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從教育技術學的發展史分析,還是從教育技術學研究範圍的分析,可以看到離開信息技術,就不可能產生教育技術學;沒有了信息技術,教育技術學的研究範圍也就沒有了自己的特點。再從信息技術對教學的影響看,信息技術的每一次發展都對教學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所以,筆者認為教育技術學的研究對象是信息技術的教學應用,目的是利用信息技術促進教學改革。教育技術學則是一門研究利用信息技術改變教學傳播因素,實現教學係統優化,促進人們對教學信息傳播和掌握的一門學科。信息技術的教學應用是一種現象,這種現象是由於信息技術不斷發展對教學產生影響而產生的。
教學係統是一個信息傳輸係統,任何一種信息技術能夠應用於教學是理所當然的。但是不同的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在不斷地對教學係統中各個要素產生不同的影響。首先,不同的信息技術應用於教學係統,引起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習者學習方式在不斷改變。其次,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以及存儲方式等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同時教學內容的傳輸過程也一改以往的麵對麵教學,在距離以及工具上產生變化。最後,信息技術的應用對整個教學係統的環境也產生影響,形成各種不同的教學環境,比如多媒體教學環境、虛擬教學環境等。
在信息技術在教學應用中,會遇到的一係列的問題,例如:在教學中使用什麼樣的信息技術?如何在教學中把信息技術應用的潛能和效益充分發揮出來?如何利用信息技術實現對教學的預期目標?如何對信息技術應用效益評價?等等。對信息技術應用於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大體可以歸結為兩類,一類是“用什麼”的問題,一類是“怎麼用”的問題。第一類主要是選擇的問題,因為沒有任何一種“超級媒體”適合於所有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或教學對象。第二類是效益問題,為了優化教學係統怎麼應用信息技術,前麵分析到的“資源建設”和“教與學的應用”都是這一類的問題。而這兩類問題是相互關聯的。正是這些問題構成了教育技術學的學科研究領域,也是教育技術學學科知識形成的源泉,問題的解決過程是教育技術學知識實踐應用的場所。
6 總結
從語言產生到19世紀前,無論是信息技術的發展還是社會的發展,都是非常緩慢的,社會對人才的需要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緊迫。這期間人們雖然將信息技術應用到了教學中,但是就信息技術對教學影響的關注和研究還是很少的。教育的對象是人,所以人們將重點放在了對人的心理研究、對知識特點的研究和教學規律等方麵,希望能從這些方麵的研究成果中發現促進教育教學發展的秘密。不可否認,這些方麵的研究對教育教學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促進的作用,但是從19世紀後,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知識積累劇增,社會對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這就讓人們從新審視信息技術對教學的影響,力求從以信息技術為依靠改革教育,促進教育的發展,從而促使一門新學科的產生。教育技術學的產生既是教育科學發展邏輯的必然,更是社會需求的必然。從教育技術學的產生和發展中可以看到,沒有信息技術就不可能出現教育技術學,教育技術學的研究也就沒有自己的特點。因此,筆者認為教育技術學的研究對象是信息技術的教學應用,教育技術學即是一門研究利用信息技術改變教學傳播因素,實現教學係統優化,促進人們對教學信息傳播和掌握的學科。
參考文獻
[1]楊開誠.教育技術學何以作為一門學科[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0(6).
[2]歐陽明,楊彥棟,賀衛宏.從我國電化教育的發展曆史看其發展特點[J].電化教育研究,2011(9):106-108.
[3]楊彥棟.中國教育技術學理論體係構建探索[D].昆明:雲南大學,2012.
[4]南國農.讓信息技術有效地推進教學改革[J].中國電化教育,2007(1):5-8.
[5]程玉,張興柱,楊君普.淺論信息技術的發展曆程及主要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8(19):19-20.
[6]李澤清,王經錫.信息技術的界定及發展曆程[J].科技與社會,2009(3):52-53.
[7]郭文革.教育的“技術”發展史[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11(3).
[8]麥克盧漢.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M].何道寬,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9]克拉耶夫斯基.教育學原理[M].張男星,等,譯.北京:教學科學出版社,2007.
[10]賈甄陶.認識論引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1]汪基德.中國教育技術學科的發展與反思[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12]焦健利.教育技術學基本理論研究[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8.
[13]南國農.教育技術理論研究的新發展[J].電化教育研究,2010(1):9-10.
[14]北京師範大學教育技術學院學術委員會.教育技術研究新進展:第1輯[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11).
[15]項國雄,趙芸輝.從《電化教育研究》刊發的論文看教育技術學研究的現狀和發展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08(3):26-32.
[16]管會生,王玉玨.中國教育技術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基於5種教育技術學術期刊10年論文的分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18):42-45.
[17]陳瑜林.我國教育技術學博士學位論文元分析[J].電化教育研究,2011(7):4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