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亞曆山德羅維奇
理查德?梅特涅侯爵擔任奧地利駐聖彼得堡公使之後,充分領會皇後陛下的意思,積極主動的在沙皇身邊交際。
他是前首相梅特涅的兒子,就算外交能力不如父親,但是思考問題的深度絕對超過其他外交官。這也是伊麗莎白提名他擔任駐俄羅斯公使的原因之一。
理查德跟他父親思維方式不同的地方在於,梅特涅首相過分相信自己的能力——當然也有手下無人的考慮——大小事都慣常自己來做,而理查德則是更為圓滑,能夠甘心為皇後效力。
他知道自己以後會成為奧地利首相的。
公使夫人寶麗妮滿不高興隨丈夫到聖彼得堡來,相對巴黎的繁華奢靡,聖彼得堡簡直就是個冷清清的無聊的農村,就連必不可少的外交宴會都少的可憐。
“為什麼皇帝陛下把你流放到聖彼得堡這鄉下地方?”不滿的對丈夫抱怨。
“親愛的寶麗妮,你想說什麼呢?”
“皇帝是不是在疏遠你?就因為我直接表現出不喜歡皇後?”
“你在想什麼呢?”梅特涅侯爵皺眉:“雖然我很不滿意你對皇後陛下的不公正的評價,但是我相信皇後並不會因此怪罪你。”
然後他又補充道:“就算皇後因為這個責怪你,也不會對我的職位有什麼不利的變動。相反,聖彼得堡在歐洲的外交界的地位跟巴黎一樣,區別隻在聖彼得堡遠遠沒有巴黎繁華而已。”
“我又不是公使,你才是。”寶麗妮明知道丈夫說的有道理,仍是氣鼓鼓的說。女人的邏輯就是沒有邏輯,寶麗妮仍然堅持認為這都是皇後的主意。
其實她沒有說錯,梅特涅的新職位確實是出自皇後的授意。聖彼得堡在歐洲的地位非常特別,雖說經過克裏米亞戰爭之後,俄羅斯在歐洲的影響力大不如前,可是仍然是歐洲強國,英國在歐洲大陸上最不放心的就是俄國、法國,對奧地利倒不是那麼戒備。
沙皇亞曆山大二世年來在俄羅斯各地推行土地改革,這本來是一件好事。他希望能夠按照普魯士和奧地利的方法,在俄羅斯也進行經濟改革,這是順應時代變化的舉措。但是糟糕的是,他沒有得力的能夠將改革逐步推行下去的臣子,隻是憑借統治者的強硬手段強製推銷,
這就造成了大麵積的不滿和反彈。很奇怪的,一位立意出自想讓平民過的更好的統治者,反而遭受了底層人民的強烈抵製。
貴族和大地主們也十分不滿沙皇政府的新政策。
暗殺者們成群的出現在沙皇身邊,沙皇也嚐到了奧地利皇帝弗蘭茨登基以來的惶恐滋味,安全問題日益嚴重。
沙皇的兒子們因此也受到了影響,亞曆山大二世的二兒子尤其是個敏感的青年,他幾乎從不踏出宮殿一步。
理查德?梅特涅對此表示出了相當程度的關注:“真是個可憐的孩子。”
二王子亞曆山德羅維奇今年剛滿20歲,是個俊挺然而過於神經質的青年。
“這就是王子的代價。”連寶麗妮也不得不這麼評價。
“要是一個人活的這麼痛苦、不自由,那麼還是不要這個王子的身份比較好。”
“可惜,他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
“所以,高貴的身份地位也並不是值得羨慕的。”梅特涅侯爵輕輕搖頭:“暗殺這個問題,隻要是君王們就無法避免,但是像亞曆山德羅維奇這樣膽怯,就太糟糕了。”俄羅斯並不是嫡長子繼承製度,所以亞曆山德羅維奇王子很有可能將來會成為新沙皇。一位君主因為擔心自己的安全問題而采取消極的措施是不可取的。
梅特涅侯爵的擔心成了現實:1865年8月底的一天,莫斯科青年黨成員季?弗?卡拉科佐夫在聖彼得堡刺殺沙皇,沙皇受傷,情況十分危急。
梅特涅大使在行刺事件發生之後不到半個小時,就知道情況了。
“怎麼了?”妻子寶麗妮看著送信的人匆匆離去。
“沒什麼。”梅特涅心神不定的說。
“你說沒什麼的時候,往往就意味著有什麼。”寶麗妮毫不留情的點出。
“哎呀呀……”梅特涅侯爵無可奈何的搖頭:“其實是這樣的,反正不用多久你就會從報紙上知道——沙皇陛下剛剛遇刺,據說情況危急,很有可能活不過今晚。”
“噢!我的上帝!”寶麗妮吃驚的捂住嘴:“太可怕了!刺客抓到了嗎?”
