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基於知識管理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機製研究(2 / 3)

從企業微觀層麵來講,人力資源管理解決了知識管理中隱性資源和顯性資源有效提升和利用的途徑和方式的問題,對單個知識資源的增值過程進行了有效的管理;知識管理則解決了如何有效地將員工的隱性和顯性資源集合成組織資源並在組織內部傳播使智力資源得到最大化使用,快速支持決策,促進知識的創新。總的來說就是知識管理需要人力資源管理做管理上的支持,人力資源管理為知識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智力資本以及增值的沃土。

二、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中實施知識管理的必要性

日本著名管理學教授LkujiroNonaka曾說:“沒有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蘊涵在企業員工中的巨大知識潛能就不可能被開發利用,企業創新就失去了原動力。”因此,企業隻有在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實施科學的知識管理,才能充分開發和利用企業的人力資源,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1、知識管理倡導人本管理理念

管理的根本因素是人。企業應該以人為核心,發掘出一種新的、以人為重點的、帶有感性的管理模式,重視對情感、宗旨、信念、價值標準、行為標準等柔性因素的長期培育,從而提高凝聚力和競爭力。而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隻是簡單的把人當作管理過程中的一個要素看待,並沒有體現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而知識管理倡導企業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將企業的經營目標與員工個人價值相結合,這與人力資源管理人本化的需求不謀而合。

2、知識管理助推企業塑造良好的企業文化

企業要發展,員工就要不斷地通過發揮知識來創造價值,因此企業文化必須倡導一種創新、奉獻精神,一種創造財富的價值觀,鼓勵員工不僅充分利用顯性知識,而且充分展示隱性知識,達到企業人力資本效益的最大化。同時,企業的知識管理中那種不斷創新、不斷發揮企業知識資本效益的模式也不斷地改變,以此來塑造良好的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與知識共享、創新、團隊建設等動態地結合在一起,企業文化同時又受到社會、技術、文化環境的影響。企業通過文化傳播和文化力量的作用,保證知識管理所要求的適應型企業文化的建設、企業家的組織文化規劃、知識共享和個人職業生涯計劃相結合、創新與團隊的有效性建設,確保企業成功實現知識管理的目標。成功的知識管理又助推企業文化的塑造,從而形成良性循環的過程。

3、知識管理助力企業建立科學有效的激勵機製

在知識管理下,企業激勵的重點發生了轉移,由外部激勵、短期激勵轉變成內部激勵、長期激勵。在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機製下,企業對員工采取的激勵多為外部激勵,如,職位、薪酬或待遇。但這些手段是有失偏頗的,在知識管理的視閾下,企業除繼續加強對外部、短期激勵手段的重視外,還要更多地采用內部激勵、長期激勵的手段,如滿足員工的成就感、尊重感以及實施員工持股計劃等長期激勵手段;重點是在內外、長短期兩個方向上尋求平衡和激勵功效的最大化。

4、知識管理推進人力資源管理柔性化

人力資源管理柔性化是指在企業管理過程中不以企業固有的規章製度、篤定的組織結構作為管理企業和員工的唯一標準,而是采用更加靈活的標準,隨著企業內外部環境等因素的變化而進行調整,是一種具有彈性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而知識管理要求企業和員工將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不斷群化、外化、融合、內化,通過不斷的交流和學習來實現為企業創造更多價值的目標。在實施知識管理的企業推進人力資源管理柔性化有助於調動企業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

三、基於知識管理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機製

知識管理在目前和未來的人力資源管理過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探索基於知識管理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機製成為了企業經營與管理過程中的重要問題,筆者結合企業實踐經驗提出了以下幾方麵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