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日,伏擊蒙古先遣隊得手,我軍傷亡六千,全殲對方自主帥汪良臣、軍師郭侃以下三萬一千餘人,汪、郭與蒙古三名萬夫長首級近日將傳於京城,獻於聖上。”看著手上的軍報,餘得孫和其他將領都是喜上眉稍。
而當趙讓在看到四川方麵飛馬傳來的五具首級後更是欣喜萬分,重獎了四川軍士後,下令四川戰區要仔細提防對方的後手,並且秘令還在西線和伯顏玩捉迷藏的文兵和正雨,要他們注意周圍地區的情況,如果發現還有類似的遊擊隊,立刻通知四川方麵,並且協助剿滅。至於伯顏那隻大軍,趙讓並沒有命令文兵他們立刻擊敗對方,而是要求他們拖住對方,消耗對方的有生力量,等待兵部的下一步指令。
於是文兵和正雨再次並分兩部,並且擴大了運動範圍,在方圓幾千裏的西部和伯顏大軍繼續周旋,擅長遊擊戰的宋軍雖然因為蒙古軍隊的悍勇,傷亡不算輕,但是蒙古方麵的損失卻是數倍於宋軍,除了軍人,不少蒙古平民甚至是沒有去過中原的牧民都是被宋軍實行了三光政策,宋軍靠著自身的機動力和以戰養戰的策略,在這一大片區域來去自如,而伯顏雖然是一代名將,卻是沒有見識過這樣強悍和狡猾的宋軍,被拖住了手腳,進不可進退更是無可退,用盡辦法也是枉然,隻有一邊繼續盡力穩紮穩打,一邊向忽必烈求援。
此時蒙哥和忽必烈已經正式和宋朝撕破臉皮,前者帶三十萬大軍兵發四川,而後者則是帶著二十萬軍隊攻打襄陽,另外蒙古悍將達春帶著十萬軍隊做出攻打揚州的態勢,目的自然是威壓臨安,牽製已經被趙讓委任為江浙戰區大元帥的李庭芝。趙讓卻是早有準備,四川和襄陽方麵都是固若金湯,據點極多而且早就實行了堅壁清野,一時間根本不怕敵人,而達春那十萬以色目人為主的部隊卻是惹惱了趙讓。他決心要讓這十萬人死在揚州,一個不留,以此一戰徹底撕下自己的麵具,讓世人知道自己比成吉思汗更加的殘暴,更加的凶悍。
十月十七日,上次狙擊蒙古遊擊軍已經是一個月前的事情了,趙讓秘令已經成軍的大宋十二萬水軍中的八萬開赴江浙前線。這隻軍隊是由極長於水戰的嶽進領銜的,軍費還是趙讓從泉州巨富阿拉伯人蒲氏弄來的。這蒲氏是阿拉伯人,和拉登一樣都是南宋年間外國巨商,後來盤踞泉州,在原史裏他們投降了元朝,殺害了千名趙氏宗族,是典型的白眼狼。別說蒲氏在原史上有如此大的罪,就衝他們一直和拉登作對,使趙讓的海外貿易遭遇一些阻礙,他們一族就已經被趙讓判了死罪。在去年,趙讓終於靠手下的秘營羅織了不少罪名,令嶽進一夜間屠滅了蒲氏一家千餘人,抄沒家產全部作為大宋水軍軍費。事後其他中小外國商人大為恐慌,紛紛被拉登拉攏,受到趙讓的控製,為趙讓從海外收購商品尤其是阿拉伯馬大開方便之門。另外,泉州人裏不少廢柴為了討好蒲氏這群阿拉伯蠻子而改姓蒲,結果同樣被趙讓著人捉了近千並全部斬首,大大的震懾了泉州人,同時也令國人對於趙讓多了一些敬畏。
趙讓為了組建優秀的騎兵,除了用先進的戰術和殘酷的訓練縮小宋軍和蒙古士兵之間在騎戰上的差距,還依靠以拉登為首的外國商人販賣了大量的優良阿拉伯種馬,大大的提高了宋軍騎兵的坐騎質量。另外,他還在成都平原等幾個南方較大的平原設置了騎兵訓練營,由各地的騎兵輪換訓練,互相對戰以檢驗成果,所以不到兩年便有八九萬精銳的騎兵。他們現在雖然還不如蒙古騎兵,但是差距卻也不算很大,比起宋朝曆史上任何騎兵都要強了。這些騎兵雖然不是將來作戰的絕對主力,但是有這樣的機動力強悍的隊伍,才能完成在以後戰略反攻時期的一係列追擊任務。至於陣地戰,還是要靠遠距離兵種,那就是弓弩兵、火槍兵和火炮兵。
趙讓在得知前方達春率領的十萬人在淮河南岸一帶聚集,一邊緩慢推進一邊放出小股騎兵試圖突破李庭芝奉趙讓之命構建的江淮防線,以尋求突破口殺入江南。趙讓既然打定主意要親自收拾這十萬人,所以一邊命令李庭芝嚴防死守,一邊暗中調了八萬禁軍,讓他們做好一切準備,隨時候命。
三日後,兵部已經暗中籌備好了一切,趙讓便留下吳潛、慕容有雪、陳宜中等人主持大局,並委托小月協助兩位太後穩定內宮,然後才帶上自己的三百皇帝親衛、擴充為五千人的火山士和八萬精銳無比的禁軍秘密出征,沒有驚動京城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