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九章、叫板張藝謀,策劃大型山水實景晚會“煙雨漓江”(3 / 3)

2)“漓江東街”建築

在石家渡江岸一側,租用150畝土地,也就是長約1000米,寬約100米的區域,用當地的石、竹、木、磚等原生態材料,搭建一條青石板路麵,有清末民初時期風格的原生態壯鄉鄉鎮街市,街市一邊臨漓江,可在舉杯推盞、品茗敘舊中欣賞仙境山水中的實景演出,街市另一邊為店鋪對店鋪,可遊覽買賣與休閑品茗。兩邊均為兩層或三層錯落有致的建築,或粉牆黛瓦,或吊腳木樓,或小橋流水。

3)“漓江東街”經營

“漓江東街”的街市兩邊為酒樓、茶肆、客棧、旅店、土菜館、小吃店、木雕店、根雕館、金銀店、首飾店、樂器店、絲綢店、旗袍店、古玩店、國畫店、書法館、油畫館、咖啡屋、西式酒吧、西餐廳、足療館、指壓屋、紀念品店、旅遊社等,街上除遊客外,也是流浪畫家、音樂人、背包族的集聚地,總之:要將“陽朔西街”,“麗江酒吧街”、“上海新天地”等深受遊客喜愛的休閑街市中,最受遊客喜愛的旅遊、休閑、度假等參與和體驗的元素全部融入其中,使其成為中國最受遊客喜歡的地方之一!

2、藝術演出項目——大型實景山水音樂舞劇“煙雨漓江”。

1)“煙雨漓江”場地選址

項目選址在距桂林市中心約15公裏的石家渡,要充分利用這裏峰巒疊嶂的奇山,波光秀麗的漓江,茂林修竹的江岸,漂浮江心的沙洲,漓江兒女的漁農生活等諸多地利元素,在石家渡江岸一側,租用150畝土地,也就是長約1000米,寬約100米的區域,充分利用漓江與沙洲之間的寬闊江麵為主表演場地,以峰巒疊嶂的奇山,波光秀麗的漓江,茂林修竹的江岸,漂浮江心的沙洲為實景演出場地的背景,以江岸邊的“漓江東街”沿岸的眾多酒樓、茶肆、餐館、燒烤場、咖啡屋、西式酒吧、西餐廳、足療館、客棧、旅店等及中心觀眾席為晚會主要觀看地。

2)“煙雨漓江”舞美設計

A、夜空效果

入夜後,在“漓江東街”對麵的江岸與群山之間,升起一個人造月亮,月亮外表用5-8毫米的PVC材料製成,直徑約10米,內安約6個500瓦的大燈泡,將氦氣注入人造月亮之中,再將月亮升至200——400米的高空間,其亮度可照亮約10平方公裏的區域,可將石家渡地區的峰巒疊嶂的奇山,波光秀麗的漓江,茂林修竹的江岸,漂浮江心的沙洲若隱若現地照亮,形成“煙雨漓江”演出時所需要的疊嶂群山的剪影,漓江的波光粼粼,茂林修竹的婆娑,江心沙洲的浮動等月映煙雨漓江的效果!

B、舞美背景

整個表演場地為:沙洲與沿“漓江東街”邊的江岸之間,長約500米,寬約150米的漓江江麵。場地舞美背景分三個層次。

A)、第一層——沙洲沿江線

一是要在沙洲沿江線廣種漓江特有的竹叢,讓其生長成一簇大於一簇,一簇高於一簇,形成在夜空裏隨風搖曳的效果。

二是要在一簇簇的竹林的臨江麵,搭製一個長約幾十米的竹筏浮橋。

三是要在一簇簇的竹林的臨江麵與小橋的旁邊,搭製一座離江麵較高(以防洪水),直徑約8米的簡易木藤大水車。

四是要在竹林、小橋與水車底部,裝上約十幾組白色的泛光燈,讓舞美背景第一層——沙洲沿江線,產生隱若的黑白光影效果。

B)、第二層——沙洲與江岸線

要讓沙洲與江岸的高大樹木在“月光”下,形成隨風搖曳樹影婆娑的效果。

C)、第三層——峰巒疊嶂線

要讓石家渡那座座奇峰秀山,在“月光”的輝映下,形成峰巒疊嶂的黑白剪影效果。

D)、第四層——設置煙雨線

要在“漓江東街”觀看席前的江岸線與沙洲線,設置多組煙霧噴射器、多組高壓噴射水喉與多組高壓鼓風機等設備,以便根據劇情需要,噴射煙霧與製造人工風雨場景,再現一年四季中煙雨漓江的奇美景象。

3)“煙雨漓江”音樂設計

A、音樂與音樂舞劇

本台晚會是——大型實景山水音樂劇“煙雨漓江”,其中主要的表演元素有三:

一是桂林獨有、得天獨厚、又奇又秀的實景山水:

二是與其山其水相得益彰,水乳交融的美妙音樂;

三是融入奇山秀水與美妙仙樂中,亦表演亦生活地展示漓江兒女的漁農生活的舞蹈。

由此可見:音樂在本台大型實景山水音樂劇中的地位,是主導性與關鍵性的!

