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的可是王宮護衛,此等護衛由韓瑞、韓錦、韓雷、韓淩四位王宮護衛高手統領,天下誰人不知,此等人物不會輕易現身於人間滄桑之地,由此可見此等物品的重要性。
隻見荊中舟右手持劍,劍下垂,劍刃上還留有鮮血,荊中舟背對著王宮大將道:“三千士兵何以恐懼,留下東西,不然下馬一決勝負,”“口氣還不小,竟不把王宮放於眼中,看我等怎麼收拾你二人。”韓淩道。
韓瑞對荊中舟說道:“你等是何人?敢殺楚王之人,活的不耐煩了,你知不知道我等為何人?”正在氣頭上的荊中舟答話道:“扯淡,我管你是誰,我隻要那東西,你們看著辦。”蘇三說:“大哥,別跟他廢話了,我倆就來個速戰速決,殺他個痛快。”此刻荊中舟說道:“二弟,大哥就衝你這句話,你我二人今天就來個痛快的。”韓瑞聽到他二人的談話,臉上露出很是不愉快的表情,“大哥,這倆小子一看就不是正經人,還是速戰速決,我們還有任務在身,不能再耽擱。”二弟韓錦很氣憤的說,接著韓雷、韓淩也跟著說道:“二哥說的對,再猶豫,黃花菜都涼了。”麵對眼前的情景,不由的有一種壯烈的感覺。
兩方互相對持,想不到在此間展開一陣陣的廝殺。
這幾人剛說罷,四人出劍飛躍下馬,雙方互奔而去,一觸麵就打的不可開交。荊中舟與蘇三左擋,右劈。此二人絕非等閑之輩,荊中舟劍法高深,隻見他左一劍,右一回旋,接著就是一陣精刺,那四人隻得暗暗叫苦,心想:“此人絕非等閑之輩,劍法如高明,看來要有一場惡戰在所難免了。”而蘇三也不是吃素的,他的劍法快而變化多端,他上劈,下刺,左一擋,右一劍,隻苦的四大護衛隻擋不攻擊了。
不過這四人也非等閑之輩,二對四,至少四人還占優勢,在此打鬥之中,荊中舟與蘇三快支持不住了,特別是韓瑞,他二人過了幾十招,韓瑞也未有一點退縮之意,這時荊中舟見車中東西,想起先前官兵的談話,就趁四大高手不注意,一個臨空霹靂,將箱子劈開,拿出寶劍,他見這是一柄極為上品之寶劍。
此劍與一般劍的長度相同,精鋼所製,劍身中央以淡桃紅色為主,上有白色雪花紋。劍刃雪白,劍柄為淡綠色,有紅寶石鑲嵌。
荊中舟起劍,向四大將軍飛躍去。這一來可叫他們叫慘。荊中舟持劍一橫削,三位將軍的劍被削斷,隨後又一刺,這三位將軍隨之便倒下了,而韓瑞卻沒有,但此劍非同小可,一陣廝殺後,老大也隨之倒下。
今日他二人不僅斬殺了楚王身邊的四大王宮護衛及其在場所有官兵,且奪走楚王的東西,此事不一般啊。蘇三與荊中舟拿著劍和水晶棺材遠去。他二人走後,一人於地上緩緩爬起,原來四大高手之首的韓瑞並沒有死,隻是受了重傷……
荊中舟與蘇三拿到水晶棺材和寶劍後,直接前去荊中舟家中。二人到家後,將蒙靈寒放入水晶棺材,荊中舟向棺材中撒入花瓣,很不情願的蓋上棺蓋。
荊中舟將棺木運至仙霞穀對麵的山崖中。荊中舟想在山崖之上雕一個塑像,也就是蒙靈寒的塑像,這是一個非常艱巨的任務,因為一來這蒙靈寒是可是一位美女子,其次此雕像甚是巨大。於是乎荊中舟日日前往仙霞穀去完成他的夙願。
另一邊,話說受了重傷的韓瑞回到王宮大殿後,將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訴了楚王,楚王聽了非常惱怒,說立馬找出那倆人,殺之而後快。大哥荊中舟的心事已完,蘇三也覺得輕鬆了許多,見他於街上閑逛。卻殊不知身後有人跟蹤,這人乃韓瑞手下,此人甚是厲害,因為一路之上蘇三並未發現異常。此人一路跟來,看形勢已然探清蘇三之細情。
靜靜的深夜之下,有兩人秘密談話,原來就是白天跟蹤蘇三之人,另外一人就是韓瑞,韓瑞說道:“事辦的怎樣了?”那人說:“稟大人,您說的事情小的已經辦好。”韓瑞接著說道:“好,我們今晚就行動。”哈哈哈哈……奸笑之聲充滿了黑夜。
皓月當空,夏季的蟲聲回蕩於耳邊,忽然,一黑影從蘇三窗前掠過,蘇三立即醒來,持劍起身,他夫人帶有睡意的問道:“夜深了,你幹嗎去啊!”“門外有人,我去看看,你小心點,以防有變。”蘇三說,他夫人又說道:“你也小心一點,不要讓人家擔心。”蘇三起身道:“不會有事的,放心好了。”語罷,蘇三轉身,出門,回身關門,便向東廊走去。剛走出幾步,蘇三便看見幾個黑衣人,他抽劍問道:“來者現身一見。”黑衣人一聽,便一聲口哨,於是乎四下裏出現了眾多黑衣人。還沒等蘇三說什麼,便聽見一聲“殺!”這些黑衣人便向蘇三衝殺過來,蘇三並不慌,他一遇黑衣人,便是一陣殺戮,他是左擊右擋,橫劈縱防,一陣廝殺後,幾十人便倒下了。
就在此時,他聽到一聲聲的慘叫聲。他夫人以及家人遇難,他一轉身道:“夫人!”,不料一人攻他後背,蘇三沒注意,隻感到眼前一黑,便倒下去了。可憐一位英雄就這樣死於不明不白中。
這些黑衣人殺光蘇府上百口人,走後,便一把大火將蘇府燒得幹幹淨淨。
消息傳得很快,仙霞穀的荊中舟已然知道此事,見他放下手頭的事,急促的趕到蘇府,還未到蘇府,就已經聽到旁人議論此事。心急的他立即趕到蘇府,遠遠見青煙徐徐。荊中舟心中一滲,來到蘇府前,見蘇府已然化為廢墟,旁觀的人討論道:“不知是誰幹的?真是慘呐!全家上百口人被殺,蘇爺生前一直行善。想不到,唉!”“是啊!不知蘇爺惹了誰?”……傍晚,荊中舟將蘇三一家安葬,在他墳前含淚說道:“賢弟,是大哥害了你,如果那天我二人不殺那些官兵,你也不至於全家被害,不過賢弟放心,大哥一定會給你報仇,此仇不報我誓不為人……”一日,他在驛站中聽到“雖說主人滅了蘇府全家,但還有一人沒有殺,那就是……”“哎,不要說了,以防隔牆有耳,走,回府”說罷,二人便騎馬飛奔而去。
這二人一走,荊中舟持劍騎馬,隨之而去。
二位士官在官道上飛馳,隻聽一聲“籲!”,馬兒前腿一提停下來。但見前麵一位俠士,他身穿青衣,手持寶劍,腳蹬銀色靴子,身下寶馬一匹,帥氣十足,一臉的殺氣。這二位士官一見前方有人擋道,怒道:“前方何人?竟在官道上阻擋我等去路!”荊中舟道:“二位軍爺,非在下有意阻擋,隻是在下有一個小小的問題,煩勞二位官爺相告。”士官神氣道:“問事?這年頭有人還向軍爺問事,這真是怪事。”這一句話可把荊中舟氣壞了。荊中舟怒道:“在下看在二位是軍爺的麵上,才有禮相問,不料爾等無視在下,就別怪在下不客氣了!”說罷,起身越前向一位軍爺一劈,一位軍爺倒下馬去。
另一位軍爺見此,立馬翻滾下馬來,急忙磕頭道:“大俠饒命,小人上有老母,下有妻兒,一家人靠我一人活命,你就行行好,繞我一條小命,小人感激不盡!”這荊中舟一聽道:“你是想死還是不想活了?”這官爺立馬回答道:“您有什麼問題盡管問,隻要小人知道的,小人絕不隱瞞。”
荊中舟問道:“殺蘇三之人者誰?”
