,4艘“遠望號”船持續跟蹤測控7天7夜共107圈,圓滿完成了飛船飛行段各圈可觀測弧段的測控通信任務!

根據北京測控中心的精確安排,“遠望號”船要分別測控其中的幾圈。如“遠望1號”船完成了第一圈測控任務以後,下一個任務就是測控第十一圈,第十一圈的預定測控船位與第一圈測控船位相距220海裏,“遠望1號”全速航行了14個小時,克服了冬季北太平洋上的寒潮、湧浪等惡劣天氣,終於趕到了預定船位。

“遠望2號”船,一共跟蹤測控了10天,其他3艘船測控了7天。

經過7天的太空遨遊,“神舟3號”飛船已安全返回陸地。但是,在南太平洋的“遠望2號”測量船任務並沒有結束。根據任務全局的需要,他們還要在這裏對“留軌艙”進行為期3天的跟蹤任務。

留軌艙將在太空進行天文、地理、生物等科學領域探索,獲取其在運行中的有關數據將對我國的載人航天事業和相關科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全體參試人員發揚“兩彈一星”精神,不怕疲勞,連續奮戰,每天工作近10個小時,累計跟蹤150分鍾,向北京指揮控製中心發回一係列重要數據,相當於完成了3天的衛星測控任務。

“遠望號”船捕捉到目標以後,首先發給飛船留歸艙指令:打開各種儀器儀表和攝象機的探頭。

測控的任務分為外測和遙測兩種,外測主要是測試飛船的姿勢和位置,遙測則是測試飛船內部的各種數據、圖象和聲音作為聲音對話的試音,這次北京測控中心給飛船放了一段錄音,飛船接收以後,再傳回到“遠望號”,經過數字解碼再返回到北京測控中心,音色效果很好,這為以後指揮中心與宇航員的對話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就在中國“神舟3號”勝利升空,航天遠洋測量船“遠望1號”船的工程師張強、“遠望4號”船的3位科技幹部劉巨真、李慶勇和沈躍飛船員努力工作的時候,他們的妻子們也正在經曆她們人生的大事。

在出海執行任務的前夕,他們的妻子都將臨產,但他們沒有因此而申請留守,義無返顧地踏上了蹈海探天的征程。生兒育女本是件平常的事,然而對於這些不能陪在妻子身邊的人說,卻有著刻骨銘心般的感受。

“遠望1號”船工程師張強畢業於國防科技大學,在去年執行任務前幾天,他妻子不幸流產。然而,這一次他又匆匆地告別了妻子,一頭紮進了試驗任務。這一次出海之前,他妻子的身體浮腫,又因病住進了醫院,不少同誌關切地詢問他;“誰在你妻子身邊照顧?”

“隻能她自己照顧自己了。我現在實在脫不開身!”張強說。他每天坐在機房裏,專心致誌地盯著自己掌管的設備,仿佛盯著自己的孩子。

當無線電波傳出“神舟3號”飛船準確進入預定軌道時,張強的兒子也在醫院呱呱墜地。大夥兒調侃地說“張工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這時,他活潑得如一頑童,慶功宴上,他開懷暢飲。

無獨有偶。就在這次發射“神舟3號”飛船時,3月29日8時27分,“遠望4號”船的科技班幹部劉巨真,得知了自己的妻子正躺在醫院的手術台上,忍受著臨產的煎熬,思念著印度洋上執行任務的丈夫。

這時的劉巨真正坐在雷達測距機機前,目不轉睛地監視著設備,開機、自檢、複位,他準確無誤地操作著。“長江4號跟蹤正常,遙測信號正常!”隨著振奮人心的消息傳來,他高興地跳起來。

就在“神舟3號”發射升空後圍繞地球運行55圈時,他的兒子也降生了。電話裏傳來了遠方的喜訊,他激動得不停地重複說“謝謝妻子!謝謝妻子!”

“成功了!”船指揮中心掌聲四起,人們歡呼著湧上甲板,握手、擁抱,激動人心的喜訊迅速地通過電波從三大洋傳到首都北京。

“遠望號”船隊在三大洋上圓滿完成了“神舟3號”飛船為期10天的跟蹤測量與控製,共計107個圈次。尤其是太陽帆板展開、變軌發動機試噴控製、軌道數據注入和返回控製指令事關試驗全局的關鍵指令,都在海上得到圓滿完成,這標誌著我國航天遠洋測控技術又實現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