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四、上海之行

●上海市委負責人說:“自上個世紀80年代起,上海與台灣兩地經貿合作和民間交往日趨活躍。”

●連戰在上海黃浦江畔發出感慨:“十裏洋場今勝昔,夢回江灣兩岸情!”

●汪道涵風趣地對連戰說:“咱們倆今天都成演員了”。

● 上海之行連戰在上海機場冒雨講話

2005年5月1日17時,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率領國民黨大陸訪問團一行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開始大陸之行最後一站的行程。

中共上海市委副書記羅世謙前往機場迎接連戰一行,同在機場迎接的還有20多位在滬台商代表。

雖然在此次國民黨訪問團訪問的4座大陸城市中,上海的地理位置最靠南方,但沒想到一場雷雨卻讓上海氣溫驟降。

在斜風細雨之中,連戰踏上這塊他離開了60年的土地。

因為天氣原因,連戰縮短了他在機場演講的時間。連戰在講話前連用兩次“非常地不敢當”對在雨中久候的人們抱歉。連戰說:

範秘書長、楊先生、吳副秘書長、葉會長,各位台灣企業的許多領導人,各位媒體的朋友,各位好朋友:

非常感謝這次到上海來訪問,承蒙各位在這樣有點寒冷陰雨的天氣裏,在這裏久等,實在是非常的不敢當、非常地感謝、非常地感激,也非常非常地感動。

因為天氣我本來在這裏準備了一個相當有內容的演講,但是現在不要講了,我預備明天在一個地方有一個公開的、心得的報告。

那麼,在這裏我想上海已經是多年沒有來,59年前我來過這裏,所以有太多的事情可以看、可以學習、可以了解,尤其對我們台灣工商企業界在長江三角洲這個地區他們貢獻、服務,他們各種的情況,也希望借此機會多加了解。

我再一次祝福所有的好朋友們,謝謝你們在這樣的天氣,我實在是非常地不敢當,也謝謝各位媒體,謝謝你們這樣久候,這樣的等待,謝謝大家,祝福大家,謝謝你們。

當時,有30多萬台胞生活在上海及其周邊地區。連戰在上海的主要活動還有:看望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汪道涵,乘坐遊船遊覽黃浦江,參觀東方明珠電視塔、上海博物館、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等。上海市委宴請連戰一行

2005年5月1日晚,中共上海市委在香格裏拉大酒店會見並宴請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率領的國民黨大陸訪問團一行。

宴會的氣氛歡快而融洽。席間,連戰表示,上海發展步步領先,真有些“霧裏看花”。

中共上海市委和上海市民對連戰一行來滬訪問表示熱烈歡迎。上海市委負責人說:

半個多世紀以來,兩岸人民受阻於淺淺的海峽,遙相互望,深情呼喚,飽嚐了分離的思念之苦;這次連戰主席來訪,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關係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兩岸關係中的一件大事。

連戰表示,相隔近60年回到上海,感觸良多,這真是相見恨晚,又來之不易。

連戰說,59年前,1949年我那時還不到12歲,從黃浦江坐船回到台灣,60年時間是太長了一點。

連戰接著說:

到上海雖然隻有一兩個小時,從機場到酒店算是“霧裏看花”,高樓林立,這與幼年時的印象完全不同。上海的發展一定能百尺竿頭,步步領先、蒸蒸日上。

上海市委負責人說:

自上個世紀80年代起,上海與台灣兩地經貿合作和民間交往日趨活躍。特別是近年來,隨著上海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以及生活環境、投資環境和法製環境日趨改善,上海已成為台灣同胞在祖國大陸投資、經商、就學、置業的集中區域,也成為海峽兩岸民眾合作交流的熱點區域。相信連戰主席和國民黨大陸訪問團的來訪,必將進一步推動上海與台灣兩地的交流合作,有利於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

連戰表示,兩岸關係是整個區域乃至全球非常重視的問題,國民黨一直致力於推動兩岸建立互惠互助、共存雙贏的關係。1992年,兩岸排除萬難達成了“九二共識”,1993年辜振甫和汪道涵在新加坡舉行了會談,打破了兩岸40多年來的僵局。1998年,辜振甫來到上海會見汪道涵,並到北京會見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江澤民。這次訪問意義重大,因為兩岸溝通不再需要通過第三地。但隨後的發展事與願違。

連戰說:

過去沒有辦法改變,能改變的還是未來。麵對當前,麵對現在,共同開創未來,這是最值得我們努力的方向。兩岸可以共創和平,兩岸可以共謀發展,兩岸當然也可以共享繁榮。

連戰幼年曾經生活在上海的江灣,他在答詞中對上海發生的巨變感慨萬分。他說:

我在這裏看到一個蒸蒸日上的上海,一個井然有序而能夠發揮莫大動力的上海,所以我講兩句話,那就是十裏洋場今勝昔,夢回江灣兩岸情。

會見結束後,上海市委負責人向連戰夫婦和訪問團贈送《淳化閣帖》最善本、中國四大古典名著郵票集以及絲綢等禮品。

連戰向上海市委回贈祖父撰寫的《台灣通史》和自己的著作《改變,才有希望》,以及祝願上海振興騰飛的琉璃藝術品“希望”。連戰夫婦夜遊黃浦江

2005年5月1日晚,晚宴之後,連戰一行旋即登上黃浦江上最著名的遊船“風采號”,開始他的滬上“尋夢”之旅。

上海風采航運有限公司總經理周越介紹:“接待連戰先生一行的,是我公司兩艘骨幹遊輪‘上海風采’號和‘友好’號,總共將搭載240人左右遊覽浦江。其中‘上海風采’號是主船,將搭載包括連戰在內的80餘名國民黨大陸訪問團成員和40餘名記者。”

上海風采航運有限公司,按照有關部門統一安排,公司此次接待任務的工作方針為“精心安排,熱情服務,高規格接待”,公司的60餘名責任員工已進行了半個月的準備工作,可謂“無微不至”。

對於遊覽路線,周越說:“連戰先生一行將於20時30分登船,上船地點為東方明珠碼頭,21時15分下船地點為十六鋪碼頭。這條路線可謂上海‘最精華地段’。在有關部門的安排下,明晚的浦江兩岸將是‘一路燈光,兩岸輝煌’。”

“上海風采”號船長452米,船寬76米,滿載人數為200人,遠遠看去船型十分簡約美觀,雪白的船舷上是藍色的中英文“上海風采”霓虹燈,在夜色中耀眼奪目。

當時,工作人員對設備本已十分豪華的遊輪上下進行了重新裝飾,最上層陽光甲板上的桌椅、燈光設備都剛剛換新,各種花卉被裝飾在主要部位。風采公司副總段紀兵說,許多員工為了完成裝飾工作已連續多日沒有回家。

“上海風采”號5月1日晚上安排了最好的船長和最有經驗的船員。

為連戰服務的人員從談吐、外表方麵都進行了仔細挑選,公司還為女員工定做了民族特色的龍鳳圖案旗袍,給解說員趕製了新西裝。

在連戰個人看來,黃浦江對其有特殊的意義,因為59年前,他還是一名少年時就是從上海黃浦江坐船出發前往台灣的,這一去就是近一個“甲子”,多少讓他不甚唏噓。

5月1日22時,在富有江南風韻的民樂演奏《花好月圓》和《紫竹調》的伴奏下,連戰夫婦坐船眺望兩岸夜景,當船行至和平飯店時,連戰主動起身遠眺。哪裏正是是1998年汪辜上海會談的所在地。

當岸邊市民發現連戰一行夜遊浦江時,主動向遊船揮手,連戰也積極回應,還走到頂層與市民打招呼。

黃浦江是上海的母親河,是上海的象征和縮影,入夜時分,浦江兩岸華燈齊放,美不勝收。

在這裏,國民黨大陸訪問團一行看到了外灘上燈火通明的“萬國建築博覽群”,領略了亞洲最高的東方明珠電視塔“大珠小珠落玉盤”的風采。

流金溢彩的浦江美景看不夠。連戰在一小時的遊覽結束時欣然提筆,留下墨寶:“滾滾黃浦南流水,浪花造出英雄。”

5月2日,連戰循著他的零星記憶,重新來認識這座被數十萬台胞選擇作為“第二故鄉”的現代化都市。

“南京路在哪兒?四川北路在哪兒?國際飯店、上海大廈又在哪兒?”在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看著以1:500比例縮小的上海城市模型,連戰頻頻發問。

這些在連戰腦海中宛如上海地標式的地方,如今已被湮沒在一群群現代化大廈之中。20世紀30年代被稱為“遠東第一高樓”的國際飯店,如今也隻能仰視周圍林立的高樓。

講解員特意告訴連戰,江灣這個當年他在上海居住的地方,已被列入“曆史風貌保護區”名單。連戰聽後顯出欣慰的神情。

雖然他此次行程不包括訪問江灣,但連戰對那裏的思念,可以從他1日晚在上海市委歡迎晚宴上的感言可以看出:“十裏洋場今勝昔,夢回江灣兩岸情。”

上海博物館中的青銅器或許是連戰對上海更為鮮活的記憶。10年前,上海博物館曾組織64件青銅器文物在台中舉辦為期3個月的展覽,當時連戰特意從台北趕到台中參觀。

當年赴台講解的青銅器專家李朝遠當時已是上海博物館副館長,“10年對於個人而言可能是很長的一段時間,但對於中華民族的曆史來說隻是滄海一粟。”李朝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