“這,這……”“不說,不說好啊?我這寶劍可是幾日沒喝血了。”荊中舟舉劍要劈。官爺一見道:“好,好,我說,我說,殺蘇三之人正是金門顧具匡。”“顧具匡?”“是他。”
這荊中舟一聽是顧具匡,心中甚是一驚,原來這顧具匡是他三弟。荊中舟放走了那位官爺。騎馬直奔金門。
金門一到,隻見這裏人員雜而有序,賣肉的,買菜的,買餅的,開飯店的,開布料店的……。荊中舟直奔顧府而去,因為荊中舟知道顧具匡這人,所以走在路上,他是火冒三丈啊!因為顧具匡是他的拜把弟兄,怎會做出這種事情。一到顧府,他就用腳猛踢大門。“砰砰……”“來了。”管家喊道。管家一開門就說:“是荊大哥啊!請進!”荊中舟見管家開門,就怒道:“三弟呢?叫他出來!”“老爺不在,他出去好幾天了,不知荊大哥有何事?”“沒什麼,既然不在,荊某就告辭了”荊中舟一想:“看來他們並不知情,還是直接找到那渾小子得了。”想罷,他告辭管家,向東邊走去。
這一日,朗朗晴空,隻見一頂華貴的轎子從城門外進來,不遠處的街麵上,荊中舟手持寶劍,背對轎子站著,街麵上的人嚇得往旁邊站去。那頂轎子已經來到荊中舟的麵前,不用說,轎子裏坐的就是顧具匡,這荊中舟在這兒等了好多天才等到。在轎子中的顧具匡一覺轎子停下,問道:“怎麼不走了?”“老爺,前方有人擋路,”“就這麼點小事都解決不了,白養你們這些飯桶了。”說罷,顧具匡從轎子裏出來,一見前麵之人,就連忙上前去說道:“原來是大哥呀,好久不見了,您到什麼地方去吹風去了?”但見荊中舟轉身用劍指著顧具匡道:“見了我就叫大哥?以前幹嘛去了?今天是否該說說你的英雄事跡?”
顧具匡一聽嚇壞了,心想:“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想不到事情這麼快就暴露了?”想罷,顧具匡便回道:“大哥,你這是什麼話?這幾天賢弟很忙,再說我有什麼英雄事跡,隻不過是一些小小的瑣事。”“別裝糊塗了,你以為我笨的像豬嗎?”
顧具匡一聽不對頭,他眼珠子一眨快速後退,一伸手,從四下出來許多黑衣人。荊中舟一轉身,一揮劍道:“看來確實是你殺的,今日我非殺了你這忘恩負義的小子不可,今日就要拿你人頭祭我二弟!”
說罷,荊中舟持劍上前,街麵上的人驚叫道:“殺人了!”隻見四周的人亂哄哄的,亂叫。但見荊中舟是橫掃千軍一邊倒,立劈華山波千丈。在荊中舟麵前這些黑衣人算不了什麼,不到一盞茶的功夫,黑衣人便一一倒下。荊中舟剛剛擺平這些人,顧具匡便衝上來。此時天下起了大雨,這二人一交手,便殺的不可開交,看那荊中舟是滿懷怒氣橫劈,縱削,上一個晴天霹靂,下一個倒斬泰山,而顧具匡也是一招招的絕招使出。傾盆大雨中隻聽見“當當……”劍聲作響。二人在雨中殺了幾十回合,也不見分曉。
就在此時,荊中舟忽然想到那一把劍,原來荊中舟從一開始就沒有使用那一把寶劍。荊中舟乘機換了一把劍,這顧具匡不看便罷,一看眼睛都紅了,因為那一把劍正是王宮所要之劍。他立功心切,又一次殺上來。不過此時,顧具匡就不一定是荊中舟的對手了,因為荊中舟有寶劍在手。且荊中舟的武功比顧具匡略高一籌。
見荊中舟輕躍旋劈,月牙削,立斬華山,泰山壓頂。顧具匡隻好來劍即擋,有機必攻。荊中舟一邊殺一邊問道:“是誰指示你幹的……”顧具匡一邊擋一邊說:“殺了我也不說,護衛……”劍聲“當,當,當……”作響,又幾十個回合,二人已經是筋疲力盡了。
大雨已將二人淋濕,荊中舟又一次衝鋒,顧具匡也迎麵衝過來,二人這一錯。隻在兩邊背對著,不一會兒,顧具匡口吐鮮血道:“大哥!”隨之頭顱掉下來,說是遲那時快,當頭顱剛落地,荊中舟轉身用布包住頭,大叫道:“三弟!”喊聲真是震徹山穀啊!