“是的,抓到了,是一名激進的莫斯科青年黨成員,他們認為沙皇陛下是俄羅斯最不穩定最危險的人物,消滅沙皇,期待能夠換上一位溫和的新君主,期待能夠有更好的國內政策出現。”理查德?梅特涅嘴角掛上譏諷的笑紋:“真是年輕人的想法。”
借助電報的能力,維也納稍後也得知了這個消息。
伊麗莎白皇後大喜:“太好了!真是個好機會啊。”
為了沙皇的生死有強烈不安的弗蘭茨不解的問道:“怎麼了?亞曆山大二世雖然很不喜歡奧地利,可是我也不想看見沙皇就這麼死掉。”
“啊,難道你居然不討厭這個沙皇?”
“……不是,討厭說不上吧,我對沙皇個人沒有什麼厭惡感,他也是為了國家的利益來考慮的,一個真正的君主就應該事事以國家利益為先。”
“那就是說你也認為沙皇對奧地利采取的策略,是對奧地利有害的了?”
沉默了片刻,弗蘭茨很不情願的承認:“確實如此。”
“那麼,亞曆山大二世死掉,不是對奧地利很有幫助的嗎?”
“可也有個問題:如果新沙皇仍然對奧地利懷有敵意怎麼辦?這實在是非常有可能發生的事情啊。”
“那就讓新沙皇向奧地利靠攏啊。”伊麗莎白從來都認為沒有什麼問題是無法解決的,總會有辦法,區別隻在是否能想到。
“嗯……可是那要如何做呢?”弗蘭茨的思路是老實本分的那類,從來都不會天外飛仙。
“聯姻。”伊麗莎白漫不經心的說。
“……你是說,讓哈布斯堡家族去跟沙皇家族的彼得洛維奇們聯姻嗎?”弗蘭茨驚呆了。
“不要表現的很吃驚的樣子。”伊麗莎白不滿的說:“跟沙皇聯姻很丟臉嗎?他們也算是皇帝呢。”哈布斯堡們一直為自己是神聖羅馬皇帝的後裔而自豪。
“倒不是……哈布斯堡……自從失去了神聖羅馬皇帝的頭銜,其他的都不算什麼了。”弗蘭茨臉上露出哀傷:“可是……我沒有妹妹。”
“要真是你的妹妹,我也還舍不得嫁給毛子皇帝呢。你要有成年的妹妹,我肯定要想辦法去跟維多利亞女王攀親戚的。”伊麗莎白道:“哈布斯堡家族頗有幾個適齡的表妹,隨便選一個就好了。”
沙皇家族近幾百年來都一直堅持了娶德國血統的公主為皇後、王子妃的優良習慣,這也是亞曆山大二世跟普魯士親近的原因之一。俄羅斯近代最偉大也是最淫蕩的女沙皇葉卡捷琳娜就是霍亨索倫家族的旁係公主,亞曆山大二世的皇後是黑森公主。可惜這些都是德意誌小邦國的公主們,如果哈布斯堡家族肯紆尊降貴,與沙皇家族聯姻,那麼沙皇是沒有理由拒絕的。
於是這個計劃被批準了。
亞曆山大二世在一天半之後,終於痛苦的咽下了最後一口氣。第二天,他的二兒子亞曆山德羅維奇成為新沙皇,這就是沙皇亞曆山大三世。
索菲皇太後表達了微弱的反對意見,她認為哈布斯堡家族如今越發向下走,失去了高高在上的尊貴。
伊麗莎白則說:“如果一位表妹能夠換來沙皇的好感,那麼是對國家有利的,我想任何一位被選中的公主都不能拒絕這樁婚姻。”
索菲太後無法反駁媳婦的說法。她之所以覺得不愉快,是認為沙皇家族不夠資格迎娶哈布斯堡家族的公主。
茜茜曾經將自己的私生妹妹嫁給羅斯柴爾德家族,來取得猶太財團的經濟支持;並且將親生妹妹嫁給了匈牙利的大貴族,以安撫匈牙利人;但是與沙皇聯姻的問題上,茜茜的妹妹們是不夠分量的,雖然是奧地利皇後的嫡親妹妹,可是畢竟還是巴伐利亞的公主,對沙皇的吸引力不大。
曾經治理過匈牙利的阿爾布雷希特親王,這時候因為他數目眾多的女兒們,進入了皇後筆下的視線。
這位親王算是奧地利皇帝弗蘭茨的叔叔,比皇帝陛下年長13歲,一直在不停的生孩子,孩子們以兩年一個的速度降臨到親王的家庭中,這位親王的高產以及他的妻子的默默貢獻時常被婆婆索菲拿來暗示伊麗莎白,應該盡可能多的生育後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