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學習方麵
高職院校一年級的學生都希望盡快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學習興趣和掌握新知識的欲望較強,但普遍對大學的學習不適應。首先,對大學和高中學習的區別認識不清楚。由於高中階段學習內容主要是文化基礎知識,學習目標是應試升學,加之高中階段的學習方法以教師講解為主且內容少,而大學的學習具有一定的專業性、探索性、自主性和多元性,因此學生對課堂上教師一節課講幾十頁的內容的講課方式很不適應,覺得抓不住重點,常常手足無措。其次,學習主動性差,動力不足。一些學生認為經過十多年的艱苦奮鬥,好不容易邁進了大學的校園,相當比例的學生有了“鬆口氣,歇歇腳”的想法,多有厭學心理,尤其是聽一些高年級學生“平時不怎麼學,考前突擊一下就能及格”的傳授就有所鬆懈。加之大學老師不像中學老師一樣督促學習,因此,相當一部分學生就放鬆了自己。再次,由於對本專業的了解不充分,沒有形成職業理想,不能正確定位,學習目的性不強,學習不夠深入。
3.人際交往方麵
高職院校一年級的學生剛剛離開家鄉、離開父母,開始獨立生活,既興奮又恐懼,他們社交欲很強,但因受個人的興趣愛好、個性差異、學習成績、生活條件不同和語言表達能力等因素的影響和限製,導致人際交往能力較弱,比如社交目的不明確、社交方法與技巧不得當、社交的盲從性等等;在同學交往中自我保護意識強,但承受挫折能力較低,獨立麵對問題和解決困難的能力也較弱,由於同學之間相互之間了解不多,交往比較謹慎,同學之間的關係簡單,團結並不緊密,矛盾衝突也較少。
4.心理方麵
高職院校一年級的學生麵對新的環境,具有自我約束力,能遵守紀律,對集體依戀,有較多的從眾心理。部分學生對自己考入高職院校不滿意,對自身主客觀條件不滿意又無力改變,容易產生無奈的自卑心理和屈才心理,表現在生活上不安心、學習上有挫傷、情緒上不穩定;有部分高分考生,因為高考誌願填報或者是其他原因沒有被本科院校錄取,總覺得在專科學校有些屈才,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思想。還有些學生產生逆反心理,表現在對政治理論學習厭煩甚至抵觸,對思想教育和紀律製度很反感,不願意向先進學習,甚至對一些比自己好、比自己先進的同學產生嫉妒心理。
5.道德方麵
道德觀念初步形成,有一定的道德評價能力,但從整體上看,由於知識水平不高和社會經驗不足,對社會上真善美和假醜惡的辨別力不強。雖然有較強的正義感,但對某些問題的認識和處理顯得是非觀念不清。
(二)高職院校二年級學生的特點
經過一年的學習,高職院校二年級的學生在各方麵都打下了一定的基礎,隨著對環境的熟悉,自我的未知恐懼、迷惘和發展心理壓力大大減小,心理承受能力、協調關係能力和時間管理能力等都大大增強;同時,隨著各種學習和活動的展開,學生之間來往增多,同學關係複雜起來,每個學生的特點也都相繼表現出來,並有所發展,各種苗頭和問題也產生並逐漸暴露出來,二年級大學生進入了矛盾的暴露和發展階段,情緒上呈現出一種興奮的特點。主要表現為:
在思想政治方麵,大部分高職院校二年級的學生在思想政治上逐步走向成熟,多數學生有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表現在政治上關心國內外大事,積極參加學校的各種有益活動,思想上爭取進步,希望加入黨組織。
在學習方麵,高職院校二年級大學生處在大學學習中間階段,既無新生的自豪感、興奮感、新鮮感和對環境的不適應,又無大三學生麵臨的畢業壓力和挑戰,大部分學生開始適應大學生活,加上專業課程增多,專業方向明確,使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習熱情高,學習氣氛更加濃厚。隨著自學能力的逐漸增強和專業方向逐漸明確,他們在聽課、學習課本知識的同時,能夠獨立地汲取有用的知識,並經常考慮職業定向問題,對未來的設計也日益增多。但是高職院校二年級學生在學習成績上好壞差異也逐漸顯現,雖然學習目標遠大、態度端正的學生占主流,但也有極個別同學出現一學期幾門功課不及格的現象。
高職二年級的學生道德觀念已基本形成,功利意識增強,道德習慣正在養成,但缺乏自覺性和道德意誌的堅定性。
(三)高職院校三年級學生的特點
進入三年級以後,畢業即將來臨,學生大部分理論學習任務已經完成,課程安排一般比較少,學生更多的時間是在單位頂崗實習。大三學生的學習目標、學習態度、學習興趣已定型化。在學習上他們考慮更多的則是現在所學的知識技能將來能否在各種工作中派上用場,即專業能否對口的問題。他們中許多人積極參加國家級考試,獲取各種技能證書,或者準備專升本考試。部分學生學習上存在失落感、缺憾感和緊迫感,在實習崗位上普遍有“書到用時方恨少”的體驗。由於實習單位比較分散、遠離學校等原因,多數學生考慮自己的就業較多,關心集體不夠。多數學生認為大學成長的大局已定,不再作更大的努力,保證自己在畢業前不出差錯,力求有一個圓滿的結局。高職院校大三同學中的兩極分化更加明顯,一些同學自信心更足,發展態勢更好,而一些同學自卑感更重,發展動力更差。大家對畢業歸宿追求日趨清晰、確定,類別性分化更加突出。隨著教育教學重點向專業教育的側重,每個人個性化發展更加突出。