荊中舟帶著三弟的頭顱向二弟的墳墓走去,一到墓,跪下,上香,磕頭道:“二弟,殺你全家的凶手找到了,此人便是三弟,他也是受人指使,一時鑄成大錯,希望二弟在天之靈,能原諒三弟。”說罷,荊中舟將三弟下葬,立上碑,痛哭一場,此時荊中舟一驚,他想到:“剛才打鬥時,三弟說到“護衛”,難道是護衛指示他幹的。”他一低頭,見那一柄寶劍,忽然想到,在幾個月前,他和蘇三殺了王宮之人,難道還有人沒死,一想到這裏,一陣悲憤。荊中舟起身,將一條白布綁在額頭上,向王宮出發。
在途中,荊中舟來到顧府,他上前跪在門前,這管家一看,一驚。原來這荊中舟頭上綁白布條,下跪在門前。管家不知怎麼回事,沒有上前。隻是到府中叫夫人去了。管家到夫人跟前一說這事。夫人急忙出門來。但見荊中舟戴孝,沉重的跪在門前,身上還有一絲血跡。夫人也不知怎麼回事,她上前扶荊中舟,可是荊中舟卻不起。夫人道:“大哥,你為何跪於此,又為何不起,是不是出什麼事了?”荊中舟抬頭懷有歉意道:“原諒我,弟妹。我殺了三弟,我給你賠罪來了,要殺要剮任由你!”夫人柳香純一聽夫君被殺,昏了過去。荊中舟與丫鬟仆人是捶了又叫,叫了又捶。費了好大勁柳香純才醒過來。荊中舟跪下,道明原由。夫人平靜了許多。柳香純道:“大哥請起,既然是夫君殺了二哥,是他忘恩負義,罪有應得,我也不怪你,請起!”荊中舟起身道:“三弟葬在二弟墳前,三弟也不是自願的,我要找到真凶,給二位賢弟報仇,恕不久留,告辭!”說罷,荊中舟向遠方走去。柳香純看著荊中舟遠去。
“當,當,當……”在王宮中有急促的劍聲,原來荊中舟已經殺到宮中了。而他也找到護衛了,隻見護衛將荊中舟團團圍住,他揮動著寶劍,一陣陣的廝殺。此時,一位護衛頭領道:“殺了他,奪取寶劍,向大王邀功。”荊中舟一聽,想:“真的是護衛指示三弟幹的。”荊中舟殺了一炷香的功夫,但不見人員減少,他心想:“不能苦戰,他們人多勢眾,來日方長!”想罷,便輕躍宮牆而出。護衛緊接著追出去。
隻見荊中舟奪牆而出,護衛便緊跟著追出去。但這絕非平凡之地,這裏畢竟是王宮,想出去並非易事。荊中舟剛一落地,護衛立馬圍了個水泄不通,荊中舟持劍左右一看道:“不錯嘛?我荊某還挺招人喜歡的!看來在下今日非得好好招待客人了!”說罷,就持劍開殺,但這護衛是隻見多,不見少。劍聲、矛聲,響成一片。猶如電閃雷鳴。真不簡單。殺一個人也要動用上千人。這約有四五千護衛依然圍著荊中舟,而荊中舟隻身一人,恐難突圍。荊中舟衝了半柱香的功夫,也沒有衝出第一道防線,荊中舟想:“看來陸地後退難矣,隻有依空而行方可脫身。”想罷,一個筋鬥便立身於屋簷之上。說時遲,那時快。一護衛將領叫道:“弓箭手……”隻見地麵軍士退去,一行行整齊的弓箭隊跑上前來。臨空下望,見有一千護衛,每行十人,齊拉弓箭,箭上弦。“放箭!”一聲令下,隻見一千支箭向荊中舟飛速而來。荊中舟隻好左閃右躲。好不危險,真是九死一生。
但這絕非僅僅有這一千支箭。隨後一陣一陣飛來上萬支箭。見此情景,荊中舟邊撤退邊擋。但身陷虎穴,難逃虎爪。最終荊中舟以身負兩箭而逃,就在此時,一護衛道:“兄弟們上!”眾護衛欲追,統領攔道:“慢著,這樣上前追去,恐怕不會有好結果。”“統領,我等該如何是好?”“我等悄悄跟蹤,這樣不僅能找到他的藏身之處,而且還會找到他的同黨,然後把他們一網打盡。”“統領,好主意,小的立馬去辦。”“記住,千萬小心行事,不然我們的小命……”“小的明白。”此護衛便帶著十幾位護衛跟蹤荊中舟。
荊中舟滿身是血,衣衫破裂,一搖一擺的走著。不遠處的幾位護衛依然跟蹤荊中舟,跟了半柱香的功夫,荊中舟察覺有人跟蹤,而且大街上的人見他都閃開了,這時他靈機一動,隨手抽出寶劍,搖搖晃晃的舞了一陣,大街上的人群嚇得全亂了,荊中舟乘此機會一頭紮進一家客棧,一護衛見他進了客棧道:“他進了那家客棧,快追!”一時間十幾位護衛拿劍衝進客棧。老板厲聲叫道:“你們是什麼人,竟在這裏胡來,你們看看,把客人都嚇跑了,叫我怎麼做生意。”一護衛一把拉住掌櫃的道:“怎麼,不服啊!”掌櫃的道:“不敢,不敢,”“你是願死還是願活?”“小的當然是願活了,”“剛剛進來的那個渾身是傷的人到哪去了?”“我,我,我……”掌櫃的道,護衛見他不說,立馬拔劍道:“看來你是不想說了?哼!”掌櫃的見他拔劍,連忙說道:“我說,我說,他,他,他從那扇窗戶逃走了。”“哼,下會給我老實點,走。”說罷,護衛便去追。
原來荊中舟從後門逃走,直奔金門顧府,他搖搖晃晃下馬,一邊捂著傷口,一邊扶牆從顧府後門進去,顧夫人見荊中舟負傷而歸,連忙上前相扶道:“大哥,這是怎麼了?你流了好多血啊,來人,快將大哥扶到屋中。”荊中舟累籲籲道:“賢妹,得快些包紮,再給我找來一匹好馬。”“要馬幹嘛,你就在這好好休養,一來可以躲避官差,二來得以休養。”荊中舟謝道:“多謝賢妹好意,但我不想給你添麻煩,護衛正到處找我,而且我還有許多事情要辦。”顧夫人見勸不下,隻好包紮好傷口,找來了一匹好馬,荊中舟與顧夫人告別後,騎馬奔向客棧,荊中舟悄悄繞到護衛前麵,護衛一見就追,另一護衛攔道:“隊長,前方有馬,”眾護衛紛紛上馬追去。一路上馬兒掠過草地、小河。荊中舟回頭一看,他們還在追,心想道:“這群小王八蛋,簡直瘋了,連天王老子見了也得讓我三分。他們還就不讓了。”
