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電網則有1座500千伏變電站和1座220千伏變電站停運,二灘電站4條500千伏送出線路一度停運。自1月22日起,四川因受雨雪冰凍災害影響,停電麵積達5460平方公裏。大範圍、大麵積地停電,導致全省5343戶工礦企業停產。古藺縣因高壓輸電幹線損毀,全縣停電。

江西省的電力毀損情況最為嚴重:

該省累計損壞500千伏線路15條,占總數80%,其中倒塔112基、斷線133處;

停運500千伏變電站2座,占總數30%;

累計損壞220千伏線路58條次,占總數40%,其中倒塔113基、斷線175處;

停運220千伏變電站35座,占總數60%;

累計損壞110千伏線路168條次,占總數40%,其中倒杆362基、斷線307處;

累計停運110千伏變電站112座,占總數50%。

大麵積電力中斷導致災區工業生產受到很大影響,其中湖南83%的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江西90%的工業企業一度停產。

另外,停電還使災區城鎮水、電、氣管線(網)及通信等基礎設施受到不同程度破壞,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

據民政部初步核定,此次災害共造成129人死亡,4人失蹤;倒塌房屋485萬間,損壞房屋1686萬間。因災直接經濟損失達1516億元人民幣。農業和林業遭受重創

2008年1月中旬到2月上旬,南方的大雪肆虐之後,大部分地區民房倒塌;林地受損,森林受災麵積34億畝,種苗受災243萬畝,損失67億株;農作物受災麵積217億畝,絕收3076萬畝;良種繁育體係受到破壞,塑料大棚、畜禽圈舍及水產養殖設施損毀嚴重,畜禽、水產等養殖品種因災死亡無計其數。

截至1月24日11時,僅安徽省就有16個地市受災,災害已造成直接經濟損失877億元,其中農業損失566億元人民幣。

1月12日以來,安徽省連續發生3起降雪天氣。其中18日開始的一起降雪雪量較大,18至20日沿淮、淮北和大別山區降大雪到暴雪,21至22日降雪減小。大雪過後,沿淮、淮北積雪深度10厘米以上,大別山區25厘米以上,嶽西、霍山部分鄉鎮最深達50厘米。

另外,六安、安慶、池州、巢湖、宣城、銅陵、黃山、滁州、阜陽、宿州、亳州、合肥12個市受災人口達300餘萬人,轉移安置4288人,因災死亡1人;農作物受災麵積150千公頃;倒塌房屋3635間。

災情較重的大別山區和皖南山區有50多個鄉鎮道路不通,部分鄉鎮電話、供電中斷,主要集中在大別山區的舒城、金寨、霍山、嶽西、太湖等縣。

其中六安市32個鄉鎮道路不通,19個鄉鎮的110個村供電或電話中斷;嶽西縣17個鄉鎮道路不通,影響到30萬人;太湖縣8個山區鄉鎮道路不通,影響到22萬人。

湖北省此次持續雨雪及低溫冰凍天氣共造成780萬人受災,因災直接死亡5人,另外,因雪災造成交通事故死亡9人。緊急轉移受災群眾723萬人。農作物受災麵積4813千公頃,其中絕收379千公頃。倒塌房屋11萬多間,損壞房屋33萬間。因災直接經濟損失143億元。

此次降雪是湖北省16年來最嚴重的降雪。十堰、恩施、鹹寧、黃岡、宜昌等地受災較為嚴重。其中十堰市和宜昌市連續低溫、降雪分別創下53年和30年紀錄,有49個縣市積雪深度維持在5厘米以上,12個縣市積雪深度超過10厘米。

四川作為我國重要的農業大省,此次冰雪災害對盆地四周山區的馬鈴薯、油菜、枇杷、草莓、樹上保鮮柑橘等作物造成巨大損失,全省農作物受災達9601萬畝,成災3731萬畝,絕收554萬畝。

全省畜牧業因積雪壓塌圈舍37萬平方米,死亡牲畜52萬頭(隻)、家禽4137萬隻,林業造林地受災麵積7837萬畝。居民生活受到嚴重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