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事業單位會計舞弊的主要成因及治理措施探析(1 / 2)

事業單位會計舞弊的主要成因及治理措施探析

財經縱橫

作者:張薇

摘要:會計舞弊行為不僅有損於社會和人民的利益,也會對穩健運行的經濟市場產生極大幹擾,防範和治理會計舞弊行為,應成為每個會計崗位工作人員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文章針對事業單位的會計舞弊行為展開討論,首先分析了事業單位會計舞弊行為出現的成因,繼而深入探討治理事業單位會計舞弊行為的相關對策及建議,希望以此能夠遏製事業單位的會計舞弊現象,更好改善單位的財務內控工作。

關鍵詞:事業單位;會計舞弊;治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5)003-000-01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不斷完善和市場貿易的蓬勃發展,會計在社會經濟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但是,日益嚴重的會計舞弊現象,例如假賬真做、虛報冒領、模仿筆跡、財務包裝等對社會正常的經濟秩序和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平穩運行產生了極壞的影響。為提高事業單位的會計管理水平,改善單位財務內控工作成效,我們有必要對事業單位的會計舞弊現象成因及治理對策進行探討,以進一步加強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內部控製和外部監督。

一、事業單位會計舞弊行為的成因分析

針對愈演愈烈的會計舞弊行為,會計工作人員隻有分析其舞弊現象出現的成因才能夠更有針對性地進行會計舞弊行為的預防和治理。對此,筆者結合於公路事業單位的從業經曆加以分析,當前事業單位會計舞弊行為出現的成因大多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麵:

(一)會計基礎工作薄弱,從業人員素質較低

作為會計工作的核心,會計基礎工作通過對單位會計信息的整理、處理和利用,能夠對單位的財務活動進行監督和核算。就當前而言,會計基礎工作薄弱已成為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共性問題,對單位財務控製工作有效性的提高也帶來了很大影響。此外,由於眾多事業單位存在會計人員素質較低的現象,導致會計人員不堅持原則,盲目聽從和執行領導指示的現象時有發生,增大了單位會計舞弊現象出現的幾率。

(二)會計法律法規不完善,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就目前而言,事業單位負責會計人員的工資待遇和行政關係,但財政部門卻對單位的會計業務進行指導,會計人員的工資福利和人事任免都不受財務部門的管製,這種不健全的單位會計管理規定增大了對事業單位會計人員業務行為的監督和處理難度。此外,由於受到現有條件的限製,各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管理水平普遍呈現較低狀態,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這些因素也為會計舞弊現象的出現創造一定條件。

(三)財務內控體係薄弱,外部監督執行乏力

財務內控和外部監督是約束會計行為、保障信息真實性的兩種主要手段,但是當前不少事業單位在財務內部控製工作方麵做的不盡如人意,在單位財務的內部監管、信息溝通、控製活動、風險評估等多方麵都很難工作到位,限製了單位內部會計控製效力的發揮,也增加了會計舞弊現象的發生概率。另外,在社會監督方麵,現有的民事訴訟和行政處罰難以產生真正的震懾作用,懲治不嚴、打擊不力的社會監督體係很難發揮其應具有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會計舞弊的不良風氣。

二、對事業單位會計舞弊治理措施的思考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