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建築企業營改增的應對措施
財經論壇
作者:王寶華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建築企業已成為社會生活改善、城市現代化發展的重要產業支柱之一,營業稅改增值稅對於建築企業的順利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促進建築企業良性發展是一個亟待研究和解決的問題。本文基於建築企業“營改增”之後稅負的變化情況,分析營改增對我國建築企業的經營發展以及實際經濟效益的影響,並針對具體問題提出一些應對措施,以期能給建築企業提供借鑒。
【關鍵詞】建築企業營改增應對措施
一、營業稅改增值稅對建築企業的影響
1、營業稅改增值稅的現實意義
營業稅改為增值稅的目的是為了避免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重複征稅,是一種減輕企業稅負的有效措施。我國實施營改增的稅務製度是為了給企業創造更加適合的稅負環境,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營改增有效減輕了企業納稅負擔,優化了稅製結構,轉變了經濟發展方式,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營業稅改增值稅不僅避免了企業重複征稅的問題,促使我國納稅體製更加合理、公平,同時,也有利於市場經濟活動科學化、市場化,為更多的企業提供發展機會。稅製改革影響了我國財務管理工作不斷適應市場環境發展變化的需要。
2、營業稅改增值稅後建築企業發展態勢
隨著國家推行“營改增”以後,建築企業的新老項目接替銜接難度增加,一些項目施工周期長、項目涉及地域廣,新老項目之間如何平穩過渡,不同地區如何對同一政策做出不同的理解和執行,這些都將影響到建築企業項目的具體實施。建築行業領域通常采用總承包的業務方式開展項目,建築企業執行“營改增”時,上下遊關聯企業也應該同時執行“營改增”。
我國長期實施的稅製製度是增值稅營業稅並行,兩種稅製並行存在著稅負不均衡的弊端。營業稅改增值稅後,首先,減少了建築企業重複征稅的情況,減輕了建築企業運營成本;其次,營改增以後,建築企業在采購原材料如鋼材、水泥、機械設備等可以索取相應的增值稅發票,實現進項稅的抵扣,促使增值稅形成一條完成的價值鏈;再次,營業稅改增值稅可有效推動建築企業擴大業務規模和融資實力。稅收製度的改革對建築企業經營管理、財務會計、產品造價等多方麵均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二、營業稅改增值稅對建築企業的影響
1、對建築企業財務指標的影響
建築企業營業稅改增值稅後,由於建築市場是買方市場,業主在價格談判上占有絕對的優勢,因而在營業稅改增值稅後預期同類材料的價格變化幅度不大。在相同條件下,以固定造價合同為基礎,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後對建築業收入和毛利的確認產生影響。通常當期的合同收入是合同總收入與累計完工進度的乘積再減去之前會計期間累計已確認的收入,而當期的合同費用則是合同預計的總成本與累計完工進度的乘積減掉之前會計期間累計已確認的費用。在實行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後,合同收入中不包含增值稅,同時,實行營業稅改增值稅後,合同預計總成本中與成本有關的原材料、租賃費用等內容的增值稅進項稅額不再是實際成本的組成部分,合同預期的總成本將比實行營改增之前減少。
2、對建築企業產品造價的影響
建築企業實行營業稅改增值稅後,根據《全國統一建築工程基礎定額與預算》修訂後的內容,建築企業產品造價與原有結構完全不同。營業稅是價內稅,增值稅是價外稅,屬於消費稅,其稅負轉嫁給消費者負擔。建設單位在製定招投標概預算編製時,需要根據新標準調整相應的設計概預算和施工圖預算編製,在對外發布的招投標書中部分內容也做出適當調整,這種變化使得建築企業產品定價、工程預算編製工作變得更加複雜。建築企業執行新的定額標準,需要根據實際施工項目進行重新定義修改,企業內部概預算定額標準重新進行編製。同時,營業稅改增值稅會牽動國家招投標體係、預算編製、項目報價、國家建設投資規模、房地產市場價格和趨勢等一係列市場行為產生連鎖反應,對建築企業的產品造價產生全麵且深入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