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對於團購網站的客戶而言,在拉手或者美團下單,和在QQ團下單毫無區別,從一個團購網站遷徙到另外一個也接近零成本。大批手機用戶,更是直接使用綜合團購的App軟件,每天同時跟蹤多個團購網站的內容。

現在的團購網站,在其駐點的城市,一端連著上千家商戶,另一端連著十多萬客戶,僅僅依靠每天一次打折將其中一個商戶和其中一部分興趣客戶關聯起來,對於更多的商戶和客戶而言,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浪費。如果用一個“粗俗”的比喻就是:團購網站目前隻會簡單拉皮條,不懂經營夜總會。

團購應該學習攜程,梳理線下商戶的資源打包出售給客戶。

攜程是為數不多的將機票、酒店、旅遊等綜合打包成一個產品的公司。團購網站要做的事情就是對合作過的所有商戶梳理整合,將口碑好、顧客滿意度高的商戶整合,打包出售。

比如福州有過團購野戰CS。由於在郊區,就餐基本要在當地解決。這時候,團購網站可以提供結合當地的就餐、出行等綜合打包服務。

比如對於美食。提供專用的**團獨享套餐,該套餐同時包含多個餐飲商戶的優惠套餐價格,顧客可以在團購網站上任選幾款消費,券卡差額可以充值或在團購網團購項目上消費。

團購網站還可以承諾包銷。比如某類糕點、禮品盒、月餅盒,在自己的網站上進行代售,從而鼓勵客戶持續消費。這些都是比較精細的打包。粗放一點的就是由團購網站和商戶談一個全年包銷多少返點折扣,從而團購網站自己通過各種組合,刺激客戶消費。

如果能進入這個領域,團購網站就真正把自己和千萬客戶和百萬商家聯合在一起。其最具想象力的地方就是,團購網站通過這個方式,真正將線下商戶和線上零售客戶貫穿起來,真正實現O2O(Online to Offline)的電子商務理念。

來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2e5c4f0100oy50.html?tj=1

銷售人要拿捏的兩個悖論

■崔迎blog

要方法還是要方法論。銷售的本質就是做人的工作,而人是不確定的,不管是消費者,還是經銷商,所以,我們的工作有著不確定性。

我們每天都在試圖找到一些規律、一些邏輯,從而讓自己的工作更有效率。所以,大多數銷售人對方法比較感興趣,而且喜歡複製方法。所以,他們對於實戰類的培訓非常歡迎,為什麼,因為理解容易,操作簡單,又不費多大的力氣,而且能很快見效。所以,很多銷售都是方法的複製者。

但問題來了,我們麵臨的工作目標是不確定的,有著或強或弱的變化性。簡單的方法複製就不行了,更重要的是培養自己想方法的能力,而不是自己掌握了多少方法。

所以,我們經常看到這個現象;很多的銷售人員是靠經驗吃飯,而且隻能在自己熟悉的行業玩得轉;換個行業就很不適應。方法是過去環境的產物,而我們是對未來產生價值。作為企業,需要的並不是方法的複製者(那是工人),而是對機會的把握者以及方法的創造者。

另一個悖論是要原則還是要利益?銷售這個職業是認功勞不認苦勞的,大多數企業的考核以及價值體係是以結果為導向的,所以,銷售人常常以結果為目標,用盡各種方法。

但麵對壓力的時候,那些方法是否符合企業的原則,或者群體方向原則,是很難考慮周全的。既然是以結果論英雄,銷售人員的思想會感覺和公司在做生意,所以,銷售人員會對企業的原則或製度產生排斥,認為那是阻礙自己達到目標的障礙。

其次,要想達到目標,最快的辦法就是改變規則,當然這個規則與企業的基本利益所要求的原則矛盾,銷售人員是想不到這點的,我們也不要埋怨他們做事不講製度;因為他的崗位就是以機會和創造為本質的。

所以,這就會讓企業與銷售人員產生一些矛盾,至於如何解決,取決於營銷總監的立場,營銷總監大多數是從銷售人員走出來的,他給自己的定位往往是第一位的,能否站在企業戰略與發展的立場看問題,那就要看營銷總監的自身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