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基層機關支部書記的尷尬(1 / 1)

基層機關支部書記的尷尬

人才與知識

作者:聶德清

基層黨支部書記是黨的最基層組織的組織者、領導者,按《黨章》的有關規定開展工作理應沒有什麼尷尬而言,但實際上尷尬還是客觀存在的。

何樣的尷尬?

其一,身份定位的尷尬。相對於上級黨委,機關支部書記是下級,但黨章規定,上級領導要以普通黨員的身份參加所在支部的活動,在支部內,支部書記又是“上級”;相對於平級幹部,本是同級,卻存在著既是同級又是“上級”的現象;相對於普通黨員,既要接受本部門負責人的領導,又要接受所在支部的領導。如此複雜的身份關係,使機關支部書記處於尷尬的位置。

其二,重視不夠的尷尬。機關黨支部書記的主要職責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但由於認識上的偏差,少數黨員幹部認為思想政治教育是虛事,再則,由於機關的特殊環境,機關支部書記看起來什麼都可以管,但什麼都不能直接管。由此,給支部書記開展工作帶來尷尬。

其三,開展工作的尷尬。在開展黨內活動時,無論職務再高,在支部內都隻是普通黨員,但少數領導參與支部活動時放不下身架,使支部書記的工作難以開展。有些黨務工作需要不同科室聯合開展,但有些中層幹部卻認為支部書記與自己平級,又不是上級領導,在聯合開展工作時推諉塞責。如此一來,使機關支部書記的工作陷入尷尬。

為何尷尬?

其一,黨員對黨的知識學習不夠。由於少數黨員領導幹部對黨內知識的學習理解不夠,不能放下身架,以普通黨員的身份參加黨內活動。但支部書記在開展黨內活動時,又要求所有黨員須以普通黨員的身份參與。認識的不對等,造成心理接受上的不對等,這是機關支部書記工作尷尬的原因之一。

其二,黨員的思想存在誤區。少數黨員認為思想政治教育是“務虛”的工作,對從事“務虛”的支部書記安排的工作重視不夠;還有少數黨員崇權崇官崇利,對其利益無決定權和支配權的支部書記安排的工作敷衍推諉;還有一些黨員隻重業務、忽視黨務,對黨務工作浮光掠影。由於思想作祟,使機關支部書記的工作陷入尷尬。

其三,黨支部書記角色轉換不快。由於所處的特殊環境和複雜的身份關係,需要機關支部書記及時調整自己的位置,靈活轉換不同的角色,在變化中不斷找準自己的定位。但是,有些機關支部書記在不同的工作場合不對角色進行轉換,或是轉換過慢,造成自身的尷尬處境。

那麼,怎樣才能化解尷尬呢?

其一,要圍繞中心,尊重民意,同頻共振。我的經驗是:把黨委的工作重心與支部的具體工作結合起來,把宏觀思路具體化;在開展黨建活動前,先深入黨員中征求意見,再將可行的工作方案向上級黨委彙報,達成共識,取得支持。如此一來,看似是支部書記在台麵上出頭露麵,以“領導者”和組織者的身份安排支部工作,但實際上,是在貫徹落實黨委的意圖、是在按全體黨員的意願開展工作。

其二,要注重細節,平等謙遜,融入群眾。支部工作雖然取得了黨委的支持,但是,仍需在大膽開展工作的同時伏下身子,體現平等謙遜:比如,在開展學習教育活動中,要慎言慎行,既要體現出組織者的嚴肅認真,又不能老是表現出一副訓導者的態勢;再比如,在組織各類黨建活動時,要淡化角色,強化服務,把自己融入群體,在活動中拉近黨務幹部與群眾的心理距離。

其三,要到位不越位、補位不占位、事畢即歸位。這是幾年來實踐工作中積累的經驗。在支部開展工作時,支部書記就是“領導者”和組織者,要大膽地開展工作,但是,如果支部書記把“領導者”的身份慣性地推移到其他各項事務,則有越位之惡、占位之嫌了。當然,事畢即歸位並不是妄自菲薄,而是說要因不同的工作性質回歸到相應的角色定位。

如此,方能化解基層機關支部書記的尷尬。

(作者為湖北十堰廣播電視台機關黨支部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