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農業為本(4)(1 / 2)

下午開始的第一站選在了東河沿村,一則這裏是離縣城最近的村子,另外也是齊天翔最為關切的地方。

中巴車在離蔬菜大棚最近的路邊停了下來,東河沿村的村支書和村長,以及村裏的群眾就湧了過來,很快以中巴車為主形成了一個中心。

齊天翔率先走下了中巴車,微笑著對圍觀的群眾揮手致意,與迎上來的村支書和村長分別握了手,等徐方下車後,對他介紹道:“這兩位是東河沿村的當家人,一位是村支書,一位是村長潘富民,盡管名字相差一個字,可卻不是本家兄弟,而應該是族兄弟。”

“齊書記記性真好,上回隻見了一麵,就記住了我們哥倆的名字了,真沒有想到。”潘富貴激動地望著齊天翔,對齊天翔一上來就能叫出他的名字,心裏是萬分的佩服,隨即緊緊地握住徐方伸過來的手,急速地解釋道:“我和富民是平輩的兄弟,是遠房親戚,同宗但不同房,我們村潘姓是大姓,全村六十多戶人家,基本上都姓潘,隻有少數幾戶外姓人家,可我們相處的都很好,很和諧。”

徐方熱情地與村支書和村長握了手,溫和地笑著說:“春耕大忙時節,來看看你們的生產情況,不會影響你們的勞作吧!”

“哪裏會,哪裏會,不礙事,不礙事的。”潘富貴趕忙擺著手,連聲說著,盡管徐方拗口的話語聽的不太真,可從徐方的謙遜的表情還是能夠猜出大致話意,隨即解釋道:“我們這裏的大棚蔬菜季節性很強,春節前集中上市的蔬菜已經結束了,現在栽種的都是要到一兩個月之後才能成熟上市,都不是很忙,不是很忙。”

齊天翔知道潘富貴說得的實情,這次過來就沒有上次來時的熱鬧,也沒有那麼多的車來人往,看上去村民的神情也顯得自然平和了許多,心裏覺得略略寬慰了一些。尤其是看著兩位村子的當家人的情緒和表現,不像前兩次來時那麼做作和低沉,知道他們正在慢慢從巨大投資的災難中複蘇過來,雖然徹底擺脫陰影還需要時間,可畢竟有了好的開端,還是值得高興的。

齊天翔在人群中尋找著,眼前除了東河沿村的村民,並沒有他需要找的麵容,不僅疑惑地問:“我們的大學生村官都到哪裏去了?回學校了嗎?”

“都已經不是村官了,春耕大忙時節,我把他們派到更需要的地方去了。”馮俊才看齊天翔的眼睛在不停地尋找,知道他在找什麼,可齊天翔不問,他也不好插話,現在齊天翔問起來,就趕忙笑著接話說:“這麼好的幾個年輕人,怎麼能長期分散在村裏呢,我把他們集中在了一起,給他們提供更大的學習平台,加強鍛煉,現在就在跟著我們的農業科技人員指導春耕生產呢!”

齊天翔很清楚馮俊才的真實用意,不得不佩服他的精明和打算,可當著這麼多人的麵,也不好過多地拆穿他,隻是微笑著說:“想得美,全市就選拔出來這六名村官,市委組織部有更多的考慮,一年到期後的方向,還真不是你能算計的。”

“再說,再說。我隻負責培養和鍛煉,一切還要看發展平台,不是還有一個雙向選擇嘛!”馮俊才笑著跟齊天翔打著啞謎,隨即扭頭對潘富貴說:“就別都這麼站著了,省市領導的時間都很寶貴,先帶他們看看你們的寶貝大棚吧!”

得到馮俊才的指示,潘富貴似乎才有了發揮的機會,趕忙請齊天翔和徐方等領導進到了一個大棚裏,指著裏麵的高高低低的棚架介紹著:“這個棚主要種植的是有機蔬菜,是幾個年輕人根據新技術手段,利用咱們這裏的大棚采光好,光照足,溫度可控的優勢,引進的一些蔬菜新品種。介乎於蔬菜和水果之間的口感,以及亮麗的外形,今年春節推出市場的一批,不但價格好,銷量好,市場反映也好,真是沒想到啊!”

“好啊,縣域農業經濟的發展,就是要依靠科技創新,選用新品種,新技術,利用新的營銷模式和手段,在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使效益達到最大化。”徐方由衷地讚歎道,望著潘富貴問道:“聽說你們這裏的蔬菜,不但網上營銷,而且還有個什麼快樂農場,就是城市人利用網絡到你們這裏租地,想種什麼都可以。豐收後不但可以收到新鮮的蔬菜水果,還可以贈送給親戚朋友。具體是怎麼運作的,說來聽聽。”

“是有這麼一個娛樂經營方式,去年推出以來影響很好,具體是怎麼運作的,他們倒是跟我說過很多次,我也記不住。”潘富貴望著徐方,赫然地笑著,隨即轉過頭對向有誌求救著:“這些事,向縣長在的時候,具體跟他們一個弄過,還是請他給領導們彙報一下吧!”

潘富貴的突然襲擊,一時讓向有誌有些意外,可看著眾人的眼神,尤其是齊天翔鼓勵的神情,向有誌鼓足勇氣,緩緩地介紹道:“這主要還是脫胎於一款網絡遊戲,目的還是利用咱們這裏規範性蔬菜大棚的優勢,將遊戲和現實經營結合起來,以特色化的手段提高經營收益,也是一種權宜之計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