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 記

四川軍政府壹圓銀圓雖然與民國同時誕生,但卻是在戰亂中發展起來的。壹圓銀圓生產分為兩個時期。第一時期從 1911年 12月成都東校場清軍嘩變成都大亂開始,到 1916年蔡鍔護國軍北伐入川為止,共 4年。這 4年中,軍隊沒有防區,銀圓由北洋政府統一組織生產,均由成都造幣廠生產。第二時期從 1917年劉存厚與羅佩金、戴戡爭奪四川領導權之戰開始,到 1934年劉湘與劉文輝爭奪四川霸主為止,共 17年。這一時期是防區製時期,銀圓由成都造幣廠和各軍閥造幣廠生產,是成都版和軍閥版並列時期,最後銀圓歸於統一。

四川幣製混亂,在防區製形成後達到頂峰。軍閥各自為政,自委官吏,征收租稅,猶如古代的諸侯國。不但四川軍政府銀圓不能出省使用,即使在四川省內各個防區之內也不能流通,儼如獨立的國家。申彙狂漲,物價高居,四川人民因此深受其害,加上巨額的戰爭費用和征收各種苛捐雜稅,川民已經苦不堪言。但是,作為硬通貨的軍政府壹圓銀圓在整個軍閥混戰時期卻直接和間接地阻止了四川地區的通貨膨脹,實實在在為四川人民做了些實事。我們可以想象,如果沒有銀圓壓陣,市場上不知又是何等地混亂,物價不知又要在紙幣麵前飛漲多少。從這點來看,四川軍政府壹圓銀圓對四川人民和四川經濟是有一定貢獻的。

四川軍政府壹圓銀圓以董修武告造版時期即從推翻清政府的辛亥革命轟轟烈烈地開始,到紅軍旺蒼版時期以推翻國民黨軍閥統治的革命轟轟烈烈地結束,從這個角度來說就為四川軍政府壹圓銀圓的曆史軌跡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本書收錄的各個時期的四川軍政府壹圓銀圓版式計:成都造幣廠版316、重慶銅元局版24、地方軍閥版34、紅軍版12、私版1。原來成書時有 200萬字,3000張照片,經過 10次大的修改和刪節,尚有 100萬字。本書編委會又根據多方的意見,將文章研究部分和一些有爭議的部分清理出來,另行編輯為《四川軍政府壹圓銀幣版別圖錄研究資料》。由於我們掌握的資料十分有限,書中可能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希望在修訂版中不斷完善,並借此書拋磚引玉,促進四川軍政府壹圓銀幣的研究更上一層樓。

2010年 12月於綿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