荊中舟是走過灌木叢,又是趟過河,繞了許多圈子。這時隻見前方有茂林一片,他縱馬過去。護衛隨之而進,但不進則已,一進驚人,原來裏麵根本找不到人,在這茂林中,這一行人馬找來找去,就是找不到荊中舟,他們口中有語:“這小子像水一樣蒸發了,”“在那裏”原來那裏有樹木騷動,護衛便追去了。
於是護衛便朝著樹林騷動的方向追去,但追了許久還是沒有追到,他們有點奇怪,想道:“難道這小子插翅飛上天了。”這時隊長道:“大家分頭找,我不信他就這樣逃了。”眾護衛正紛紛尋找荊中舟的蹤跡,有人來報,說找到了荊中舟的蹤跡。隊長過去一看,差點沒昏過去,原來荊中舟將樹枝拴在馬尾上,讓馬兒獨自跑,而自己卻向另一頭逃去。隊長道:“這小子把我們害慘了,各隊上馬,就是掘地三尺也要把他找出來。”隻見護衛唰的一下,紛紛上馬,立馬去尋。而有兩護衛去搬救兵了,看來荊中舟這次凶多吉少。
再看荊中舟,他一路逃竄,恐大路被護衛發現,他竟是走小路。不久他來到一小屋中。乍一看,這裏風景迷人,屋前有小溪湍湍流動。屋後一片翠綠的竹林,這周圍盡是名花奇石,正是人間仙境啊,試問這是什麼人住的地方?原來這是荊中舟住的地方。荊中舟一進家,換下衣服,左手抱上兒子,右手持劍,徑直向仙霞穀走去,不久便到了。一看這裏,懸崖峭壁之上有一處雕像,這雕像有幾十丈高,雕的是他心愛之人——蒙靈寒。不過這雕像還有一部分尚未完成,原來荊中舟來此隻是為了把最後一部分雕完。夜已深了,隻聽見蟬聲鳴鳴,幾隻螢火蟲悠悠哉,月亮依然淡淡如絲……
一眨眼的功夫,天已經亮了。荊中舟將兒子背上,持劍,閂門,轉身出去。來到雕像前,又開始工作。另一方麵,護衛又來一千多人搜索,真是人多力量大啊,不出一時辰的工夫,他們已經找到了那間木屋,把木屋裏裏外外搜了一遍,隻見木床上有一條條血布,隊長道:“這小子還沒跑遠,快去尋找,定能找到。”護衛迅速出門尋找,一隊人馬在草叢中尋找著,忽見遠方一尊雕像,叫道:“看哪兒有座雕像,定有人。”剛說罷,大隊人馬悄悄上前,隊長道:“正是此人,眾隊聽令。待我一聲令下,立馬上前拿下。”“是。”
在荊中舟這邊,他已經將雕像完成,望著這雕像道:“靈寒,我已完成我最後的心願,此時,護衛已經到了。我死不足惜,但我兒無辜,不能讓他小小生靈就這樣毀於仇恨中,我已無牽無掛,隻求於你同去,想你青春年少,卻不幸早逝。”荊中舟淚流滿麵“你夫君無能,卻留不住。而今大禍連連,恐你夫君中舟早無生還之日,想那護衛已火速趕來,且我身負重傷,我兒十月,卻不知大禍將臨。”
說罷,將兒綁於胸前。持劍道:“我意已決,與兒同戰,願靈寒在天之靈,保我兒一命,我與你黃泉見。”說罷,轉身,側劍道:“不速之客,速現身。”“唰”的一下,隻見一千餘護衛向荊中舟圍來。荊中舟見勢不慌,回首望靈寒一笑便突圍。荊中舟使盡絕招。左手“清風月光斬亂麻”右手“千軍萬馬盡腳下”,又一回轉“保甲後踢千軍掃”一招招來來回回殺餘兵,卻又左右之臂又添傷。這護衛是來了長矛又來箭,長劍不行,大刀奪。隻惹得荊中舟孤身一人刀山火海中,遍體鱗傷盡保兒,見荊中舟抵擋半柱香之久,護衛已死傷半數。他見敵不過,卻輕身一躍至雕像左側,持劍刻下“相思淚,獨塑像容似蒙。綠蟻墳前似淚人,不成仁。惹幾秋風雨路。獨影赴黃泉。”
那隊長道:“弓箭隊。”見一對弓箭隊齊刷刷的出現。“弓上弦,放箭。”見萬箭向荊中舟飛來,他轉身一擋,又一擋。見機又刻上“未知生人心”又是一陣箭嘯聲飛來,他中了幾箭,卻無傷小兒,荊中舟從空中跌下,一路帶傷北逃,不久到了一處懸崖邊道:“前無路,後追兵,我兒恐難逃此禍,命定亦。”身後又是一片箭飛速而來,見荊中舟中箭跌下懸崖。而護衛卻沒有找到他的屍骨,統領將餘下的護衛一一殺之,自己自刎……
時光匆匆,不想據虹炎門還有幾裏地的路程。這一日蕭山彤與師傅冷菱來到一家客棧,進門一點菜,二人便開始吃喝。客棧之內許許多多之人望著冷菱,蕭山彤見此心中道:“膽子不小嘛,就算垂涎我家師傅美色,也應該到此為止了。”想罷,見桌上一筒筷子,順手一抓,“嗖”“嗖”的幾聲,那些筷子從蕭山彤身後飛出,插在旁人的桌上。冷菱道:“是不是不聽話了?”簫山彤笑笑不說話了。不過旁人卻是一驚,想上前較量一番。
旁人見冷菱身旁有蕭山彤,再看蕭山彤不過十七出頭,於是,此等閑人就不顧一切上前挑釁。一人怒道:“小子,剛剛是你將筷子扔向我們的?”而另一人用扇子托起冷菱的下巴,蕭山彤見此,心中怒火升起。“啪”的一聲,蕭山彤一拍桌子,站起。一巴掌直接打在那人臉上,此人便被打向一邊。蕭山彤道:“這個不一定。”旁人聽此道:“什麼話?還想打架啊!”那人剛說罷,蕭山彤便一腳踢在那人肚子上,此人不語了。旁人一驚,蕭山彤道:“你以為你是老大啊?有本事上啊?”旁人聽此立馬上前,雖說旁人將近二十幾人,但蕭山彤是左腳一踢,右手一拳。一個橫掃千軍,又一個後仰筋鬥。片刻之間,打得旁人個個倒地翻滾呻吟。蕭山彤狠狠道:“記住,我不是白癡!”說罷,上前付賬後,與師傅出去了。
