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優等生頻繁跳槽,易在職場迷失方向(2)
2014跳槽達人,找對“坑”就跳吧!
且不說有沒有清晰的職業目標,他們總應該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吧?遺憾的是,很多人也說不清楚。他們似乎更在乎別人的讚許,並以為那就是自己喜歡的東西。
這可能也是他們從小所受的教育的結果,他們努力讓自己表現得更符合別人的期望,而忽略了自己內心喜歡的東西。很多學校裏的優等生在贏得比賽時,往往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喜歡什麼了。因為沒有發自內心的熱愛,也就不會有對事業的忠誠,以及創新精神,他們在職場上往往並不那麼如魚得水。
最悲哀的是,這些優等生缺乏那些必備的職場技能。他們很擅長考試,但這些知識在工作中用到的機會其實並不多。很多大學都宣稱要成為研究型大學,但他們更像是一個職業培訓學校,但在這個學校裏麵傳授最多的不是一些實用的職業技能,以及如何與人打交道的學問。在拿了那麼多A+的成績之後,這些優等生們悲哀地發現,職場奉行的規則和學校完全不同。
有一個統計表明:大多數職場成功者都是那些在學校裏成績中上的人。這些人智商並不差,他們之所以沒有成為優等生,就在於他們沒有把全部心思放在學業上,他們將更多的精力放在社會實踐上了。也正是因為這種對真實世界的了解,讓他們更早地煉就了自己的職業技能。
這本是一個常識:一個人如果有清晰目標,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而且自身能力符合要求,他在職業上更容易成功。
社會和學校評價的標準是不同的:學校評價更多看他的智商,而社會評價更多看他的情商。優等生由於智商太高,反而限製了其情商的發展,導致他們更容易成為專業人士,而非領導者。這也是管理上的一個經典悖論:一個人在某方麵的能力(Capability)太強,就會變成他在另一方麵的障礙(Disability)。(來源:《滬港經濟》)