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馬史詩是以說唱形式流傳下來的希臘遠古時代關於人與神的傳說。其內容包括生產、天文、地理、曆史、哲學和藝術等各方麵的知識,如百科全書一樣教育了古希臘人。荷馬史詩又是戰爭的產物。記錄下了公元前12世紀末,曆時10年的阿凱亞人和特洛伊人的戰爭,最後希臘人毀滅了特洛伊城。
傳說中,特洛伊得罪了爭吵女神厄裏斯,她挑起了另外三位女神的不和。女神阿弗洛狄幫助特洛伊王子去斯巴達拐走了美麗的海倫,並搶走了大批財物。希臘各部落公推邁錫尼王阿伽門農為聯軍統帥,攻打特洛伊城。戰爭進行了10年,最後,希臘人終於攻下了特洛伊城。在小亞細亞一帶流傳著許多歌頌這次戰爭中部落首領的英雄事跡的短歌。大約公元前8~9世紀時,盲詩人荷馬以此為基礎,予以加工整理,最後形成了具有完整情節和統一風格的兩部偉大史詩。
特洛伊木馬
古代希臘和西亞的特洛伊為了一個美麗的女人發動了一場曆經10年的戰爭。木馬計的故事就發生在這次戰爭中。
據說斯巴達有個姑娘叫海倫,是全希臘最美的姑娘,後來成了王後。一天,斯巴達王宮裏來了一位尊貴的客人,他就是特洛伊國王的兒子帕裏斯。帕裏斯和海倫一見鍾情,當晚,兩人竟然逃回了特洛伊。
斯巴達王大怒,調集10萬人馬攻打特洛伊,但是攻了9年也沒有打下來。這時,希臘聯軍突然揚帆離開了特洛伊附近的海麵,隻在海灘上留下一匹巨大的木馬。特洛伊人搞不清這是幹什麼用的,議論紛紛。這時,幾個牧人押來一個剛抓到的希臘人。這個希臘人說:“這是希臘人獻給雅典娜女神的,你們把它拉進城,神就會保護你們。”特洛伊國王立即下令把木馬弄進城去,並把它安置在雅典娜神廟附近。
特洛伊城解了圍,又得到獻神的寶物,當天晚上,滿城人歡天喜地,慶祝勝利。夜深人靜,那個希臘人偷偷地溜到了木馬旁邊,在木馬身上輕輕敲了三下,躲藏在木馬中的全副武裝的戰士一個接一個地跳了出來,迅速打開城門。從悄悄返回的戰艦上登陸的希臘人潮水般地衝了進來,10年沒有攻下的特洛伊城就這樣輕而易舉地被占領了。全城被掠奪一空,燒成了一片灰燼,海倫也被她丈夫帶回了希臘。
這就是希臘著名足智多謀的將領奧德修斯想出的一條妙計——木馬計。
最初的奧林匹克運動會
據古代希臘神話傳說:居住在奧林匹斯山上的天神宙斯主宰著整個世界。為了表達對宙斯的崇敬,希臘人在奧林匹亞舉行盛大的祭祀,同時還要進行短跑競賽活動。運動員經過抽簽分五組進行短跑比賽,最後決出冠、亞軍。到公元前766年時,希臘規定每隔四年在奧林匹亞舉行一次競技大會,也就是運動會。這就是最初的奧林匹克運動會。競賽項目也多了,有短跑、摔跤、擲鐵餅、投標槍、賽馬和賽車等。
競賽結束後,在宙斯神廟附近舉行隆重的授獎儀式,把花環戴到優勝者們的頭上,還要舉行“國宴”。最著名的詩人向他們奉獻讚美詩,第一流的藝術家為他們在奧林匹亞建造紀念雕像。
奧林匹克競技運動會是古代希臘生活中一項極為重要的事件。甚至戰爭也要為運動會讓路,交戰的雙方會暫停攻擊,休戰期最多達三個月。它也對希臘生活的許多方麵產生了巨大影響。因為全國運動會,各城邦之間的文化交流和貿易往來增多了,城邦之間的緊張關係得到了緩解。
古代的奧林匹克運動會舉行了293次。在羅馬皇帝禁止後中斷了1500多年。後來,經過法國人顧拜旦的倡議和努力,公元1896年,現代奧運會又在雅典恢複了。如今,奧運會已經成為四年一次的全世界矚目的體育盛會。
馬拉鬆的起源
馬拉鬆這項體育賽事,早已被世人所熟悉,但是它的起源卻鮮為人知。
公元前490年,波斯帝國大舉入侵希臘,強大艦隊橫渡愛琴海,在雅典城東北60千米的馬拉鬆平原登陸。
雅典人立即派出快跑能手斐力庇第斯,向鄰邦斯巴達求援。這位使者以驚人的速度,在兩天之內跑了150千米路程,來到了斯巴達。不料,斯巴達統治者根本不想出兵。
快跑能手把這個不愉快的消息帶回雅典。雅典在著名統帥米太亞得的率領下,到馬拉鬆平原和波斯軍決戰。雅典軍隊隻有一萬人,而波斯軍據說有10萬人。激戰開始了,雅典軍隊憑借著勇猛頑強,戰勝了波斯軍。