蕭山彤與師傅繼續趕路,不想在一叢樹林中聽到求救之聲,蕭山彤與師傅立馬趕過去,在不遠處的草叢中蕭山彤與師傅觀看,見遠處,有二百多人攔截一隊人馬。原來是強盜搶劫。這些強盜衝上去濫殺無辜,一邊的蕭山彤按耐不住了,想上前援助,不想被師傅攔截,蕭山彤道:“師傅,再不救就是大罪啊,您還拉住我幹嘛啊?”冷菱有點生氣道:“你是師傅還是我是,是不是讓我叫你師傅?”頓時蕭山彤不語了。
話畢,忽然殺出五人來,其中有兩位女子,看年紀不過十幾歲,見這幾人招式精妙,蕭山彤見此,不免心中疑惑,似乎在那兒見過。這時,冷菱道:“寒兒,還在猶豫什麼?”蕭山彤道:“是,師傅,徒兒馬上去。”原來冷菱早已知曉有人來,看來,師傅就是師傅。
蕭山彤躍身而起,一個筋鬥翻至人群中,這五人見蕭山彤,也覺得在哪兒見過。不過沒有功夫去想這個問題。見這六人都使劍,蕭山彤彎腰橫削,又一個轉身半月劈,又見蕭山彤左一劍掃落葉,右腳泰山壓頂。再看這五人,使得與蕭山彤同樣的劍術。蕭山彤與此五人都覺得奇怪。聽的劍聲不斷,殺聲不停,片刻間,這一二百強盜早以命喪劍下。被救的那位富家老爺道:“吳某多謝各位大俠相救,若不嫌寒舍清淨,請各位大俠到寒舍一聚。”蕭山彤道:“您客氣了,家師教育我們殺富濟貧,今日小事不足掛齒,在下急於趕路,不便久留。”那五人道:“我們也急於趕路,就此告辭。”這富家老爺道:“各位大俠若有急事,吳某就不必強留,日後若有機會,吳某一定報恩。告辭。”說罷,蕭山彤與這五人道:“告辭。”
那人遠去,蕭山彤轉身作揖道:“在下蕭山彤,不知各位是哪裏人士。”這五人聽見此人叫蕭山彤,立馬興奮道:“師兄,是我們呐。”蕭山彤道:“你們是?”那五人道:“安春。”“魯陽安。”“少師成。”“曼青。”“安白。”蕭山彤道:“十年了,我們師兄妹沒見十年了,一個個都成人了。”安春道:“嗬嗬,師兄你變化挺大的啊。”蕭山彤樂道:“嗬嗬,你們也不是一樣?”曼青道:“哎呀,師兄這麼客氣呀?”蕭山彤道:“師妹還和當年一樣,不過比當年更美麗了,還有二師妹。”曼青與安春有點害羞道:“師兄真會說笑。哎,師兄,師傅呢?”蕭山彤道:“我身後啊。”眾人向樹林那邊望。不久,師傅冷菱邁著輕盈的步伐,來到蕭山彤這邊。曼青見冷菱,立馬上前抱住冷菱道:“師傅,我可見著您了。”冷菱道:“不見十年,你們都長大了。你師叔們呢?”曼青道:“後邊呢?”
曼青話畢,見樹林那一頭五位女子走來,冷菱見了便上前一番問候,之後眾人笑嗬嗬的歸去。這十人行走幾日,便已到達虹炎門,在香桃堂上,冷菱道:“本門弟子有數千人,得意弟子有你們這六人,從今日起,你們各領二百弟子修武。”這六人道:“是,師傅。”自此,每日蕭山彤等六師兄妹教武與弟子。看陣勢,真是氣勢磅礴。眾弟子身穿白衣,手持利劍,整整齊齊的在練武。蕭山彤與他的師兄妹日日調教著。
這一日,師傅冷菱叫來蕭山彤與他的五位師兄妹們道:“我們回門已有數月,今日我們去去後山禁地。”蕭山彤道:“師傅,您忘規矩了啊,這後山禁地除了本門掌門人之外,誰也不能進的。”冷菱道:“寒兒,你是師傅還是我是?從師傅我這一任開始,你們六人便可以進入。這是新規定。”蕭山彤搖搖頭,看來隻好聽師傅的了。雖然眾人不解,不過,師傅既然這麼說了,就按師傅的辦吧。眾人來到赤峰下,見此景是:
雪峰遠處飄渺定,峰下花紅清溪鳴。
遠上潔雪若仙女,白雲團團為峰轉。
近看小湖碧如玉,蘭舟呼呼想人乘。
青天細雲白鶴翔,林中鹿鳴比仙界。
遊人留戀不肯去,今朝一度難想回。
望看此峰如玉女,此處不潔何處潔。
天下此景存幾何,望穿明月是宇宙。
九州大地彌漫中,戰亂不動是赤峰。
試看人生漫漫路,不是苦中求甜美。
就是沙場裹馬屍,此生真真是無悔。
原來這赤峰下有一湖泊,是積雪融化所形成。岸邊有塊石碑,上書“虹炎門禁地,旁人勿進,違者天誅地滅。”眾弟子見此,心中不免驚顫。冷菱道:“碑文自此過期,不必在意,該動身了。”說罷眾人上船,橫穿湖麵,不久,他們來到湖對麵,對岸有一間房屋,冷菱道:“到屋中穿上棉衣,以免上山後凍傷。”蕭山彤與五位師兄妹進屋見有七件棉衣,好像是特意為他們準備的。他們各自穿上棉衣跟隨師傅出去了。
七人來到峰頂。從此處能見到方圓數裏的景色,那景色冷而火熱。遠處一塊冰封的巨石上插著一把劍,看上去年代久遠,劍身已生鏽。冷菱帶弟子來到此巨石旁道:“這是祖師爺插上去的,他說百年後,會有人拔出它,知道是什麼意思了吧?從現在開始,你們可自行前來此地,以取得此劍!”說罷冷菱離去了。蕭山彤覺得奇怪,一把生鏽的劍幹嗎要在百年後拔出。這時,少師成上前去拔劍,不料,拔了許久不見有動靜。見此,眾人也就沒去,因為六人之中就憑少師成力量最強大。連少師成都拔不出,其他人也就算了。曼青道:“既然我們都拔不出,就先下山在說吧,反正有的是時間嘛。這裏太冷了。”蕭山彤等人覺得曼青說的對,於是就立馬下山來。
