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三章 款待井院長(2)(2 / 2)

“謬論,純粹是胡扯。”齊天翔看著馮俊才洋洋得意講話的樣子,不由瞪了他一眼,轉過臉對井鎮林安撫著說:“不要聽他胡說八道,按照他的說法,臉總是要髒的,天天洗它幹什麼?牙每天要刷,可刷了也還是要有牙垢,哪還刷它有什麼用?還是你老夥計說的,正衣鏡有它不多,沒它可是不行。定期體檢就是注意隨時觀察變化,還隨時做到心中有數,尤其是現在影響身體健康的因素很多,不注意自身健康狀況,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

井鎮林清楚齊天翔此話的用意,也知道這些問題無傷大雅,就笑著回應齊天翔道:“其實馮書記的意思我很清楚,個人心理素質不同,對待病症的承受力也是不一樣的,我就見過很多入院檢查時活蹦亂跳的人,一經檢查出問題馬上就崩潰了的。因此我也建議對待重點病患,應該減少不需要的檢查項目和頻率,這樣能夠有效減輕病患和家屬的心理壓力和負擔,畢竟人的意誌力是不相同的,需要區別對待。”

“可這隻是針對已有病症的患者而言,健康體檢卻是必須定期進行的。這就像剛才馮書記以汽車的舉例來說,車輛不一定非要到返廠大修的時候,才需要注意車輛狀況,平時的保養和檢查是一定要做的,所謂五千公裏或半年檢修一次的規定,就是對車輛最好的使用。即使隻是換換三芯,更換一下輪胎位置,也是必要的,不能等到車輛出現問題,或者進廠大修時再重視,哪樣付出的成本和代價會更大。”井鎮林平靜地看著齊天翔說著,隨即轉過臉去望著馮俊才,認真地說:“原本我的想法,初期與河陽縣人民醫院的合作,就是要首先建立一個相對高規格的體檢中心,利用縣醫院接近廣大群眾,方便篩查的優勢,建立疾病診療和篩查的第一道屏障,把醫療救助和健康保障同步起來。”

井鎮林平和有序地說著,似乎感到自己的話語有些突兀,就轉而向齊天翔解釋道:“現在的診療技術,特別是電腦和互聯網技術的進步,遠程診斷和會診,甚至手術指導都不是什麼難題,專家和有經驗的大夫,並不一定需要坐診和親自參與手術,就可以解決一下棘手的或疑難雜症的診療,關鍵是病例的篩查和確定,這才是最為重要的一步。”

“過去條件不允許,所有的病患都要到大醫院去,接受檢查和治療,這不但無形中增加了醫院診治和病房的壓力,也浪費了病患寶貴的時間和精力,還增加了治療成本,也難以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說到了自己的專業,井鎮林的話語流利了很多,也自信了很多,幾乎沒有喘氣的機會,就繼續對齊天翔說道:“現在已經進入了大數據時代,數據傳輸和存儲技術已經完全能夠達到遠程控製的程度,河陽縣人民醫院的一個腫瘤病人,完全可以在本地醫院進行初檢,現有的檢查設備也完全能夠做到這一點,包括活檢取樣,然後通過數據庫與我們醫院進行聯網,我們既可以看到病曆,也可以看到病理報告。在此基礎上,病患的治療方案就完全可以遠期約定,可以轉運到省立醫院進行手術,也可以由專家過來手術,包括放化療都可以在河陽縣人民醫院來做。這樣病患可以不用來回折騰,基層醫院的醫生和醫療設備,也能有效地發揮起來,不但各方受益,也能產生更好的效果。”

井鎮林說著話,眼睛卻是不停地觀察著齊天翔的反應,看到齊天翔盡管臉色平靜,可眼睛發亮,就知道自己的想法說到了他的心坎上了,就緩了一口氣接著說:“我這說的還是大病救治,存在著確診困難,醫治複雜的情況。如果隻是一些簡單的感冒發燒之類季節性常見病,就更容易在基層診療了,至因為大家都要蜂擁到大醫院,除了擔心自己的病情,主要還是迷信大醫院的醫療條件,特別是專家的經驗和能力。其實在初期篩查階段都是一樣的,本身並沒有什麼區別,如果能在縣醫院也能得到與省立醫院一樣的治療措施和手段,相信大家也都不會舍近求遠,更不會冒著耽誤治療的風險去預約幾個月之後的專家號。這樣的作法也與國家推行的分診治療的要求一致,是未來醫療發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