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趙主任作東請客,餘書記果真來了。蔣敏又把“煙雨漓江”的創意再度演說了一番,而且,越講越精彩,越講越富有詩情畫意。餘書記聽後道:“這個好,這個比‘印象劉三姐’有意思,至少我聽來親切,看得懂。”蔣敏道:“那下一步該怎麼做呢?”餘書記道:“這裏麵有個難題,最近建設部對桂林市下達了一個文件,就是關於漓江水保護的文件,文件規定在漓江兩岸三百米範圍內不能建東西,這是個麻煩事。這個障礙我突不破,因為官太小;你也突不破,因為嘴太小。”他的意思很明白,就是人微言輕。蔣敏道“那怎麼辦?”,餘書記道:“得找市裏的莫永清書記。”蔣敏道:“那我們明天就去找。”餘書記道:“先別著急,等會兒我還得到現場去看看,如果真按你所說的去做,對周邊的環境會不會有什麼破壞,我得心裏有底。”
飯後,蔣敏和餘書記一行便又到了現場。在現場,蔣敏又臨場發揮,這裏如何,那裏如何,什麼地方掛滿月,什麼地方掛彎月,什麼地方放噴霧的,什麼地方放噴雨的,等等。”餘書記聽蔣敏說得頭頭是道,他也感到這個項目確實會有前景。他是縣裏的一把手,他很內行地道:“這個防洪堤還沒有修好,你可以把項目的觀眾席和防洪堤結合在一起,一個台階一個台階地沿坡而上。”蔣敏道:“好,還是餘書記有遠見。”餘書記道:“你這個項目不但要跟桂林、跟文化廣西結合在一起,也要和我們老百姓的致富結合在一起。”蔣敏道:“好,我把你講的這些和‘煙雨漓江’的項目緊密結合起來,寫成一個文案。”餘書記說:“好。”接著,餘書記又對蔣敏道:“這次恐怕你很難見到莫書記了,據我所知,他已出差在外,不在桂林,到時我再和你約。”頓了頓,餘書記又說:“你最好先到北京去請一請‘大嘴巴’,就是請那些在藝術界德高望重,嘴巴大大的人,對你這個項目表示支持。這樣,到時我們在莫書記麵前,就好講話了。”蔣敏道:“那好,我馬上就去北京一趟,不過,你讓我見莫書記前,至少提前兩天給我通知,免得我到時不能按時趕到。”
於是,蔣敏就真的為煙雨漓江一事專程到了北京。
奧運會開幕式有三個導演,總導演是張藝謀,總政歌舞團團長《千手觀音》的導演張繼鋼是副導演,另外還有一位副總導演是陳維亞。蔣敏做“煙雨漓江”是在和張藝謀叫板,自然不能請張藝謀。於是,蔣敏與陳維亞聯係。陳維亞很感興趣,但他說沒有時間,現在為奧運開幕式的創作,還處於全封閉階段,根本就不可能到桂林去考察,因此,隻能等以後時間寬鬆的時候再說。”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此時,正好河北鑫馬集團董事長張建新請蔣敏吃飯,席間他請來了一位德高望重的領導,原文化部的常務副部長高占祥。他號稱是文壇的多麵手、大才子。他的攝影和詩的合集漂亮極了。還有他的畫、砂岩畫,還有書法,蔣敏都看過的。“鄂爾多斯”商標上的那幾個字就是他題的,他還參加了國際老年國際舞比賽,還拿了獎。席間,蔣敏就和高部長談了他創意“煙雨漓江”的想法,因為人多,又在鬧酒,也不知高部長是否聽得真切,反正他老是點頭,最後還在蔣敏那個“煙雨漓江”項目的本子上簽了“高占祥”三個字,以及手機和家裏的電話。蔣敏的理解是,此處太鬧,不宜談正事,要談正事到家裏聊!