米太亞得又讓斐力庇第斯把勝利的消息迅速告訴雅典人。這位長跑能手雖然已經受了傷,還是毅然接受了任務。他以飛快的速度從馬拉鬆跑到雅典中央廣場,對著盼望的人群激動地說了一聲“大家歡樂吧,我們勝利了”之後,就因過度疲勞而倒地犧牲了。
為了紀念這次戰爭的勝利和英雄斐力庇第斯的精神,1896年在雅典舉行的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上,設定了一個新的競賽項目——馬拉鬆賽跑。運動員從馬拉鬆起跑,大致沿著當年斐力庇第斯經過的路線,到達雅典,全程為402千米。1920年,對這段距離又做了仔細測量,確定為42195千米。
古羅馬大道
西方有一句聞名世界的諺語:“條條大道通羅馬。”這句諺語的起源就來自古羅馬大道的修建。
在古代羅馬的建築奇跡中最著名的就是“羅馬大道”——以首都羅馬為中心麵向全國的四通八達的公路網。
羅馬大道的修建最初是為了戰爭的需要,羅馬帝國建立之後,戰事不多了,於是,羅馬大道又成了古羅馬帝國的經濟命脈,大大促進了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也促進了羅馬和世界其他文明中心的交流。
古羅馬的供水係統——羅馬水道是古羅馬最具代表性的建築,同時也是世界古代建築的一個奇跡。羅馬水道作為城市的供水係統,穿山越嶺,高處開挖渠道,低處架設渡槽,從幾十千米以外把水引入城市供居民飲用。除首都羅馬外,在古羅馬的許多城市也都有這種供水係統。羅馬水道的建築相當宏偉、壯觀,其最長的一條水道長達100多千米。為了渡過山澗,現殘留在法國境內的羅馬水道的渡槽距地麵高達48米,而在敘利亞的一處渡槽高達64米,堪稱世界之最。
在今天的羅馬城,最引人注目的就數羅馬時代著名的大競技場的遺址了。古羅馬最大的競技場長188米,寬156米,僅在它橢圓形的巨大看台上就可容納8萬多名觀眾。
古希臘文化高峰
希臘文化的發展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神話與史詩時期、古典時期、希臘化時期。
古典時期是希臘文化的全盛時期,這個時期不但產生了《荷馬史詩》這樣不朽的作品,而且湧現出大批詩歌。這些詩歌包括抒情詩、諷刺詩、哲理詩等。詩人品達創作的許多熱情歌頌希臘英雄的詩歌,在古代希臘享有極高的聲譽。
從公元前5世紀開始,戲劇在雅典獲得了空前的繁榮。戲劇有悲劇和喜劇,悲劇的傑出代表是愛斯奇裏斯、索福克利斯和幼裏披底斯。
愛斯奇裏斯被恩格斯稱為“悲劇之父”,作品中充滿信心和勇氣,具有強烈的愛國精神。他的《普羅米修斯》一劇取材於普羅米修斯盜取天火的神話,歌頌了人類為幸福不怕犧牲、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
幼裏披底斯被譽為“舞台上的哲學家”。大約寫了92部劇本,其中《美狄亞》等18部悲劇最為著名。
索福克利斯被譽為“戲劇藝術的荷馬”,是希臘悲劇作家中獲獎最多的一位。希臘喜劇的最傑出作家是雅典的阿裏斯多芬,被稱為希臘“喜劇之父”。他的喜劇創作的特點是具有濃厚的政治色彩,所有嚴肅的社會政治問題,他都以詼諧或幻想形式、嬉笑怒罵的手段表達出來。
在建築方麵,希臘人善用柱廊,創造了多利亞、愛奧尼亞、科林斯三種石柱的形式,為日後西方建築所沿襲,成為發展的基礎。它們的共同特點是莊嚴、和諧、精致、爽朗,被認為是古代建築藝術中的傑作。
希臘的古典雕刻在現實主義表現方麵也達到了很高的成就,作品內容主要是表現理想的、完美的人。最著名的三個雕刻家是米隆、菲迪亞斯和坡力克利特。米隆的“擲鐵餅者像”,菲迪亞斯的作品“雅典娜女神像”,坡力克利特的“持矛者像”等,都是對當時和後代有極大影響的作品。直到今天,雅典衛城依然被學者們譽為希臘“建築藝術的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