B、音樂作曲與製作

A)、音樂作曲

作曲應邀請當今我國在國際上最有成就與影響的音樂家譚盾來執筆,他的音樂既具濃鬱的民族性,又有流行的國際元素與色彩。煙雨漓江的音樂要以劉三姐的音樂為貫穿始終的主旋律和背景音樂,可時強時弱,可時實錄時變奏,總之要在保留劉三姐音樂主元素的前提下再創作煙雨漓江的音樂!

B)、音樂製作

作曲完成後,要邀請國內最高水平的交響樂團來完成演奏與錄音,製成光盤現場播放。

4)、“煙雨漓江”表演設計

A、“煙雨漓江”風格特色

就是要充分利用桂林峰巒疊嶂的奇山,波光秀麗的漓江,茂林修竹的江岸,漂浮江心的沙洲,漓江兒女的漁農生活等諸多地利元素,打造一台流動的,活體的,水墨長卷式的,大型實景山水音樂劇——《煙雨漓江》。

如果說張藝謀的《印象劉三姐》,是用多色彩,多光影,多裝飾,而裝扮了一個“貴婦式”華麗的“抽象漓江”;而我們則要用黑白單色,月光單影,不用裝飾,來打扮一個“村姑式”純樸的“具象漓江”。

“煙雨漓江”所展示的那情那景:

是那些“少小離家老大回”時老人們夢裏縈繞的兒時漓江|;

是人們故地重遊時心底裏磨滅不掉的漓江;

是古詩詞所表達的讓人心醉的煙雨漓江;

是水墨丹青畫卷中永遠流動的漓江……

B、“煙雨漓江”導演組成

本台晚會,擬邀請中國第十屆全國運動會開幕式總導演、北京奧運開、閉式的副總導演——陳維亞來領銜執導,以確保晚會的最好質量,因為他執導晚會都強過張藝謀,隻是名氣稍遜於張藝謀罷了!

C、“煙雨漓江”概念簡述

A)、第一幕“夢裏水鄉”

入夜之後,“月光”輝映,在疊嶂群山的剪影,漓江的波光粼粼,茂林修竹的婆娑,江心沙洲的浮動的漓江上,伴著美妙的音樂,劃出幾艘大竹排,竹排上是水鄉裏漁民居住的竹舍茅屋,流動的竹舍茅屋為演出背景,緊接著又劃來一艘、兩艘、三艘、四艘、五艘、六艘漁舟,每艘漁舟上僅有一盞孤燈,一個漁夫和幾隻漁鷹……

漁夫們伴著音樂或自由自在地,在空曠的江麵上吆喝漁鷹,漁鷹不停地在下水捕魚……

漁夫們伴著音樂或自由自在地,在空曠的江麵上撒網捕魚,漁鷹在江麵上飛動……

不知何時,江麵上早已劃來了幾十艘漁舟,漁夫們伴著音樂的吆喝聲響徹夜空,江麵上形成了星星點點的半江漁火式的“夢裏水鄉”……

B)、第二幕“漓江對歌”

幾十艘漁舟退場後,月夜的漓江上升起了層層薄霧(煙霧器噴出),江麵上一片寂靜,隻見漓江上遊一艘用竹子與樹藤編織成的小劃子順流漂來,而漓江下遊一艘掛上白帆的小船朔江而上,月夜空曠的江麵上傳來了若隱若現,由弱漸強的那熟悉的劉三姐山歌……

隨著兩艘小船的慢慢駛近,兩隻白色的追光燈聚焦在三姐與阿牛身上,三姐與阿牛的對歌漸入高潮……

此時:幾十艘漁舟駛進表演的江麵上,漁夫們搖動漁燈高聲參與對歌伴唱……

岸邊的“漓江東街”上所有的工作與服務人員都合著音樂,擊掌高聲參與對歌伴唱……

岸邊的“漓江東街”上那些消費的遊客與觀眾都合著音樂,擊掌高聲參與對歌伴唱……

C)、第三幕“牧童漁女”

在一簇簇婆娑搖曳的竹林下,“月光”映襯的小木橋、大水車都瀝瀝在目……

美妙的音樂在演奏……

剪影式的大水車在嘩嘩作響地轉動……

月夜剪影式的小木橋上,幾十個漁家姑娘們在合著音樂,邊唱山歌邊織補漁網……

月夜剪影式的小木橋上,緩緩走過一頭、兩頭、十幾頭黃牛與水牛,牛背上騎著幾個頭紮蔥蔥炮身著紅肚兜的小牧童,不知何時,牛背上的一位牧童伴著音樂吹響了悠揚的短笛……

月夜剪影式的小木橋上,幾十個漁家姑娘們在合著音樂,邊唱山歌邊依水搗衣……

月光下的沙洲上,村民們燃起了幾堆熊熊篝火,載歌載舞地歡慶著漁農的收獲……

D)、第四幕“漁舟唱晚”