這日,蕭山彤找到五位師兄妹,說:“你們對峰頂的那把劍感不感興趣。”曼青道:“當然感興趣了,怎麼啦?”蕭山彤道:“如此甚好,我們就去問問師傅。”安春道:“大師兄,好主意。”安白道:“我有點等不及了。”眾人說罷,便去尋師傅冷菱了。六人到了香桃堂,冷菱道:“你們沒事嗎?怎麼沒有調教弟子。”蕭山彤道:“師父,我們有點事想問問你。”冷菱道:“什麼事?”二師姐安春道:“師傅,是關於赤峰頂的那把劍。”小師妹曼青接著道:“二師姐說的對,我們幾人想了解了解那把劍的來曆。”冷菱道:“原來是為了這個!”六師弟安白道:“是啊!師傅,你就告訴我們吧!”冷菱見此,就打算把事說一下。
冷菱道:“一百年前,楚國幹將莫邪是鑄劍名人,他們二人為楚王鑄劍,不料這劍鑄了三年之久,幹將意識到此去並無回頭之路,而莫邪身懷有孕,於是幹將將雌劍帶去,並將雄劍交於莫邪,離別之際,告訴莫邪,要他兒子或女兒長大成人後報仇雪恨。於是幹將帶著雌劍上供,不料被楚王發現,要將幹將斬首,這時把幹將惹急了,他飛躍上前,奪得雌劍,殺了侍衛,但並沒有殺得楚王,於是殺出王宮,但他已身負重傷,不料逃到一處懸崖邊,他不顧一切跳下去。楚王還不甘心,於是命部下找到此劍。十幾年後,幹將之子赤已長大成人,武學已到精湛之步,赤之母莫邪將幹將一死告知赤,並將雄劍交於赤。赤報仇心急,他不顧一切殺進王宮,不料還是沒能殺得了楚王,畢竟是王宮。後來他從楚國來到這裏,並潛心修武,後來他領悟到,若是殺了楚王,百姓將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於是他創建虹炎門,並將雄劍插在巨石之上,說百年之後會有一人拔出此劍。”
蕭山彤道:“不知雌劍與雄劍叫什麼?”冷菱道:“雄劍,也就是插在巨石上的那把劍,名叫‘雪嘯’,而雌劍名叫‘淵虹’,”蕭山彤接著道:“雌劍現在何處?”冷菱道:“這把劍,事實上楚王沒有找到,不過以後幾代君主多次尋找,二十幾年前,在懸崖下尋得,並且尋得水晶棺材一幅,在數千護衛的護送下到達金門,此時寒兒你的母親去世。”蕭山彤一聽心中一酸,幾乎落淚。曼青安慰道:“生老病死都是人必經的,不必太難過。”眾弟子也安慰蕭山彤。冷菱道:“其實,你們六人都沒有父母,是為師在闖天下之時收的,雖然你們無父無母,但為師也算是盡到父母的責任了。”六人道:“師父待我等如親生父母!請受弟子一拜!”冷菱道:“快請起!不必如此!”說罷眾人起身。
此事一完,冷菱接著講道:“寒兒母親去世之後,你父親荊中舟傷心不已,天天悶悶不樂,一天,他二弟蘇三來到,見他大哥如此傷心,就帶他大哥出門散心,就在此時,二人見到護衛運送寶劍,於是上前搶奪,雖說護衛將近數千人之眾,但二人是高手,不久就把數千人殺得片甲不留。他二人勝利了。也就是說,淵虹在寒兒父親手中。”蕭山彤接著道:“那我爹現今何處?”冷菱道:“聽為師細細講來,荊中舟與蘇三全勝而歸,不久蘇三全家遭到人禍,使得全家上百口人喪命,無一幸免。而荊中舟知道後,立馬找真凶,不料是他三弟顧具匡,你爹無奈之際,殺了三弟,而荊中舟也知道此事並非是他三弟幹的,這背後必有高人,於是荊中舟找到了王宮之中,不想,事沒辦成,卻在護衛的追殺下身亡。自從此淵虹不見蹤影。”蕭山彤淚流滿麵道:“我不殺此人誓不為人。”這事又告一段。
蕭山彤傷心過後,便向師傅問道:“師傅,我又為何從楚國來到此處?”冷菱道:“說來也是你我的緣分。”蕭山彤道:“師傅為何說是緣分。”冷菱道:“在你父親跌下懸崖之時,為師正好經過此處,我見有人從崖上跌下,想上前一救,不想為師年少,未能接住,但上天有好生之德,你父親被樹枝所擋,這時為師見你父親懷中的嬰兒掉下,於是急速上前接住,同時將你父親接下,這時你父親已是奄奄一息,他說道:‘多謝少女相救,我……我兒就……交於你,拜托你……你將他帶往……遠方,不要要報仇,拜托了……’為師道:‘在下不負重托。’為師說罷,你父親與世長辭。後來為師將你父親與母親同葬。”這一日,蕭山彤經曆的太多了。
幾日後,蕭山彤來到赤峰湖,坐於一巨石,想道:“生來就被老天奪取生母,是天意,天意難違,無可奈何。可父親之死,並不是天意,還有我的兩位叔叔,雖說父親臨死之時囑咐,不要報仇,難道就這樣讓它過去,為人子女就應為父報仇。”忽然間蕭山彤一怔道:“好像不對,父親不讓報仇是因為不忍看到天下的再次紛爭。但是好像此事並不是那麼簡單,我不去報仇,有人會來殺我,所以我會去報仇,當今天下大亂,或許我能幫百姓做一點小事,來為父親贖罪。”想罷,蕭山彤決定去赤峰取劍。此時的蕭山彤信心百倍,定能取劍。
片刻之間,蕭山彤已經來到巨石旁,但他卻沒有拔劍,而是作了幾句詩道:
寒山冰魄唯有鐵鏽直,雪中嘯聲隻吟百世愁。
縱一身俠義豪傑難歸,生世終不為百秋所知。
立百世難為無心人持,行幾秋淡淡不知向往。
說罷此詩,見雪嘯劍劍身的鐵鏽慢慢脫落,不久,劍身上的鐵鏽脫落完,劍身格外明亮,山下的冷菱見了,笑了。蕭山彤上前,伸手握住劍柄,輕輕一提,雪嘯劍緩緩而出,此劍光滑明亮,劍鋒銳利,劍身呈現淡青藍色,有天然雪花紋,劍柄為金色,寶石鑲嵌,樣子十分迷人,並且劍身寬度均勻,蕭山彤抽出劍,立即一舞劍,舞劍之時聽得雪聲嘯嘯,難怪它叫雪嘯劍。就在這時,蕭山彤身後一陣隆隆聲,原來是蕭山彤拔劍之際,震動赤峰,發生雪崩。蕭山彤回首一看,見雪崩來勢洶洶,赤峰下的冷菱見此,不免心中一驚,再看蕭山彤,見雪崩來到,立馬就逃,可在雪地之中怎逃生。在蕭山彤奔跑之時,手中的雪嘯劍脫手而出,直插蕭山彤腳底,蕭山彤踏著雪嘯劍逃過了這場雪崩。此景叫人心驚。
