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花鞋墊

每當我打開櫃子,看見大嬸當年給我們做的一雙雙嶄新的鞋墊,看見鞋墊上那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圖案,就想起大嬸當年縫製鞋墊的情景……

別看大嬸50多歲了,眼睛一點兒不花,做針線活從來不戴眼鏡。鞋墊上用各種絲線繡的鴛鴦戲水喜鵲登枝,真讓人覺得振翅欲飛,雙喜字和福字也繡得蒼勁漂亮。我們家做衣服的下腳料,穿不著的舊衣服,我都給大嬸拿去做鞋墊,大嬸給我們家每人都做了好幾雙。我們樓的住戶,家家都有她送的鞋墊。

左鄰右舍,誰家生了小孩,大嬸知道後,就會連夜趕製老虎枕頭、老虎鞋,在孩子滿月那天,親自送到小孩家裏。那五彩斑斕古色古香的枕頭和鞋,給喜添貴子的人家,帶去了無限的喜慶和歡樂。

聽大叔講過,大嬸做姑娘時就心靈手巧,當年還是支前模範呢。她親手縫製,直接送到戰士手中的鞋墊就有上千雙。大嬸當年送大叔參軍,送給大叔的定情物,也是兩雙鞋墊。大叔從一個紅漆小木箱裏拿出讓我看過,鞋墊上繡的是兩個經典的愛情故事,一雙是十八相送,一雙是斷橋送傘。服飾鮮豔,形態逼真傳神,呼之欲出。雖然經過了半個多世紀,鞋墊依然嶄新,可見大叔一直珍藏著,從未穿過。

現在,大嬸依然把左鄰右舍都看成親人和朋友,把對人生美好的追求和熱愛,都一針一線地銘刻在鞋墊上。大嬸常說:住在一起,就是有緣,為大家做不了什麼大事,繡幾雙鞋墊,留個紀念吧。

枸杞紅了的時候

大叔窗外的綠地上,有棵枸杞樹,已有五六年了,主幹已有碗口粗,枝條爬滿了窗外的護欄。聽說是大叔剛搬來時栽種的。大叔閑暇時,就給枸杞樹澆水、施肥、捉蟲。

陽春四月,枸杞樹開花了,一串串淡紫色的小花,在青翠欲滴的樹葉間,爬滿了護欄,幾隻鮮豔的蝴蝶在花叢中飛舞著。我一打開窗戶,一股淡淡的清香,就從窗外飄進來。

金秋十月,護欄上的枸杞變紅了,一串串鮮紅的枸杞,在綠葉的映襯下,像翡翠樹上掛滿了紅瑪瑙,綴滿了護欄,令人賞心悅目。

樓上張大媽的兒媳,給她生了個胖孫子,她樂得嘴都合不上了。這不,顛著一雙白薯腳,來到窗下喊大叔:“大兄弟,我摘把枸杞給我兒媳熬雞湯。”大叔聽了,就像自己得了孫子一樣高興:“摘吧!恭喜您抱孫子,回頭我買兩隻烏雞給您送去,枸杞烏雞湯最滋補了。”

李二嫂哼著小曲兒,美滋滋地走來,高興地對大叔說:“您大侄子吃了這幾服中藥,腎虧的病還真見好。腰不疼了,身體也有勁了。隻是每次都從您這兒摘枸杞配藥,怪不好意思的。”“沒事!沒事,隻要能把大侄子的病治好,你就是全摘光我也高興。”

趙大爺滿麵紅光,捋著花白胡子,手裏拿個塑料袋。人還沒到,洪鍾般的聲音先傳了過來:“大兄弟!你教我泡的枸杞酒真好,又補身子又好喝!你看我越喝精神頭兒越足,身子骨越棒。這不,今兒個又買了幾瓶二鍋頭,再摘點兒枸杞泡上。”大叔笑著說:“好,好,我祝您越喝身子骨越硬朗。”

我也喜歡喝鮮枸杞酒,泡酒方法是大叔教我的。采摘時選擇那些個大、紅豔,沒有被蟲咬過的鮮枸杞。摘去果蒂,清洗幹淨,放在玻璃容器裏,然後倒入二鍋頭酒。泡完後封好蓋。一個月後,酒色變紅,把豔麗鮮紅的枸杞酒斟在透明的高腳玻璃杯裏,顯得分外高貴典雅。二鍋頭原來辛辣烈性的口感沒有了,變得清香、綿甜、柔和,枸杞酒有明顯的滋陰補陽,舒筋活血的功效。我常把大叔請過來,讓愛人炒幾個菜,和大叔對酌。飲酒間,大叔興奮地說:“我當初種枸杞,隻是為美化環境 ,沒想到不但自己受益,還幫助了小區的鄰居。看他們摘著鮮紅的枸杞,我也從心裏高興。”

80年代末,大叔大嬸搬到縣城去住,我們依依難舍,相鄰十餘年,老兩口像父母一樣幫助照顧我們,令我們終身難忘。現在,我們仍關係密切。逢年過節,我們都去看望二老。如今大叔大嬸都已進入耄耋之年,衷心祝願二老健康長壽。

責任編輯 師力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