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興樓位於東安門大街路北,光緒二十八年(1903年)開業,1944年12月因後人經營不善而停業,東家是清宮廷管理書籍的官員。東興樓原來是平房,故一度又稱“東興居”。
東興樓的菜係屬山東膠東菜係,名菜有芙蓉雞片、燴烏魚蛋、醬爆雞丁、蔥燒海參、炸鴨胗等。
泰豐樓,位於大柵欄煤市街,外觀普通,但裏麵明亮寬敞,清同治十三年(1875年)開業,有房百餘間,可同開席麵60多桌,這在當時是南城最有名的。
泰豐樓曾幾經易主,然字號與風味未變,信譽顯卓。
泰豐樓經營山東風味菜係,名菜有沙鍋魚翅、燴烏魚蛋、蔥燒海參、醬汁魚、鍋燒雞等,尤以“一品鍋”為著名。
致美樓,原為姑蘇菜館,後改為山東菜係,位於前門外煤市街。開業於明末清初,院落秀美、曲徑通幽,清靜怡人、古色古香。
菜肴以色、香、形、味而著稱。名菜有四吃活龜、雲片熊掌、三絲魚翅、壽比南山等。光緒二十八年(1903年)因生意紅火,而再度擴大。
鴻興樓,是一家以餃子出名的老字號,早年於菜市口開業經營,其餃子肉薄餡大,一兩麵可捏二十多個,各種各樣的餡應有盡有:肉餡、素餡、甜味、鹹味、魚餡、雞餡……
鴻興樓的餃子的與眾不同處在於其煮餃子的水是高湯,且用火鍋煮。所以吸引了無數的回頭客。
鴻興樓的其菜肴屬山東菜係,名菜有雞茸魚翅、鍋塌鮑魚、蔥燒海參、酒蒸鴨子、醋椒魚等。
正陽樓,位於前門外肉市南口,山東肴饌,開業於清鹹豐三年(1854年),其“涮羊肉”當時與清真東來順的涮羊肉不相上下,尤以螃蟹鮮肥、個大著稱。
正陽樓的名菜有小籠蒸蟹,醬汁鵪鶉、醬香鮮蟹等。
新豐樓,位於虎坊橋香廠路口,清光緒年間開業。也是山東菜係,尤以白菜燒紫鮑、油爆肚絲及素麵、杏仁元宵等著名。
後在廣安門內白廣路重新營業的“新豐樓飯莊”,基本上繼承了舊時的名菜名點,深受大家歡迎。
安福樓,位於王府井的一家山東菜館。以糟溜魚片、沙鍋魚唇、芫爆肚絲等為名肴。
後在朝外關東店重新開業的安福樓,在原魯菜的風格上,又同時操作川菜,香辣十足,頗具特色。
春華樓,位於和平門五道廟,規模相對小些,做菜講究精工細料,其名菜有鍋貼雞、鬆鼠鱖魚等。
1934年,張大千在北平參加書畫展後,到此用餐,曾傳授一道“張大千魚”的做法,以後此菜便成為這裏的招牌菜。
還有曆史比較短的萃華樓,也是很有名氣的。有說法認為它不能算作八大樓之一。它開業於1940年,位於王府井八麵槽。以山東菜中的“清、鮮、脆、嫩”為特色,開業不久就名氣大漲,並博得了“萃華樓”才是真正的東興樓之譽。
萃華樓的名菜有油爆雙脆、清湯燕菜、醬爆雞丁、淨扒魚翅等。
除以上八家外,京城飲食業名氣比較大的還有“同春樓”,它位於正陽門南珠市口,開業於道光年間,名菜有爆炒魷魚,幹燒魚、賽螃蟹等。還有位於前門外西河沿的“春明樓”,其特色與“春華樓”齊頭並進,它烤大蝦的名氣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