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事業單位會計舞弊的主要成因及治理措施探析(2 / 2)

為更好遏製事業單位會計崗位可能出現的舞弊行為,提高單位內部財務管理有效性,會計工作人員應在深入分析會計舞弊行為成因的基礎上深入思考,探究能夠預防和治理事業單位會計舞弊行為的具體手段措施。筆者認為事業單位會計舞弊行為的治理手段主要可以從以下幾方麵著手:

(一)重視會計基礎工作,吸收高素質會計人才

為保障會計信息準確性,事業單位首先就要對本單位會計基礎工作加以重視,要進一步將會計方法、帳務處理形式和原則進行細化,增強會計信息處理的科學性和可控性。另外,在會計實務方麵,事業單位也應盡可能減少其可選擇性,製定法律化、統一化的會計材料製作和使用原則,加強對會計信息準確性的掌控,通過對先進科技成果的運用降低會計業務過程中的“人為隨意性”。此外,事業單位還應加強高素質、高水平財會人才的培養和吸收,以不斷提高單位會計管理效率,杜絕會計舞弊現象的出現。

(二)完善相關政策規定,提升會計管理水準

筆者認為,若要進一步提升事業單位的會計管理水準,首先就要對財政部門的管理權進行擴大,提高其對單位會計業務的管理權威和管理權限,同時將會計崗位人員的待遇福利和人事關係都交由財政部門進行負責,以增強單位財務部門對會計業務的監督管理職能。此外,政府及社會也應加強相關規定和政策的製定,加大會計舞弊行為的執法力度和法律責任,同時對現有執法監督機製加以健全,增進會計法律相關知識的宣傳教育,從源頭上避免會計舞弊行為的發生。

(三)加強單位財務內部控製,提高會計監督有效性

在會計舞弊行為的防範方麵,加強單位財務內部控製是最為主要和有效的方式之一,對事業單位而言,其應不斷優化自身財務內控體係,對會計控製的目標進行明確,同時通過對財務內控環境的營造和內控方法的合理使用,牽製和分離內部財務部門職能職務,實現對財務控製和監督效用的加強。此外,事業單位還應強化會計業務的社會監督,提高會計造價成本和風險,加大會計舞弊查處和懲罰力度,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夠發揮有效的警示作用,有助於徹底杜絕會計舞弊行為的發生。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事業單位會計基礎工作的薄弱、相關法律法規的不健全以及單位財務內部控製和外部監督工作的不到位導致現階段事業單位存在一定程度的會計舞弊行為。對此,事業單位應從強化本單位會計基礎工作、完善會計管理政策規定以及強化單位財務內控工作等幾方麵著手,同時結合本單位會計管理工作的實際情況,加強日常會計監督和管理,這樣才能切實遏製單位會計舞弊現象,更好促進本單位財務管控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盛麗.會計電算化環境下的會計舞弊及其防範[J].中國市場,2012(01):70-71.

[2]王波.淺談會計舞弊產生的原因及其防範[J].現代經濟信息,2014(03):291.

[3]秦旭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內控管理薄弱環節及應對措施[J].中國外資,2013(02).

作者簡介:張 薇(1976-),女,黑龍江蘭西人,蘭西縣公路管理站財務股,會計師,大學本科學曆,研究方向:財務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