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回鄉見聞(1 / 1)

聽說家鄉發生了巨大變化,窮鄉僻壤變成了一個充滿神奇色彩的森林公園。我早想回家看看。今天終於如願以償了。

我在河邊的一個地方下了班車。這兒原是個小小的渡口,如今架起了一條鋼筋水坭大橋。隻見橋上不時有或進或出的大車小車。

我在橋頭邊的商店外租了一輛三輪小車,叫車夫把我帶到一些景點去。哦,變了,真的變了,我的家鄉!山更青水更秀,處處顯出森林公園的風貌。

過去,由於河水阻隔,家鄉偏僻閉塞,貧窮落後,舉個例子就能說明問題:很多姑娘往外嫁,很多男子當光棍。

聽說早幾年上級派來一個戴眼鏡的大學生來當村長。新村長初來,沒有這會那會,沒有高談闊論,隻見他約上老支書等人天天跑,跑遍了我們神泉衝村的山山水水,七村八寨……直到有一天,村委在村小學校召開村民大會。會上,大學生村長先莫名其妙地給大家講了陶淵明桃花源的故事。接著說:“桃花源雖美,但與世隔絕,不為外人所知。我們神泉衝更美,但也與世隔絕,也不為外人所知。我們要想辦法讓外人知道。我們山裏有瀑布,有仙井,有溫泉……有很豐富的旅遊資源。我們要好好開發,便我們神泉衝變成一個森林公園……”

三輪車把我送到瀑布景點。遠見一股溪水從對麵山上奔瀉而出,衝下近百米深的水潭裏,發出萬馬奔騰的響聲。觀瀑亭上站著一群遊客,他們不時發出嘖嘖的讚歎聲。不知是誰,吟出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一幫人不禁跟著吟誦起來:“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哎呀大侄子,你在這裏。”有人在背後拍拍我的肩膀。

“喲,老支書。你找我?”我返身見是他,說。

“你愛人從省城打來電話,說你回來啦!你怎麼不先打個招呼?我們好去接你呀!”

“嗨,回家嘛!要人接,不像話。”

接著,老支書帶我去看金山仙井。此景過去從未被人發現過,是大學生村長來後幾人踩景時意外發現的。這個井很奇怪:在石山的半頂上,一個小鍋般的石坑,坑內有一股清水,僅夠三四個人喝,喝完後不久又冒出同樣多的清水。我捧起一捧來喝,喲,甜津津涼絲絲的,沁人心肺。

我們又看了兩個景點。這期間我問起創業的經過,艱難的程度。老支書告訴說,確實遇到不少困難,主要是缺錢。開始,村委組織村民種藥材養山羊,村裏也辦起相應的企業。安排上是,沒錢時先修路,整理各個景點,村民們很樂意獻工出力;有了點錢後就架橋,蓋亭樓房屋。更多虧了村長,他一下從家裏拿來了三十萬元——他父親是城裏的個體老板。

啊,好村長!你舍棄城裏寬裕的生活而來這裏出力吃苦,為村民辦實事。多少可貴的精神!

老支書還告訴說,如今村民們的生活好多了,人均收入翻了幾番……

最後我們來到神女泉景點。神女泉有一個美麗動聽的故事,神泉衝也因此而得名。這裏原來隻有一口大溫泉,如今側旁多了一排房子。老支書說,那是商店酒家旅館,來旅遊的人就在這裏吃飯住宿。

“我今晚不回家,就在這裏住了。”我說。

“好!我陪你。今晚我們叔侄好好聊聊。你是作家,應該寫寫我們家鄉有變化,寫寫家鄉人的創業精神,更要寫寫我們的大學生村長。沒有他,家鄉絕不會有今天這個樣子。”老支書由衷地說,古銅色的臉上泛出一抹光彩。

“一定!找村長來,我們一起聊。”這時我才想起要見他。

“他不在家。早些天走的,說是到外麵走走看看,回來繼續發展自己。”

可惜,我沒能見到家鄉的新村官!

丟下行李,我就迫不及待地拉老支書下溫泉洗浴。

時值春末,水溫正相宜。正泡著洗著,一陣配上音樂的故事的喇叭聲在耳邊響起:“很久很久以前,一群仙女在天上發現凡間這個地方有一團蒙蒙白霧,終日不散,看不清霧氣下的景物。她們就猜想,霧氣一定罩著好景致,就往凡間降落。哦,白霧下原是一個偌大的溫泉。仙女們忙脫衣解帶,撲通撲通跳進溫池裏。泡啊洗啊,好愜意好神爽……此後隔三差五,仙女們就下來沐浴。泡夠了洗夠了,霧氣便凝成一朵七彩祥雲,把她們冉冉托往天上……”啊,我們,所有在洗浴的人都被撩逗得飄飄然起來,感到自己就要變成騰雲駕霧的神仙……

2002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