三、三小時打動了原桂林市委書記莫永清
莫書記道:“這個項目好,很美,很貼近自然,很能引起觀眾的共鳴,我支持!雖然張藝謀的‘印象劉三姐’很美,很好看,很壯觀,但我看了十遍以上,也說不出個道道來。
蔣敏的北京之行,嚴格地講,收獲並不是很大,隻有高占祥給了他一個可以再談的機會。蔣敏回到深圳後沒多久,便接到了桂林方麵的電話,說“後天”的幾時幾分在縣政府給市委莫書記作該項目的專題彙報。於是,蔣敏立馬乘飛機趕到桂林。彙報時,他沒想到縣裏的幾套班子都到齊了,包括縣長孔德勇,和其他的幾位副縣長。市委莫書記便道:“蔣先生,聽說你對漓江的旅遊很有想法,你先和大家說說吧!”蔣敏當然是有備而來的。他聽莫書記這麼一說,也就名正言順地開始侃侃而談了,從他往那座橋上一站,一支煙點燃了一個曠世奇想說起,然後怎麼思路大開,怎麼和張藝謀的“印象劉三姐”形成鮮明的對比,怎麼讓劉三姐的歌聲在漓江之上起伏在群山之間回蕩,蔣敏有板有眼地娓娓道來。蔣敏發現,他開講不到三分鍾,莫書記便開始在本子上記錄了起來。蔣敏大概講了一個多小時,莫書記也就記了一個多小時。蔣敏講完後,莫書記道:“這個項目好,很美,很貼近自然,很能引起觀眾的共鳴,我支持!雖然張藝謀的‘印象劉三姐’很美,很好看,很壯觀,但我看了十遍以上,我說不出個道道來。特別是那個裸女站在月亮之上,開始我還擔心,問他們是否請示過相關的部門,這是需要有關方麵特批的,不然,說我們這裏搞黃色文化,那就麻煩了。後來劇組的負責人說,他們這個創意是經過相關部門特批的,沒問題,我這才放下心來。”接著,莫書記又說:“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建設部規定漓江兩岸三百米內不能有任何建築,這是一個致命的問題。沒有這個問題,隻要有人投資,我是會大力支持的。”
彙報後的晚宴時,縣委餘書記頗為著急地問莫書記,下一步該怎麼走。莫書記道:“你們得想辦法怎麼在設計上回避那個‘三百米’,能回避的盡量回避,不能回避的想辦法怎麼繞過它,實在沒辦法了,我們看能不能特事特報,雖然這是一個為漓江添光添彩的好事,但程序是必須走到位的。”有了莫書記的這一番話,大家似乎都吃了一顆定心丸。
莫書記離開時,還握著蔣敏的手一再表示感謝道:“蔣先生,你的這個創意的確很好。今後還望你繼續為桂林旅遊獻計獻策。”蔣敏道:“好,我一定盡力。”莫書記走後,蔣敏又和縣委的餘書記及一些相關的領導進行了溝通。接著,蔣敏再和與“煙雨漓江”項目直接相關的李總和縣人大的趙主任商議,最後大家決定:一,馬上請桂林市規劃設計院做設計,這有個好處,因為是規劃局下麵的單位,到時批項目時可提供些方便;二,他們懂漓江的山水,哪裏該保護,哪裏該回避,他們都清楚。蔣敏他們就準備這麼一步一步地走,如果在政策上有什麼難度,分兩期開發也行。
四、“煙雨漓江”正在進行時,
然而,又是一個然而,真所謂好事多磨。沒過多久,有消息傳來,市委的莫書記調走了。班子換屆後,又調來了一個新書記。
又得要重敲鑼鼓新開張了。又得想法去與新書記溝通。目前,蔣敏正在等待著桂林方麵和新書記聯係上,然後再聽下回分解。
不過,蔣敏和他們縣裏的領導以及投資者都十分有信心。如果開發分做兩期,將演出和吃喝玩樂的場地分開做,至少做第一期的問題不大。因為沒有什麼建築,完全符合那個“三百米”的規定。蔣敏最近在家裏做一個詳細的預算,看到底需要多少錢,現預算已做好,已經發給桂林那邊了。他們也在做進一步的核算,將投入盡量控製在多少錢以內。哪裏多花一點,哪裏少花一點。
“煙雨漓江”正在進行時,蔣敏最大的願望是這台實景晚會能在二零零八年奧運會開幕時能夠與之遙相呼應同時上演。那將是一個非常激動人心的時刻,那將是一個讓人神往的美麗的夢!
《煙雨漓江》概念策劃草案——
一、項目策劃原則
1、市場導向的原則
桂林市去年向外公布的年遊客總量約1000多萬人次,由於統計口徑的不同,實際年遊客總量近400萬人次。而桂林的旅遊資源大都為日遊項目,夜遊項目較少,現知名度較高遊客較多的夜遊項目有:《印象劉三姐》,《兩江四湖》,《夢幻漓江》,《龍脊印象》與《劉三姐景觀園》。而《印象劉三姐》每年遊客約40多萬人次,占遊客總量的11%;《兩江四湖》每年遊客約30萬人次,占遊客總量的7.5%;《夢幻漓江》每年遊客約30萬人次,占遊客總量的7.5%;《龍脊印象》每年遊客約15萬人次,占遊客總量的3.8%;《劉三姐景觀園》每年夜遊的遊客約20萬人次,占遊客總量的5%。目前,桂林市夜遊項目遊客總量僅占全市遊客總量的36%。而到桂林旅遊的遊客在當地的平均過夜數為2、5夜,而上述5個夜遊項目均為一次性觀賞項目,重遊客人極少。因此,桂林市現有夜遊項目遊客人次,僅占全市過夜遊客市場總量的14.5%。難怪大多數來自國內大、中城市的都市遊客抱怨:桂林夜遊特色項目太少,遊客無處消費,總不能讓我們花了一、兩千元跑到桂林來,或去看全國無處不見的燈光夜景與步行街,或去唱卡啦OK,或在酒店玩牌吧!這也充分說明:桂林市要打造“山水文化國際體驗之都”,就要將現有的絕大多數“遊山觀水”類的觀光旅遊產品,更新換代成“玩山戲水”類的休閑體驗旅遊產品,而《煙雨漓江》,將會創造一個裏程碑式的新型文化體驗旅遊產品!
