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11、奧地利的榮耀(1 / 3)

幾乎沒有懸念的,奧地利的外交抗議蒼白無力,被普魯士直接無視了。普魯士擺出一副“我就這樣了你能奈我何”的無賴臉孔,堅定的把艦隊和海軍司令部搬到了基爾。

“……真是很無恥,而又大膽啊!”羅馬紅衣主教華倫斯塔這麼歎息道。

“人一旦無恥,就無敵了……”伊麗莎白把“人不要臉則無敵”這句名言改了改說出來。

“我始終很不理解,”華倫斯塔皺眉:“普魯士為什麼這麼著急的想要表現出對奧地利的敵意?”

“也許……是因為迫不及待的想一舉推倒奧地利,好讓普魯士成為德意誌的第一強國吧。”

“……普魯士不可能有那麼強吧。”華倫斯塔主教不認為普魯士具有能夠向奧地利挑戰的實力。實際上當時的歐洲各國誰都不認為普魯士能夠與奧地利抗衡。

“有沒有實力很難說,有野心是一定的。”

“普魯士對石勒蘇益格-荷爾斯坦兩個公國誌在必得能夠理解,畢竟這兩個公國有人口有資源有經濟能力,普魯士得到這些地方,實力確實能夠增加。”

伊麗莎白歎道:“富庶的地區誰都想得到,貧瘠的地區再怎麼樣都不會被人看見。奧地利正是因為有太多的貧困地區,才被拖得喘不過來氣——而那幾個富庶的地區,總也擺脫不了鬧獨立的問題。”

“這是人之常情,每個國家都是這樣的。”

“主教大人,您為我去一趟慕尼黑吧,去告訴我的表親巴伐利亞的路德維希二世國王,找他借5000士兵給我。”

“好的,陛下。”華倫斯塔主教最好的一點是從來不問問題。

****

奧地利皇帝最近為了普魯士的問題很惱火。

“親愛的,按照我說,答應普魯士的計劃,組成聯軍攻打丹麥,本來就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可是,茜茜……你要知道,如果普魯士攻打丹麥,而奧地利不介入的話,那就表示奧地利不再是德意誌邦聯的首腦,表示普魯士可以無視奧地利,肆意侵吞鄰國領土,這是奧地利所不能容忍的。”

“我不懂政治,我隻知道,石勒蘇益格-荷爾斯坦距離奧地利本土十分遙遠,奧地利派出了士兵,但是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確實是不劃算啊。”

“那也是不得已,必須要參與的啊。”皇帝歎道:“隻是,看起來普魯士想獨占石勒蘇益格-荷爾斯坦兩公國。”

“我聽說,俾斯麥一直在接觸拿破侖三世以及沙皇陛下。”

“他還公開說要對奧地利進行清算呢。‘德意誌命運的難解之結,不能用執行雙雄並立政策這種溫和的方式來解開,而隻能用劍來斬開。’你聽聽,茜茜,俾斯麥這人太猖狂了!”

“普魯士不是要求漢諾威和薩克森的軍隊撤離嗎?”

“是啊,這是在為普魯士軍隊全麵進駐石勒蘇益格-荷爾斯坦地區掃清障礙。”

“弗蘭茨,如果我告訴你,我借用你的名義,告訴漢諾威和薩克森國王,暫時不必理會普魯士的撤軍要求,你不會責備我吧?”

“……茜茜,你有什麼計劃嗎?”弗蘭茨試探的問道。

****

1864年11月2號,奧地利駐法蘭克福邦聯議會代表宣布:關於石勒蘇益格-荷爾斯坦這兩個公國的統治和前途問題,因不能同普魯士達成一致意見,應由邦聯議會來決定。

俾斯麥則指示普魯士代表向邦聯議會提出建立一個把奧地利排除在外的德意誌聯邦國家的改革計劃,以達到與奧地利決裂的目的。

巴伐利亞、薩克森、漢諾威、符騰堡、巴登、拿騷以及法蘭克福的大多數邦的代表再戰奧地利一邊,否決了普魯士議題。

11月8日,維也納召回駐柏林公使,宣布同普魯士斷絕外交關係。

11月12日,邦聯議會通過了奧地利提出的動員邦聯軍隊討伐普魯士的動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