一艘艘漁舟停靠在“漓江東街”的江岸一側,每艘漁舟上,都加載了一名身穿救生衣的遊客,每個遊客手上都搖動著一盞漁燈。

入夜之後,“月光”輝映,在疊嶂群山的剪影,漓江的波光粼粼,茂林修竹的婆娑,江心沙洲的浮動的漓江上,再次升起了層層煙霧,漸漸地“滿月”的月光消失了(關掉人造月亮的開關),突然間夜空中,電閃雷鳴,狂風大作,大雨瓢潑(由岸邊與洲邊的高壓水喉噴出),遊客一片驚叫……

片刻後,“月牙”再次露出了笑臉,“月光”輝映下的漓江上,煙霧飄渺,細雨淅瀝,一艘艘漁舟列隊一字兒排開,順江而下,遊客高興得搖動著手中的漁燈在歡呼……

“月光”輝映下,一艘一艘的漁舟列隊排開,互相穿插而過,展開隊型表演,漁夫伴著音樂高唱著漁歌,或集體進行撒網;或集體用船槳拍擊水麵;或集體揚帆迎風……

此時:

三姐的竹筏駛進了江心……

阿牛的小帆船駛進了江心……

牧童牛群走過了竹林……

搗衣女走上了竹筏橋……

織網女走上了竹筏橋……

幾十艘漁舟圍上了江心……

觀眾們高舉起了酒杯……

現場所有的演員、遊客與工作人員,都盡興地高唱起了熟悉的三姐對歌……

全劇終——

四、市場分析預測

1、項目特色比較

1)、與《印象劉三姐》比較

A、如果說張藝謀的《印象劉三姐》,是以高投入裝扮了一個“貴婦式”華麗的“抽象漓江”;而我們則要以較低投入打扮一個“村姑式”純樸的“具象漓江”。

B、如果說張藝謀的《印象劉三姐》,是一幅濃墨重彩的“油畫”,而我們則是要畫一幅水墨丹清的“國畫”。

C、如果說張藝謀的《印象劉三姐》,是一幅後現代派的“彩照”,而我們則是要拍一幅寫實主義的“黑白照”。

D、如果說張藝謀的《印象劉三姐》,是一台“陽春白雪”式的“嫵媚漓江”,而我們則是要打造一台“下裏巴人”式的“淳樸漓江”。

E、如果說張藝謀的《印象劉三姐》,是打造了一台華麗的“視覺盛宴”,而我們則要打造一台回歸自然的“心靈家宴”。

2)、與《夢幻漓江》、《龍脊印象》比較《夢幻漓江》與《龍脊印象》,是傳統意義上的室內表演,而且這兩家的表演水平與規模、都可以說一般,如果說不是放在大的旅遊目的地的城市演出,這兩台演出可能都很難維持。

2、項目市場分析

1)、審美情趣分析

俗話說得好“人過一百,形形色色”,有人喜歡華美,就有人喜歡純樸;有人喜歡“貴婦”,就有人喜歡“村姑”,有人喜歡七彩的豐富,就有人喜歡黑白的單純。因此,從審美情趣的角度看,將有不少遊客會喜愛我們的“村姑式”的“煙雨漓江”。

2)、市場預測分析

《印象劉三姐》每年遊客約40多萬人次,隻占桂林遊客總量的11%,這表明:來桂林旅遊的遊客,既不是不知道大名鼎鼎的張藝謀與他的《印象劉三姐》,也不是不喜歡這國內獨一無二的實景山水大型晚會,而是多達百分之八十的遊客現時還承受不起近200元一張的高票價,而我們的《煙雨漓江》就是要以相對較低的投入,打造一台另一種風格、另一種情調、另一種美的大型實景山水音樂舞劇,這既創造了一種新的藝術形式,又創造了一種市場差異化的新型旅遊產品,幾十元的低票價一定會嬴得較大的市場份額,也必將會為桂林的旅遊業贏得很好的口碑,還有可能形成桂林旅遊產品轉形的標誌!

3)、觀看形式分析

現全國絕大多數演出,觀眾大都是正襟危坐式的看演出,還很少有法國《紅磨坊》式的邊用餐邊看演出的形式,而我們的觀眾是在用餐、喝酒、品茗、喝咖啡、吃燒烤、吃西餐、做足療,甚至還可與自己的愛人在二樓客棧的客房內打開窗簾邊親熱邊看演出,可以說以這種嶄新的形式來看演出,雖不是神仙卻勝似神仙,一定贏得多數遊客的喜愛,因為這將是中國乃至於世界首創啊!

策劃人:蔣敏

2006年11月於桂林

聯係電話:1368640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