通過專業頂崗實習,了解社會,高職院校三年級學生的競爭意識和服務意識明顯增強,愛崗敬業精神得到強化,但是缺少艱苦創業的思想準備。
第二節高職院校職業道德教育實施大綱
高職院校培養的學生不僅要有較高的知識水平、紮實的專業技能,而且更要有正確的政治方向、先進的思想理念、高尚的道德情操。高職院校對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良好的職業道德意識不可能自然形成,是在長時間的教育與培養中慢慢積累起來的。高職院校學生隻有在提高自己專業知識、實踐能力的同時提高自身職業道德素質,才能真正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能在未來激烈的競爭中立穩腳跟,謀生存,求發展。為對高職院校學生進行係統的職業道德教育,必須製定職業道德教育實施大綱,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分步實施,突出重點。對高職院校學生進行係統的職業道德教育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啟蒙階段、理解階段和實際運用階段。
一、職業道德教育啟蒙階段
高職院校職業道德教育啟蒙階段主要是針對一年級的學生,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具有較強的道德觀念,養成良好的社會公德和文明習慣,自覺遵守大學生行為規範,具有較強的集體主義觀念,能正確理解國家、集體、個人三者的關係,熱愛集體,關心他人;認識專業,熱愛專業,對今後從事的職業、崗位所需的職業道德有初步的認識,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方向,穩定專業思想,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和職業理想,合理規劃大學生活。
啟蒙階段職業道德教育的內容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教育;愛國主義傳統教育;以集體主義為核心的人生觀教育;社會主義榮辱觀、道德觀教育;遵守社會公德,培育職業精神。
啟蒙階段職業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徑:首先,開設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公共職業道德的基礎理論等必修課和選修課,重點講述職業道德規範及職業生涯規劃與設計的相關內容,把職業道德教育貫穿於思想道德與法律課、公共職業道德的基礎理論和就業指導課程之中,加強學生政治理論、時事政策、法律法規、校風校紀、社會公德的學習,培養學生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念,提高他們的政治素質和道德水平。其次,在專業課教學中進行與專業相關的職業道德的啟蒙教育,帶學生進行生產見習,邀請老教師、優秀畢業生進行專業介紹,使一年級學生真正了解與專業相關的職業及其素質要求,對今後的職業和崗位有初步的了解,形成感性認識。再次,加強新生入學教育。結合新生入學教育中的專業思想教育,對新生進行愛校、愛係、愛專業教育,向新生介紹學校的概況,所在院係的專業設置、師資狀況,本專業的現狀、社會需求、發展前景等,參觀專業學習設施,如實驗室、操作間等;向新生介紹本專業的課程體係、課程設置、學分構成等。讓學生從入校開始就認識專業、了解所學專業和職業的關係,了解專業發展前景,把握專業發展趨勢,明確職業演化、發展、分類及職業對人的素質的要求,在思想上、觀念上早做準備,使學生從入學開始就清醒地認識到職業道德的養成是今後就業的關鍵,也是能否走向成功的基礎。最後,利用課餘時間在學生中開展“職業生涯設計大賽”,通過該活動讓學生學會正確評價自己、認識自我,引導學生轉變角色,盡快適應高職院校的學習生活,確立職業目標,樹立牢固的專業思想,養成自覺學習、獨立生活、注意個人修養的良好習慣,
