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通商有爭議(2 / 2)

王旁笑道:“薛大人有所不知,看來這西夏人是逆天了。連官員都敢打劫。”

薛向見王旁說的如此肯定,更加疑惑問道:“王侍郎,這要是西夏官員在宋國境內被打劫,豈不又是找麻煩的借口。”

王旁心中有數,他笑著說到:“薛大人無須擔心,這人要是在宋國境內被打劫,還不理直氣壯的來。”

薛向點著頭讚歎到:“有理,有理!”說罷笑著轉身離去。

王旁想著李錫哩的表情,心想又應驗了一句古話:這才叫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雖然王旁心中覺得西夏人好笑,但轉天依然很有禮數的備好車馬,又贈送了銀兩讓李錫哩上路。

李錫哩不好意思接受,王旁安撫到:“我到西夏之時,蒙李大人招待,現在你來了宋國我這隻是盡地主之宜。更何況此事辦好,對大家都有好處。”王旁心知,以後少不了要和西夏打交到,多一個朋友多條路。

李錫哩在西夏受了窩囊氣,又收了王旁的銀子,一心隻想促成此事,他快馬趕到汴京,誠心誠意來到拜見仁宗皇帝,商討兩國通商榷事項。西夏使者退下朝堂之後,宋國的朝堂之上又吵吵開了。

這回意見分成三派,一派是韓琦等人,建議趁著西夏局勢不穩進軍西夏,支持韓大人的義憤填膺的說著;“西夏人一向狡詐,若能攻取西夏,便可免除後患。”

另一派人則是以現任宰相曾公亮為首的,建議就此機會和西夏通商,遵守邊境協議。

還有一派人,就是諫官司馬光大人,他等韓琦,曾公亮吵的差不多了才不急不緩的說到:“韓大人主張打,請問可否由韓大人帶兵出征?”

“你?哼!”韓琦明知道司馬光將了自己一軍,卻也無話可說,韓琦是文官裏麵的武將,武將之中的文臣,這局麵足以讓他尷尬,況且自己這把年紀,又是一國宰相,難道他讓自己親自帶兵。

司馬光轉頭有看看曾公亮:“曾大人主張通商,如果我們就這樣通商,豈不是讓西夏人覺得我宋國好說話。”

曾公亮看看司馬光,這司馬光又要搞什麼名堂,他心裏不喜歡司馬光,司馬光屬於那種“悶倒驢”。不過自己剛剛坐上宰相的位置,屁股還沒焐熱,不可多結惡緣。

曾公亮索性將目光投向仁宗皇上,皇上正皺著眉看著朝堂之上。韓琦出師無名,曾公亮光說個通商,具體怎麼出師怎麼通商都沒對策,他看看司馬光說到:“君實,如此說可有對策。”

司馬光左右看看說到:“啟稟聖上,臣沒有!”

他說完這話朝堂上一片嘩然,仁宗差點沒氣樂了,但是司馬光還有話說:“臣是覺得有一個人肯定有,既不打仗有能在通商榷問題上占盡優勢。”

說完他看看包拯,又看看王安石。眾人也隨著他的目光看看這二人。包大人和王安石一愣,自己又沒說什麼,不過二人一對視馬上明白了,兩個人心中都暗罵司馬光:“我們家王旁跟你有仇啊?”

仁宗看司馬光的眼神,也明白了司馬光的用意,他最近很是為慧眼識珠欣慰,王旁在延州這段時間對鹽務治理十分得當。仁宗露出病愈以來難得的微笑,立即傳下詔書:“急召王旁回京!” 他哪知道,王旁自從送走李錫哩,已經在延州收拾行囊了。

司馬光見目的達到,安安穩穩退下站好,仁宗左右看看了又問道:“太子今日仍沒來上朝麼?”問完這句話,朝堂之上一片肅靜。仁宗剛剛一點高興勁兒,又被冷水潑了下去。

這一天散朝之後,幾位大臣來到濮邸看望太子趙曙。

自正式立太子位趙宗實。皇上賜給了他新名字“趙曙”。雖然名字是趙曙,但他似乎沒看到曙光。他已經被黎明前的黑暗折磨瘋了,每天提心吊膽中糾結,他的內心越來越害怕,害怕即將得到又失去的感覺。仁宗的身體竟然是一天天的見好,太子身份已定,眼看到手的皇位卻好像是越來越遠。

趙曙病了:用現代醫學的話說,他得了抑鬱症。他甚至不願意賣出府邸一步,以至於連上朝都不去了。

他的長子趙仲針得知幾位大臣來訪,急忙走到府外將韓琦,曾公亮,歐陽修,劉敞等大臣恭恭敬敬迎進了府邸的廳堂,請大人們落座,又命家丁奉茶,這才轉身進了內宅去請自己的父親:當今太子趙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