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齊天翔沒有這個決策權,也不能擅自改變事故的性質和處理的方向,這些隻能是林東生可以做到,他有這個權利,而且至今置身事外,也有這個條件。
沒有想到國務委員也是這種想法,與林東生不謀而合,是政治的需要,還是穩定的要求,齊天翔不得而知,但直覺告訴他,他現在能做的,就是按照既定的軌道運行下去。
矛盾和困惑始終無法排解,一方麵是領導的意圖,這些不僅是國務委員的想法,更高層也有這樣的意思也很難說。另一方麵是自己的形象和影響,上任伊始,第一次獨立處理這樣重大的突發事故,就以大團圓的結局收場,無論怎麼說都是值得欣喜的。可與此同時,事故的性質,王金虎遞來的材料,以及淩晨收到的信息,都把事故指向了另一個方向,也有人在期盼著事情真相能夠大白於天下。這需要齊天翔拿出足夠的智慧和手段,平衡也好,化解也罷,都要有一個明確的結果。
做到這些需要時間,也需要機緣,這些都擺在齊天翔麵前,選擇是痛苦的,可卻無從退卻。想到這裏,齊天翔睜開眼,看不到國務委員和林東生的麵孔,難以判斷此刻他們的所思所想。童安山也是閉住眼睛假寐,他的想法也無從知曉。隻有坐在後麵的張萬福,神態安詳地注視著前方,似乎也隻有他的想法才比較真實。
盡管不能進行語言交流,可齊天翔認定了,解開這些疙瘩的關鍵人物,隻能仰仗張萬福,也隻有他能夠在圓滿的結局之後,繼續完成破局工作,或者還有其他人,比如王金虎,或者謝天晴,現在還不得而知。
不能不了了之,這是齊天翔暗暗下定的決心,高層的意圖可以執行,也必須執行,這對大局有利,對平息事態有利,對經濟發展更加有利,齊天翔不能破壞這種有利的局麵,更不願隨意破壞。可也不願任由事態無聲無息,潛意識裏齊天翔明白,這將考驗著他的良心,也考驗著他的智慧和能力。
一路上就這麼想著,盤算著,齊天翔竟然有些迷糊起來,困意隨著寧靜的氣氛,以及中型客車的輕微晃動悄悄地襲來。
迷迷糊糊中,齊天翔仿佛又置身在了大山環抱的山穀之間,冷風陣陣撲麵而來,黑黢黢的四周,看不到遠處的景致,更不知道山上現在是一種什麼景象,隻有默默地忍受著黑暗和冷風的侵襲。天空似乎有了一點亮色,陰雲雖然還是密布,可好像有了一絲流動的痕跡,不知是風的作用,還是本身就在流動,似乎也不是厚重的鐵板一塊,籠罩在山頂和山穀。
沒有星星,流動的雲,並沒有把星星的身影展露出來,可微微泛出的亮色,會把比星星更亮的陽光引進山穀,最終照亮整個山穀,不但會有光亮,更會有掩飾不住的溫暖。
這點齊天翔是相信的,也充滿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