啟蒙階段職業道德教育的主要方法:第一,以灌輸教育為主。灌輸式教學法,作為理論課教育的基本方法是實現職業道德教育目標的有效手段,長期在德育教育中被廣泛運用,並取得巨大成效。社會主義的職業道德屬於意識形態教育,集體主義和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是不可能自發、盲目地產生,隻能通過教育、學習等自覺的方式才能掌握和確立。職業道德灌輸教育的重點應放在“社會主義的職業道德觀”、“學生所學專業在今後就業以及社會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未來社會和職業發展對學生的素質要求”、“全麵認識自己和社會”等問題上,幫助學生了解個人的興趣、能力、性格,分析優勢和不足,從而不斷完善自己,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方向,樹立愛崗敬業、為人民服務的職業觀和職業理想。第二,把職業道德理論知識教育和行為習慣的培養相結合。學生道德品質的形成是在各種活動中能動地體現出來的,高職院校在加強一年級學生的職業道德理論教育時,還必須加強學生的管理和指導,從學校規章製度入手、從專業入手、從細節入手,引導學生遵守學校的規章製度,積極參加學校、係部、班級組織的各類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有所感悟,在實踐中提高修養,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品質。高職院校要幫助學生從一年級就開始按學校的要求和職業生活的準則去做,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第三,加強教育,嚴格管理。高職院校的學生多為文化基礎較差的學生,對紀律較為鬆懈,作風比較拖遝,嚴格管理顯得更為重要。嚴格要求是為了使學生明辨是非,樹立學習、生活上的正確態度和良好的行為習慣。嚴格要求學生是高職院校一切教育教學人員的共同責任。身教重於言教,學校的管理者、教育教學人員必須以身作則,首先嚴格要求自己。實踐證明,嚴格要求會使學生更健康地成長。
二、職業道德教育理解階段
高職院校職業道德教育理解階段主要是針對二年級的學生。大學二年級是高職院校學生學習任務最繁重的階段,大量的專業課都將在這一年中完成,對於二年級學生來講,確立正確的專業學習方法、學習目標,建立明晰學業規劃意識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這個階段的職業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引導大學生“知專業、樹學業、思發展”,幫助他們在充分認識自我、了解就業環境的基礎上,熱愛專業,樹立正確的學業和職業目標,真正做到知專業、愛專業、學專業,勤奮學習,努力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初步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行為習慣,懂得奉獻與索取的關係,把個人前途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結合起來,做社會主義合格的建設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職業道德教育理解階段的重點是對學生進行“愛崗敬業、勤學苦練,做合格專業技術人才”的教育,具體包括:弘揚和培養民族精神;當代青年曆史責任教育;職業理想、職業態度、職業責任、職業紀律教育;良好職業心理素質教育;培養正確的就業觀。
職業道德教育理解階段教育的主要途徑為:首先,開設行業職業道德、就業指導、求職麵試技巧等方麵的必修課或選修課,以個案教學講授為主,針對不同想法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對學生進行係統的職業道德理論教育,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和職業理想,使他們對涉及就業的相關知識和技能有一個全麵的了解,從而紮紮實實打好專業基礎,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培養科學的思維方式,鍛煉較強的實踐能力,幫助他們根據各自的個性特點確定職業發展方向,設計職業發展計劃,進一步拓寬知識麵,有針對性地提高各方麵的能力。其次,學生工作部、團委以及各係分別舉辦以專業職業道德為主要內容的座談會、演講比賽、辯論賽等活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態度,增強職業情感,明確職業責任,遵守職業紀律;鼓勵學生通過經常參與社團活動、勤工儉學、社會實踐等加強專業知識學習,豐富自己的社會實踐經驗,完善自身的職業生涯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