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灤縣特色城鎮化新格局(2 / 2)

加快產城融合發展,建設活力迸發的產業之城

推動城市建設,必須堅持以產興城、以業聚人,真正做到產城互動。圍繞增強城市產業支撐能力,灤縣積極發展相關城市產業,加快聚合各類產業要素,實現以產興城、以城聚產、雙向融合。

堅持以園帶城。灤縣按照以園造城的思路,以城市化標準推進“六大園區”功能升級,優化產業功能布局,強化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引導重大戰略企業和項目向園區聚集,使園區基礎設施、功能配套成為城市的重要組團。

堅持以產興城。灤縣以產業聚集作為帶動人口聚集、推動城市發展的核心動力,培育壯大了裝備製造、鋼鐵冶金、新型建材、現代農業、文化旅遊和現代物流“六大主導產業”,通過產業的聚集帶動人口就業,以人口聚集帶動城市發展壯大,形成了產業發展與城市發展的良性互動。

堅持以城聚產。灤縣把城市作為產業的發展平台,優化城市發展業態,為龐大集團、皓盛集團等本土企業提供優質服務環境,同時也吸引伊利乳業、五洲國際等國內外知名企業落戶,文化旅遊、金融服務、信息谘詢、養生養老等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第三產業就業人數達到15.6萬人。通過吸引人流、物流、信息流、技術流等各類要素,為城市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促進了城市擴容升級。

突出建管並重,打造以人為本的宜居之城

城市形象方麵,地標性建築形成了現代城市輪廓線。同時灤縣也加大對城中村和舊小區改造力度,製定城中村改造規劃和相關政策,統籌推進5個城中村平改和6個舊小區改造工程,進一步提高城市品位,改善群眾居住生活環境。

城市功能方麵,灤縣累計投資270億元,實施了供熱改造升級、燃氣入戶、自來水廠遷建等一批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初步形成“六橫六縱”的城市交通路網和京津秦“一小時交通圈”、縣內“半小時交通圈”。

管理水平方麵,灤縣按照人性化、精細化、信息化和社會化的要求,實施了縣醫院擴容、龍山初級學校新建等工程,為群眾提供舒適便捷的服務。全麵實施城市精細化管理、人性化執法,成立了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深入推行城區“網格化”管理模式,健全完善了衛生保潔市場化機製和數字化“聯防聯控”城管機製,形成了“統一指揮、綜合執法、部門聯動、全麵覆蓋”的城市管理模式。

城鄉發展方麵,灤縣以全域理念統籌城鄉發展,大力實施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農村麵貌改造提升行動、農村文化陣地建設和城鄉違法違章建築清理整治等“四項專項行動”。

城市的發展凝聚著曆史,建設城市就是在創造曆史。灤縣堅持用曆史的態度和藝術的眼光推進城市建設、管理,努力讓城市在曆史輪回中留下深刻的印記。

(作者為中共灤縣縣委書記)

責編/嚴俊 美編/於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