蕭山彤手持雪嘯劍來到師傅冷菱處,在哪兒曼青,安白,安春,少師成,魯陽安已經等候蕭山彤的來到。各師弟師妹上前道:“恭喜大師兄取得此劍。”說罷,冷菱道:“寒兒你來這兒,為師還有東西交於你。”冷菱說罷,從一密室拿出劍鞘,此劍鞘也頗為精巧,上有寶石鑲嵌,這時蕭山彤道:“此劍與普通劍並無差別,隻是造藝精湛,樣式新穎,卻為何百年不鏽。”冷菱道:“這就是此劍的神奇之處。以後你便會知曉。”
冷菱道:“今日你取得此劍,可謂是上天有眼,明日起程回你故鄉——楚國,記住到楚國後你會遇上一女子,此女子乃當今天下第一美女,卻不會武功,但精通各種樂器,你遇上她之後將她帶回虹炎門。”蕭山彤道:“是,師傅,徒兒一定不負使命。”
次日,蕭山彤告別師傅與各師弟師妹,回楚國了。離別之際,冷菱道:“行走於天下,一定要小心,天下是是非非,注重各種人物,不要隨便交友。千萬不要將雪嘯劍輕易顯露。”蕭山彤回道:“徒兒記住了,師父保重!”冷菱道:“保重。”蕭山彤道:“師傅,各位師弟師妹保重。”說罷,他就起程回楚國了。看來天下又有新鮮事了。
這日蕭山彤來到燕國的薊,此次他是來尋他義弟儒熙的,不料儒熙已遠去,誰也不知哪去了,蕭山彤這日沒尋找義弟,在傍晚時分,來到一村落,小留幾日,竟詩興大發道:“遠上青天欲拜仙,盡是自然不可缺。
日出東山飛鳥去,農夫辛勤在山坳。
陌上千田綠茵茵,小兒不知戰亂苦。
溪中小鴨清清閑,路上行人鬆下息。
此中真意為誰知,蒼天不知亂幾秋。
蕭山彤說此詩之時,遠處有位女子聽見暗暗笑道:“此人難道是位書生,不過看他手中劍,上麵包了一層粗布,定是寶劍,不妨哪日一見,也是一樂趣。”雖說蕭山彤沒有聽見此女子言語,卻早已知曉她在遠處偷窺。不過,蕭山彤沒去搭話而已。
夜晚漸漸來臨,蕭山彤在屋中試劍,忽聽村中殺喊聲,蕭山彤立馬將雪嘯劍用粗布包住,持劍出門。這時,他已站在人群之中。一看,原來是土匪打劫,這夥土匪將近有數百人之人,他們將村民聚在一處道:“本大王不想傷人命,要想活命就將你們的財物糧食交出就可。”這時,村民嘩然,都不肯將糧食財物交出,土匪急了。拉出一小孩就殺,村民一陣憤怒,上前與土匪格鬥,但土匪畢竟本事高,蕭山彤見村民死傷幾十人,不忍心,想要上前。就在此時,遠處有人道:“膽子不小嘛,敢在本姑娘的頭上動土。”此語畢,土匪停手,喊道:“一介女流之輩敢在此處撒野,看來是活得不耐煩了。”這時,從土匪身後飛出一女子,此女子身著青衣,胸前為晶瑩剔透的五彩項鏈,雙袖金黃首飾,碧綠的腰帶,腳蹬粉紅靴子,手持樣式精美的劍,看年紀也不過十六七,卻長的水靈。人群中的蕭山彤想:“世間還有這等女子,懲奸除惡,無所畏懼。真是巾幗不讓須眉啊。”土匪老大見這女子如此貌美,於是道:“弟兄們,將這女子押回山寨做壓寨夫人咋樣。”眾土匪大笑道:“好,好,”這時,此女子道:“就看你有沒有這本事將小女押回山寨。”這女子剛說罷,就拉開打架的架勢。
見這女子抽出利劍,向土匪殺去。再看這女子的招式。一個橫掃落葉,在一個回馬流水,片刻之間,幾十個土匪倒地而亡。土匪頭目見此,親自上前,見土匪頭使一青銅棍,向此女子殺來,這土匪好棍法,隻見這女子隻好抵擋,毫無還手之處。見女子抵擋幾招,便被土匪頭打翻在地。這土匪想上前非禮她。就在這時眾土匪中傳來劍嘯聲,在回頭一看,已有幾十土匪倒下。而卻不見殺人者,這土匪頭目見此,心中忐忑不安。
這時,蕭山彤從人群中緩緩走出,來到那女子跟前。土匪頭目見道:“好大的膽子,竟然敢來砸我的場子。”蕭山彤聽到此言,不回,而是伸出那包著粗布的雪嘯劍,見劍在蕭山彤手中一轉,那些粗布瞬間撕裂散去,眾人見劍鞘如此精美,再看蕭山彤,一手將劍及劍鞘插入地上,將劍緩緩抽出,隻見那劍如明月般明亮,又見蕭山彤急速上前殺土匪,蕭山彤左劈,上削,下旋,又一個半月斬,不下十招,這些土匪除了土匪頭之外,全都倒地身亡。
這女子道:“這才是高手嘛,剛剛那些人是你殺的。”蕭山彤道:“見笑了。”土匪頭心中道:“這會完了,碰上高手了。”蕭山彤背著那土匪道:“猶豫什麼,還不上,難道就你會欺負人。我也會。”眾村民聽此叫道:“好,好,好。”土匪見此心中道:“眾目睽睽之下,我不能讓這小子小看。”這人一想,立馬向蕭山彤殺來,他一上來就是一棍,這一棍來勢迅猛,眾人心中忐忑,不過,蕭山彤左腳後撤,此棍從蕭山彤胸前下去,蕭山彤立馬一個反身踢,將他置於腳下。眾人叫奇。此人不服,起身又來,結果一次次跌倒。這時蕭山彤對地上的土匪道:“這會饒你不死,下次再讓我見著你,就沒這麼幸運。走吧。”那土匪一肚子氣,他回頭走著,見蕭山彤鬆懈,出其不意,發出五枚暗器,那飛鏢直衝蕭山彤背後,就在此時,玉兒出現,拔出雪嘯劍,將暗器擋下,蕭山彤立馬意識到此人不除,定會禍患人間。隻見蕭山彤迅速轉身,他手中的暗器已出,這土匪倒下了。