2、因地製宜的原則;
因地製宜是指旅遊項目策劃,不能脫離所依存的旅遊資源去另搞一套,而是要緊緊抓住項目所依存的旅遊資源獨特的核心價值,揚長避短,借勢發揮,創造出更具魅力的旅遊時空環境與氛圍。而桂林的旅遊資源核心就是“奇蜂”——疊山,“秀水”——漓江,“民俗”——壯鄉與劉三姐。而項目的選址就在距桂林市中心約15公裏的石家渡。
如我們能充分利用這些峰巒疊嶂的奇山,波光秀麗的漓江,茂林修竹的江岸,漂浮江心的沙洲,漓江兒女的漁農生活等諸多地利與人和元素,打造一台流動的,活體的,水墨長卷式的,大型實景山水音樂舞劇——《煙雨漓江》,一定會創造良好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3、創造特色的原則;
創造特色的意義在於巧妙地利用旅遊地的核心資源,創造出特色鮮明的賞心悅目的新型的旅遊項目,其特色主要表現為旅遊項目的整體氛圍。首先是具有鮮明的易於認同的主題,其次是要透過硬件與軟件所表達的整體形象能突出鮮明主題。
如果說張藝謀的《印象劉三姐》,是用多色彩,多光影,多裝飾,而裝扮了一個“貴婦式”華麗的“抽象概念漓江”;而我們則要用黑白單色,月光單影,少裝飾,來裝扮一個“村姑式”純樸的“具象煙雨漓江”。那情那景:是那些“少小離家老大回”時老人們兒時夢裏縈繞的漓江,是人們故地重遊時心底裏的漓江,是古詩詞中的煙雨漓江,是水墨丹青中流動的漓江……
二、項目策劃理念
1、原生態
一位國內著名的畫家、工藝美術大師曾說過:一團陶泥,由工匠做成一隻碗,市場上隻能賣幾元錢,而藝術家用同樣份量的陶泥做成一件藝術品,在市場上的售價可能是一萬元。所以原生態的概念:既是指景區所有的建材,都要盡量使用當地原始的、環保的、生態的材料,但又要用這些廉價的材料,將整個景區建造成一件氣勢恢弘的藝術品;同時,景區的演出要大膽地啟用當地的村民漁女,並以他們為主來打造一台純樸村民與自然美景相融合的實景晚會,這樣既可突出項目原生態的鄉村氛圍,又可迎合都市遊客回歸自然的心理特征。
2、深文化
藝術是大文化概念的分支與基礎,本項目就是要在中國各民族文化藝術的寶庫中,精心篩選出那些最能夠代表桂林山水與廣西壯鄉民族文化底蘊的藝術瑰寶,將她們和諧有機地組合在項目中,讓景區的優質自然資源與優秀地域文化相融合地展示,讓晚會成為大山水、大氣魄、大範疇的文化藝術組合,項目建成後的若幹年內,極有可能成為人類曆史文化遺產,換句通俗的話說,項目將會越老越值錢。
3、多產出
用廉價原始的原生態材料和當地的村民漁女,建成一個大的優質自然資源與優秀地域文化相互融合、相互映襯的藝術瑰寶——“煙雨漓江”景區、“漓江東街”街市與“煙雨漓江”晚會,使其成為中國首創,集主題公園、旅遊街市與藝術晚會於一體的新型山水體驗旅遊產品,讓遊客在休閑體驗景區與觀賞參與晚會的過程中,獲得一種亦夢亦幻的藝術享受與山野水趣的體驗,而樂不思蜀流連忘返,從而贏得良好的口碑,為項目帶來源源不斷的利潤,為投資者帶來盡可能高的投資回報。
4、高品味
整個景區要以竹、木、藤、石等生態環保材料來建造硬件,而硬件中又蘊藏著濃鬱的中華文化與民俗風情,讓遊客在山水畫卷般的景區內遊覽景區與觀賞晚會,既能品味古詩詞的意境,又能體驗民族文化的風情,還能在康體養生、舉杯推盞、品茗敘舊中欣賞光影流動中的實景山水晚會,有這樣一塊遠離都市喧囂的“世外桃源”,讓遊客暫別鋼筋水泥森林式的都市環境,難道還不能稱之為“高品味”。
三、項目策劃定位
《煙雨漓江》項目,包含了三個內容:她既是一個休閑體驗山水的主題公園——“煙雨漓江”,又是一個休閑購物的街市——“漓江東街”;還是一個大型實景山水音樂舞劇——“煙雨漓江”。其最大特色是將“休閑街市”與“欣賞演出”緊密結合;將“體驗山水”與“參與演出”緊密結合!
1、休閑度假項目——“漓江東街”
1)“漓江東街”選址
項目選址在距桂林市中心約15公裏的石家渡,要充分利用這裏峰巒疊嶂的奇山,波光秀麗的漓江,茂林修竹的江岸,漂浮江心的沙洲等諸多地利,將“陽朔西街”,“麗江酒吧街”、“上海新天地”等深受遊客喜愛的休閑街市,放在世界一流的桂林山水之中,以此讓遊客由內心深處感受一種難以描述的極美、極酷、極嗨、極爽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