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包肉 第四話(1 / 2)

王夫人臥病不便見客,接風宴上隻有王員外和作陪的孟老爺,人雖然少可是酒菜一點都不寡淡。席間王老員外反複的說著當年與張父的情誼,孟老爺在邊上也應和著,就好像張父的事孟老爺全都經曆過似得。孟老爺嘴上也不閑著,一直誇耀著自己的兒子有出息。兩位老爺一唱一和,一說一捧。

酒過幾巡,張生心理也明白了,這接風宴原是個鴻門宴。兩位老爺那話裏也就這幾個意思:一王員外是個不忘舊情的好人。二這張家一代不如一代,張生是扶不上牆的爛泥。三就是這婚約了,王家怎麼能背信棄義呢?一定是要你們張家自覺的認為門第對不上才毀約了。王員外說話總是點到為止,甜言蜜語裏藏著把刀,枉這張生先前還拿他當親人般,以為他真是重情重義之人。孟老爺的話更是歹毒,原本就與他無親無故,他為何如此刁難。

張生聽了這些話苦上心頭,父親早逝後本來就生活的顛沛流離,如今還要在此處受著侮辱,背負著不孝不信的惡名。他本就無意取王小姐,王員外直說不就好了,何必始這般手段。此時又不能發作,苦楚都隨著就咽到肚子裏,臉上還要帶著笑意對著兩位老爺來回的敬酒。再一想到家裏的老母親,張生還是忍下了,他隻想著能陪著老母親過日子,不想娶什麼王家的千金,也不求什麼富貴。

談話間,陪著伺候的丫頭換成了碧兒。原是王小姐怕事情不成把碧兒指派過來幫襯著父親,碧兒本來就張生沒有好感,因此在王員外的受益下更是一個勁的給張生續酒。

張生知道這兩位老爺的做派,不願意作陪,又不能離席,於是就趁著碧兒添酒就直接趴在桌子上裝作醉的不省人事。原本張生想著,如果王員外好言說明了不願將女兒嫁給他,他到可以主動悔約。如今他到要看看兩位老狐狸到底要耍什麼鬼把戲。

王員外看見張生醉倒了心中大喜,又怕張生沒有睡實,喊了張生兩聲,又推了推張生腦袋。張生假裝哼唧了幾聲,便不再動彈了。王員外一看張生爛醉如泥,與孟員外相視一笑。連忙拿出早已準備好的悔婚文書,拉著張生的手在文書上按上了手印。

王員外早已算計清楚,待明天張生醒了追問起來悔婚之事,就說張生在酒桌上言辭懇切求著王員外悔婚。是張生說配不上王小姐,一定要悔了婚約。他自己因為與張父有約在前,自然是百般的勸說,可是張生不聽勸說。他自己又被張生的懇切所感染,不得已同意了。若怪罪就怪罪他張生貪杯。而且還有孟老爺做證人,張家悔婚的事就此鐵證如山了。

事成了,兩位老爺還碰了個杯開懷大笑,一如十多年前一樣。

看著張生沉睡不醒,這二老更是恬不知恥的商量起兒女的婚事,已然開口互道親家。王員外總算是攀上高枝兒了。這真是個讓兩家皆大歡喜的結局啊!

這些話張生聽在耳裏,刺在心上。張生突然開始恨自己。他恨自己軟弱無能,連父親的顏麵都保護不了。那不如就真的睡去吧,張生呢喃的說著夢話,夢裏的張生迷茫在寒冬暴雪之中。夢外歌舞絲竹宴會才剛剛開始。

這一切都被在碧兒看在眼裏了,她原以為隻是簡單的伺候酒宴而已,也沒想到會生出這樣的齷蹉之事,原來小姐叫她來伺候是怕走漏了風聲。

碧兒又聯想到她所看到這的王家裏那些假仁假義的事,不由得同情起張生來。想到剛才自己居然與王員外同流合汙為虎作倀,心中更是羞愧不已。可是當她想到如果不毀約小姐又要嫁與不愛之人,心中也是不忍。何必用這種下流的手段啊!碧兒又看了看醉倒的張生,心裏也十分的不是滋味。罷了別讓他在這受苦了,於是碧兒便對王老爺說張生喝多了想帶他離席。王員外也是越看張生越不順眼,叫了幾個仆人將張生架回了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