那女子見此,心中道:“這人是誰?竟然如此厲害。”
蕭山彤來到那女子前道:“時才見姑娘拔劍相助,令人敬佩。”女子道:“這位少俠見笑了,少俠不僅武功非凡,而且才氣十分呐。”蕭山彤一聽,原來此女就是那天偷窺之人。於是蕭山彤道:“哪裏哪裏。”這時村民上前謝道:“多謝兩位相助,兩位大恩大德我們無以為報,就請兩位在此處小住幾日。”蕭山彤道:“各位不必了,在下還有要事在身,就心領了。”村民道:“少俠既然有事,我等就不必強求。”蕭山彤道:“為時已晚,就請各位回家吧。”村民謝過之後各自回家了。
次日,在路上蕭山彤遇上了那位女子,那女子道:“小女還未曾請教少俠大名呢?”蕭山彤道:“在下姓蕭名山彤。”那女子道:“小女名叫軒轅惜蕊,無父無母,功夫乃自學成才,還請見諒。”蕭山彤一聽原來又是一位孤兒。於是連忙說道:“蕭某也無父無母。”軒轅惜蕊道:“那可真是同為天涯淪落人呐。”蕭山彤道:“若不嫌棄,我倆可為兄妹。”軒轅惜蕊笑道:“有何嫌棄,小妹見過哥哥。”蕭山彤笑道:“這麼快?我喜歡。”軒轅惜蕊道:“就這麼快,何必做繁文縟節,我軒轅惜蕊對天發誓,認蕭山彤為我哥哥,若是將來有害於哥哥,上天不容。就這樣可以了。”蕭山彤笑道:“嗬嗬,如此甚好,我也就認你這個妹妹了。”軒轅惜蕊道:“哥哥,昨日見一女子拔劍替你擋暗器,卻為何今日不見。”蕭山彤道:“妹妹,看來你也是有緣人呐,此女子非有緣人不見,你很想見嗎?”軒轅惜蕊道:“很想見。”蕭山彤道:“那好,哥哥就讓你見見。”軒轅惜蕊高興極了。隻聽蕭山彤一聲“玉兒。”忽見從蕭山彤身後玉兒出現了。軒轅惜蕊見此問道:“哥哥,為什麼一般人見不到她。”蕭山彤道:“妹妹,這是歸魂,有緣人才能見得。”於是蕭山彤將如何得到歸魂的經過告訴了軒轅惜蕊。
蕭山彤向軒轅惜蕊問道:“妹妹要哪兒去?”軒轅惜蕊笑道:“天下之大,定有你妹妹所去之處,但今日妹妹我有了哥哥,所以一切由哥哥決定。”蕭山彤道:“既然妹妹都這麼說了,我先不動身去楚國了。”軒轅惜蕊疑問道:“那哥哥要幹嘛?”蕭山彤道:“小妹,不知有沒有比較幽靜而人煙稀少的地方。”軒轅惜蕊道:“有啊,哥哥要去啊。”蕭山彤道:“當然,到那以後,哥哥教你武功。”軒轅惜蕊聽此很是高興。
這日,二兄妹來到一處風景幽美的地方。見此景是:
樹木蔥蔥尤碧海,青山頂上白鶴飛。
流水悠悠魚清閑,藍天不見幾白雲。
溪邊小鹿鳴空靜,花開遍野蝶伴舞。
不知此處存幾何,那年是頭那年歸。
蕭山彤見此景問道:“真是自然奇觀呐,在此處修武,真是清淨。”軒轅惜蕊道:“哥哥,你打算教我何種武功?”蕭山彤道:“首先教你一些養神之道,在天下之中可是上乘的好東西啊。”軒轅惜蕊聽到上乘,甚是高興。蕭山彤道:“此道名為《聖石心經》,練此之道首先要心靜,好了,現在你在原地打坐,然後我念口訣。”蕭山彤說罷,軒轅惜蕊立馬按他的說法做。這時,蕭山彤見軒轅惜蕊已然坐好,於是在軒轅惜蕊麵前來往走道:“妹妹聽好口訣:心若冰清,若水不現。上天清清,下界淒淒。不為所動,不為所然。靜若寒蟬,動若驚隼。夢之幻幻,現實不易。聽之物外,聞之四方。唯我所有,唯我所棄。”蕭山彤說罷,軒轅惜蕊打坐語:“心若冰清,若水不現。上天清清,下界淒淒。不為所動,不為所然。靜若寒蟬,動若驚隼。夢之幻幻,現實不易。聽之物外,聞之四方。唯我所有,唯我所棄。”在軒轅惜蕊修煉內功之時,蕭山彤在旁邊練劍。
蕭山彤舞劍,隻見寶劍一出,雪聲嘯嘯。蕭山彤疾步上前後撤,翻身後旋。起身筋鬥,定身下劈。半身下蹲,持劍畫圓。見他出劍如閃電,收劍迅速。再看蕭山彤練拳,口中有語:“出拳猛龍,收拳有度。他方不備,我方有利。借彼之力,還使彼身。招招不虛,他人無可。”
幾月之後,蕭山彤對軒轅惜蕊道:“近來妹妹你養神之道修練得不錯,現在,哥哥教你一套劍法,名叫‘中山劍’,對於它的威力,我不說你也會明白的。”軒轅惜蕊聽此,高興極了。蕭山彤道:“可惜妹妹你手中沒有上好寶劍,練得此劍法,沒有寶劍相助,恐大失功效。”
蕭山彤剛說罷,有人從身後輕輕飛躍而來。蕭山彤立馬轉身,這時蕭山彤驚道:“我不找你也就算了,還主動送上門來,好極了!”原來此人就是殺害儒熙兄弟的那青衣人。蕭山彤見他一是心喜,二是心慌,因為此人說與他有仇,還有師傅的那些話語。
此人道:“記得那日我戰敗與你手,不知這回如何?”此人剛說罷,拔劍殺來,蕭山彤道:“無論怎樣,結果都一樣。”蕭山彤緩緩拔出雪嘯劍,準備迎戰,此人上來就是一個半月下斬,蕭山彤橫劍一擋,心中道:“看來長進不少。”蕭山彤一抽劍,將此人彈到一邊,此人扶劍單腳下跪,口中流血,看來,此人不死,蕭山彤是不罷休的。那人一試口角鮮血,又上來,這回他是橫劍一削,縱劍一劈,蕭山彤一一應對。軒轅惜蕊聽見劍的碰撞之聲,也見蕭山彤的武藝,但那人也不賴。這時蕭山彤揮劍下劈,又是上月旋劈,那人是抵擋不住了,蕭山彤一劍傷在那人的左腿上,那人單腿一跪,那人道:“還等什麼?不敢殺還是心慈手軟,我死了還會有人來殺你。”蕭山彤已然將雪嘯劍搭在那人的脖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