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無意否定改革開放二十年的巨大成就,我知道自己今天這一切,都受惠於改革開放。我蝸居的雖然隻是一個小城,但就是在這樣偏遠的小縣城裏,也並不乏許多標誌著現代化的建築,不乏從國外湧進的許多現代化的生活時尚,也不乏許多追趕世界潮流的標語口號。但問題也恰恰出在這裏,如果以為現代化建設隻是建幾幢高樓大廈,隻是硬化幾條高等級公路,隻是把自己的黑頭發用化學物品染成黃頭發……那肯定是背離了現代化的初衷,甚至隻能是南轅而北轍。現在我們迫切需要做的,恰恰是在努力使物的現代化起來的同時,注重現代化建設中一個最根本的要素——人的現代化。
我也無意否認這些年農村(也不止是農村)在民主政治方麵取得的成就,我家鄉的父老鄉親敢於和鄉政府打官司,就是一個有力的證據。同樣的原因是,在形式製度上,我們雖然自上而下地擁有了許多完備的、無懈可擊的法律法規以及規章製度,但如果這些法律法規和規章製度不能有效進入村民的社會生活及行為之中,那麼,毋庸置疑,這些法律法規和規章製度,便隻能是飄浮於廣大而深厚的鄉村傳統文化與行為方式之上的油花。
這就是小說中徐自模、廖猴兒甚至何少春們能夠生存下去的土壤,也是造成錢書記、李書記、耿洪明們悲劇的原因。
在這裏,我是那麼迫切地感到培育起全體公民自覺遵守各種“現代製度”有效運作的社會文化心理,有多麼的重要和艱難。而培育這一社會文化心理的過程,正是實現人的現代化的過程呀!
我曆來認為,看待生活有兩種不同的方式和角度,一種是從上往下看,即從國家意識的角度看,一種是從下往上看,即從民間的角度看。從上往下看,我們看到的是生活應該是什麼樣子,而從下往上看,我們會看到生活實際是什麼樣子。正是由於在“生活應該是什麼樣子”和“生活實際是什麼樣子”間存在的不同步,才有了我這部書裏記敘的黑色幽默的故事。
我想,作為一個有責任感的作家,理應當把觀察生活的角度放在從下往上看上,並且不應該喪失直麵現實的勇氣。
在這部小說殺青的時候,我們國家已經加入了世貿組織,而對於我個人和家庭來說,還有一件喜事值得慶賀,那就是在祖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那天,我的小孫女來到了人間。我相信,隨著社會的進步,他們將會比我們,比他們的父母,生活得更幸福。
衷心地祝福這個世界!衷心地祝福我的小孫女!
賀享雍
2001年11月2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